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路转换式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406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路转换式旋转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的转轴,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架上与转轴一端连接以驱使转轴转动的电机,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装配有双向气缸,双向气缸的两伸缩端分别装配有夹持部,两个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在第二支架上装配有进气盘,进气盘与连接板之间形成进气通道,进气盘上开设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过气通道,所述双向气缸的进气口通过气管与过气通道形成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即可以支持夹具旋转,也可以避免气管与设备产生直接摩擦而产生的粒子,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A Rotary Device with Air Circuit Convers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neumatic switching rotar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irst support and a second support fixed on the base, a rotating shaft arranged on the first support and the second support, and a motor arranged on the first support and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to drive the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other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with a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equipped with bidirectional direction. The two expansion ends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two-way cylinder are respectively assembled with clamping parts, forming clamping space between the two clamping parts; the second bracket is equipped with an intake disc, which forms an intake passage between the intake disc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intake disc is provided with an intake passage connected with the intake passage,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passage connected with the intake passage, and the intake passage of the two-way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ake passage. The air passa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passage. The utility model can support the rotation of the fixture, avoid the particles produced by the direct friction between the gas pipe and the equipment, and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路转换式旋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路转换式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搬送基板夹具均将玻璃基板吸附至夹具上,真空管路通过夹具侧方孔连接至供气端,当夹具旋转时真空气管与设备的机构会产生摩擦,产生磨损以及粒子的问题。目前的吸附结构存在问题:①因真空气管较多当夹具旋转时,气管随着平台旋转导致气管摩擦并产生颗粒影响产品品质;②当气管摩擦严重时,会导致夹具性能下降且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避免气管磨损及产生颗粒影响产品品质的旋转式夹具。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路转换式旋转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的转轴,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架上与转轴一端连接以驱使转轴转动的电机,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装配有双向气缸,双向气缸的两伸缩端分别装配有夹持部,两个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在第二支架上装配有进气盘,进气盘与连接板之间形成进气通道,进气盘上开设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过气通道,所述双向气缸的进气口通过气管与过气通道形成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盘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架上,进气盘为内部中空的圆环形,从进气盘的外端面沿着轴向向内凹陷形成环形气槽,在连接板的内侧供双向气缸安装,连接板的外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与上述环形气槽相适应的环状气槽,环形气槽与环状气槽构成上述的进气通道,以及对由环形气槽与环状气槽组成的进气通道内圈与外圈进行密封的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外侧固定设置有卡持块,进气盘的外圈向外延伸出环形台,卡持块的卡持面与环形台接触形成卡位。本技术即可以支持夹具旋转,可以避免气管与设备产生直接摩擦,即避免粒子产生。