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抗耐药菌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及制备和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133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耐药菌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是一个结构新颖的海洋天然活性物质,利用已知的一株海洋灰黄青霉菌株ZZ380,通过特定分离培养方法获得,并首次证明了该化合物具有强烈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活性,效果特别显著,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抗生素药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耐药的不足,所述青霉碱醚A在制备抗耐药菌药物方面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有效治疗提供一种新的药物分子。所述的青霉碱醚A的化学结构式为:

Penicillin Ether A, an An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Active Substanc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penicillin ether A, an active substance against drug-resistant bacteria, which is a natural marine active substance with novel structure. It is obtained by a specific isolation and culture method using a known marine strain ZZ380. It is prov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compound has strong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the growth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the effect is particularly remarkable. The present invention overcomes the existing ones. Antibiotics are not sufficiently resistant to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 The penicillin ether A has wider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 drugs, which can provide a new drug molecule for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 The chemical structure formula of penicillin ether A is as foll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耐药菌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及制备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医药领域,涉及抗耐药菌海洋活性化合物青霉碱醚A(PenicipyrroetherA)及该化合物的制备和在制备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抗生素滥用引起的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耐药突变菌株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大难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病例中,被称为超级细菌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感染所占比例已高达60%,其中30%的病例对万古霉素产生了耐药性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直以来万古霉素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金标药物,然而由于万古霉素在临床上频繁使用而导致MRSA对其耐药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微生物出现耐药性变种的速率已经远远超过人类开发新型抗生素的速度,如何对抗耐药菌株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海洋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和复杂性,迫使海洋微生物具有与陆地微生物不同的新陈代谢途径、生存繁殖方式和适应机制,因而产生许多陆地微生物无法产生的化学结构新颖和生物活性独特的代谢产物,是发现新型抗耐药菌株活性物质的重要资源。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7457853)公开了抗耐药菌活性化合物灰黄青霉碱双醚A的制备和用途,该化合物是海洋灰黄青霉(PenicilliumgriseofulvumZZ380)在BMPM培养基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好的抑制作用,其MIC(最低抑菌浓度)为5.0μg/mL。本专利技术从同一菌株(P.griseofulvumZZ380)的不同培养基(PDB)的发酵菌液中分离得到另一个结构新颖的活性化合物青霉碱醚A(PenicipyrroetherA),该化合物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活性更强,其MIC为1.7μg/mL。因此青霉碱醚A在制备抗耐药菌药物方面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耐药菌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PenicipyrroetherA),是一种具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化合物青霉碱醚A,所述的青霉碱醚A为一新化合,其化学结构式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抗耐药菌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分离培养而获得:(1)灰黄青霉(PenicilliumgriseofulvumZZ380)的分离培养取粗腿厚纹蟹(Pachygrapsuscrassipes)在75%的乙醇中浸泡10秒除去表面微生物,然后用无菌水清洗三次后匀浆,离心后取上层液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悬浮液。取一定量不同浓度的悬浮液均匀分散到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在室温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将不同的菌落分别转移到另一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在室温条件下继续培养一定时间。最后将生长良好的单一菌落(ZZ380)接种到斜面培养基培养后置4℃冰箱保存备用。所述的粗腿厚纹蟹(Pachygrapsuscrassipes)是从浙江普陀山海滩的岩石缝中获得;所述悬浮液的浓度为1×10-3~1×10-1(取1mL匀浆后离心所得的上层液体,加入9mL无菌水,配成体积浓度为10-1的样品悬浮液,逐倍稀释得到体积浓度为10-2和10-3的样品悬浮液);所述的样品悬浮液的取样量为100~300μL;所述培养皿所含的固体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马铃薯粉6g,葡萄糖20g,琼脂20g,氯霉素0.1克,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培养基;所述的斜面培养基为PDA。所述的室温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2~28℃,培养时间为5~15天。(2)灰黄青霉(PenicilliumgriseofulvumZZ380)的菌种鉴定上述步骤(1)分离培养所获得的菌株ZZ380用目前实验室普遍使用的ITS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其种类,确定为灰黄青霉,分类命名为PenicilliumgriseofulvumZZ380,已被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中心保藏,保藏编号:CCTCCM2018344,保藏日:2018.6.4;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3)灰黄青霉(PenicilliumgriseofulvumZZ380)发酵菌液的制备将灰黄青霉(PenicilliumgriseofulvumZZ380)的菌种接种到含有一定量的菌种培养基的大三角烧瓶中,将含有ZZ380菌种的培养液在室温条件下振荡培养一定时间后得到菌种液。最后将菌种液转入含有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的大三角烧瓶中,特定温度静置培养一定时间后,得到含有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的发酵菌液。所述的菌种培养基和液体发酵培养基均为马铃薯-葡萄糖肉汤(PDB,马铃薯100g,葡萄糖10g,海盐35g,水1L)液体培养基,所述的用量为250mL;所述的大三角培养瓶为500mL;所述的培养温度为28℃;所述的培养时间为30天。(4)青霉碱醚A的提取分离纯化菌株ZZ380的发酵菌液离心后分成发酵菌丝体和发酵液两部分。菌丝体用甲醇提取得到甲醇提取物,发酵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萃取物。将甲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合并得到总提取物。总提取物先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柱层析分离,分别用40%、60%、80%和100%的甲醇洗脱,得到组分I~IV,组分IV再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纯化,得到纯化合物青霉碱醚A。所述柱层析的ODS用量与上柱的样品量比例是30~50g:1.0g;所述的高效液相分离条件是:岛津LC-20AP高效液相色谱仪,富士C18CT-30色谱柱(280×30mm,10μm),甲醇和水为流动相(91/9,体积比),检测波长210nm,流速为15.0mL/min。(5)青霉碱醚A的结构鉴定青霉碱醚A的结构是根据它的紫外光谱、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数据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相结合而确定。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抗耐药菌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在制备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青霉碱醚A在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中效果非常显著,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药物,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总之,本专利技术利用已知的一株海洋灰黄青霉菌株ZZ380,通过特定分离培养方法,获得一个结构新颖的海洋天然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并首次证明了该化合物具有强烈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活性,效果特别显著,可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有效治疗提供一种新的药物分子,克服现有抗生素药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耐药的不足,所述青霉碱醚A在制备抗耐药菌药物方面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灰黄青霉(PenicilliumgriseofulvumZZ380)的菌落图。图2是青霉碱醚A(PenicipyrroetherA)的紫外光谱图。图3是青霉碱醚A(PenicipyrroetherA)的高分辨质谱。图4~6是青霉碱醚A(PenicipyrroetherA)的氢谱。图7~9是青霉碱醚A(PenicipyrroetherA)的碳谱。图10是青霉碱醚A(PenicipyrrodietherA)的1H-1HCOSY谱图11是青霉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耐药菌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所述的青霉碱醚A的化学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耐药菌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所述的青霉碱醚A的化学结构式为:2.权利要求1所述抗耐药菌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获得:(1)灰黄青霉的分离培养取粗腿厚纹蟹(Pachygrapsuscrassipes)在75%的乙醇中浸泡10秒除去表面微生物,然后用无菌水清洗三次后匀浆,离心后取上层液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悬浮液,取不同浓度的悬浮液均匀分散到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在室温条件下培养后,将不同的菌落分别转移到另一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在室温条件下继续培养,最后将生长良好的单一菌落接种到斜面培养基培养后置4℃冰箱保存备用;固体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室温条件为:温度22~28℃,培养时间为5~15天;(2)灰黄青霉的菌种鉴定上述步骤(1)分离培养所获得的菌株用目前实验室普遍使用的ITS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其种类,确定为灰黄青霉,分类命名为PenicilliumgriseofulvumZZ380,已被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中心保藏,保藏编号:CCTCCM2018344,保藏日:2018.6.4;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3)灰黄青霉发酵菌液的制备将灰黄青霉的菌种接种到含有菌种培养基的大三角烧瓶中,将含有ZZ380菌种的培养液在室温条件下振荡培养后得到菌种液,最后将菌种液转入含有液体培养基的大三角烧瓶中,经特定温度静置培养后,得到含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针宋腾飞陈梦宣连晓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