本技术中通过增设进气盘,且在连接板及进气盘之间形成进气通道,外界的气源先通入进气盘中,再通过连接板的过气通道引经气管后进入双向气缸中,工作过程中电机带动连接板转动,而进气盘无需转动,从而避免了气源接入管线的转动,从而也就不会与设备产生直接摩擦,减少旋转时,气管摩擦产生粒子造成的品质异常,并减少气管破损产生的设备关机次数,也就提升了夹具整体运行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进气盘与连接板的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进气盘与连接板的装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连接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进气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进气盘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底座,2为第一支架,3为第二支架,4为转轴,5为电机,6为第一装配槽,7为第二装配槽,8为水平槽口,9为L型装配板,10为轴承,11为连接板,12为双向气缸,13为夹持部,14为安装块,15为进气盘,16为进气口,17为过气通道,18为气管,19为环形气槽,20为环状气槽,21为卡持块,22为环形台,23为卡持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8所示,一种气路转换式旋转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底座1,竖直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的转轴4,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架上与转轴一端连接以驱使转轴转动的电机5,在底座上开设有第一装配槽6、第二装配槽7,第一装配槽与第二装配槽之间间隔布置,第一支架的底部通过螺钉或螺栓安装于第一装配槽中,第二支架的底部通过螺钉或螺栓安装于第二装配槽中;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在装配槽的槽底开设腰形孔以供螺钉或螺栓穿过,以便于调整支架在装配槽的固定安装位置。另外,通过装配槽的开设保证支架安装在底座上的稳定性及精准性。第一支架的上部开设有水平槽口8,电机通过L型装配板9安装于第一支架上,L型装配板的下端插入水平槽口中形成限位,电机则装配于L型装配板的上端部,这样L型装配板与第一支架之间可以不需增设其他连接件进行连接,方便电机的安装。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进行连接,通过电机能够带动转轴的转动。转轴通过轴承10分别安装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在电机的带动下,转轴可以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围绕自身进行转动。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装配有连接板11,连接板呈竖直放置,转轴能够带动连接板以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连接板上装配有双向气缸12,双向气缸的两伸缩端分别装配有夹持部13,两个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夹持部通过安装块14安装于双向气缸的伸缩端,夹持部与安装块之间采用螺钉或螺栓等常用连接件进行连接,具体实施中夹持部的形状,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中的夹持部采用圆弧形的夹持板。在第二支架上装配有进气盘15,进气盘与连接板11之间形成进气通道,进气盘上开设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两个进气口16,用于与外界的气源形成连通,连接板上开设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过气通道17,双向气缸的进气口通过气管18与过气通道形成连通。这样从进气口进入的气能够进入进气通道中,再通过过气通道从气管进入双向气缸中,为双向气缸提供气源,以驱使双向气缸两端的夹持部运动形成夹持或放松。具体实施中,进气盘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架上,进气盘为内部中空的圆环形,从进气盘的外端面沿着轴向向内凹陷形成环形气槽19,在连接板的内侧供双向气缸安装,连接板的外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与上述环形气槽相适应的环状气槽20,环形气槽与环状气槽构成上述的进气通道,以及对由环形气槽与环状气槽组成的进气通道内圈与外圈进行密封的密封圈。环形气槽与环状气槽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密封圈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圈可以放置在连接板上的内侧环状气槽和外侧环状气槽中,密封圈的外侧与进气盘接触形成密封。连接板外侧螺钉或螺栓固定设置有卡持块21,进气盘的外圈向外延伸出环形台22,卡持块的卡持面23与环形台接触形成卡位。卡持块对进气盘的卡持力小于电机驱动连接板旋转的转动力。在卡持块的边缘固定设置有插入部24,连接板上开设有供卡持块放入的凹槽25,在凹槽的边缘设置有供插入部插入的插孔26,这样以保证卡持块装配到连接板上的精度及牢靠性。本技术:电机通过联轴器、转轴与连接板相连,连接板上安装有双向气缸,双向气缸进出气口有气管与连接板相连。在电机的带动下,双向气缸可以旋转,同时通过控制进出气双向气缸可以实现夹紧或放松动作。气缸的压缩空气由进气盘供给,进气盘上有内外两圈气槽,两圈气槽分别有进气口连到进气盘表面。进气盘的两圈气槽分别和连接板上的气槽相对应,连接板的气槽外圈是O型密封圈。进气盘通过螺栓固定到第二支架上。工作时进气盘不动,连接板旋转,连接板上内外两圈气槽也有孔通到表面,通过软管(气管)与双向气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路转换式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的转轴,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架上与转轴一端连接以驱使转轴转动的电机,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装配有双向气缸,双向气缸的两伸缩端分别装配有夹持部,两个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在第二支架上装配有进气盘,进气盘与连接板之间形成进气通道,进气盘上开设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过气通道,所述双向气缸的进气口通过气管与过气通道形成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路转换式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的转轴,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架上与转轴一端连接以驱使转轴转动的电机,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装配有双向气缸,双向气缸的两伸缩端分别装配有夹持部,两个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在第二支架上装配有进气盘,进气盘与连接板之间形成进气通道,进气盘上开设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过气通道,所述双向气缸的进气口通过气管与过气通道形成连通。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高高张再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辉业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