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穿式光伏玻璃自动化输送连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4064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穿式光伏玻璃自动化输送连线装置,包括安装在辊台基本框架上的X向输送辊道和Z向升降辊道,X向输送辊道实现玻璃沿生产线方向的运输,Z向升降辊道实现玻璃由一条生产线向另一条生产线的过渡。当第一块玻璃输送到Z向升降辊道上方时,升降传送装置带动玻璃板顶升,到位后传送第一块玻璃至另一工序的生产线;与此同时,X向输送辊道可继续输送第二块玻璃,被传送的第二块玻璃穿过升降传送装置中设置的中穿缝隙向X向传送,实现立交式传送方式。该装置在不影响生产节奏的前提下,实现玻璃板由主线至副线的对接和过渡,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因人工搬运或叉车搬运有可能造成的损失。

A Mid-through Photovoltaic Glass Automatic Conveyor Connec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d-through photovoltaic glass automatic conveying connection device, which includes X-direction conveying roller and Z-direction lifting roller installed on the basic frame of the roller table, X-direction conveying roller to realize glass transportation along the production line, and Z-direction lifting roller to realize glass transition from one production line to another. When the first glass is transported to the top of Z-direction lifting roller, the lifting conveyor drives the glass plate to rise and transfers the first glass to the production line of another process when it is in place. At the same time, X-direction conveyor roller can continue to transport the second glass, and the second glass is transported to X-direction through the gap in the lifting conveyor to realize the interchange transmission mode. Without affecting the production rhythm, the device realizes the docking and transition of glass plate from main line to auxiliary line, improv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possible losses caused by manual or forklift hand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穿式光伏玻璃自动化输送连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一种实现光伏玻璃自动化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穿式光伏玻璃自动化输送连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快速提高,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同时传统能源面临的紧缺危机越来越凸显,国际贸易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以及石油市场不稳定导致油价波动等,使我国迫切需要走上一条开发新型能源的道路。光伏玻璃发电是利用透光率极高的玻璃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以用于生产和生活。近年来光伏玻璃发电应用越来越广泛,光伏玻璃生产企业也越来越多。现有的光伏玻璃产线中,不同作用的产线或同一作用的不同产线是各自独立运转的,光伏玻璃在进入研磨工序以进行后续加工前,需要实现玻璃板由主线向副线分流的功能,因此需由叉车或人工转移放至,操作过程存在以下问题:(1)操作人员投入较多,因光伏玻璃较薄,人工取片容易碎裂;(2)叉车运输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3)放至时位置精度低;(4)工作效率低。因此在保障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成了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中穿式光伏玻璃自动化输送连线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安装在生产线上热端后线向副线研磨工序过渡辊道前端来料需要分流的工位;在检测和控制单元的辅助下,利用各种动力、气动元件,使光伏玻璃在传输过程中通过立交传送带,在X、Z轴方向上自由输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穿式光伏玻璃自动化输送连线装置,包括中穿式立交升降辊道和控制系统;中穿式立交升降辊道包括辊台基本框架及安装在辊台基本框架上的X向输送辊道和Z向升降辊道;X向为生产线方向,Z向为水平面上与X向垂直的方向;X向输送辊道包括若干个沿X向布置的滚动装置,每一个滚动装置的两端均架装在辊台基本框架上;Z向升降辊道包括若干个升降传送装置,每一个升降传送装置的两端架装在辊台基本框架上;升降传送装置内开设有中穿间隙,中穿间隙的高度大于被传送的光伏玻璃厚度;升降传送装置与滚动装置平行相间布置;升降传送装置处于低位时,升降传送装置的顶端面低于滚动装置的顶端面;升降传送装置处于高位时,中穿间隙的最低面低于滚动装置的顶端面,中穿间隙的最高面高于滚动装置的顶端面;控制系统向X向输送辊道和Z向升降辊道下达动作指令。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滚动装置包括辊轴和安装在辊轴上的若干个辊轮;一个辊轴上相邻辊轮之间的距离相等;辊轮选用弹性材料。所述每一个辊轴的两端均套装在轴承里,轴承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在辊台基本框架上。相邻辊轴之间的距离为20-30cm。所述升降传送装置包括升降传送台,中穿间隙开设在升降传送台上;升降传送台的两端各自固定安装在一个支架上;支架和若干个滑轨的顶端固定连接,滑轨通过滑块沿着辊台基本框架上下滑动。所述每一个升降传送台上套装有传送带;升降传送台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皮带轮,皮带轮转动带动传送带转动。所述辊台基本框架上设置有气缸,气缸通过连杆推动Z向升降辊道上下移动;控制系统通过电磁阀管理气缸的通、断气。所述辊台基本框架上设置有驱动滚动装置执行滚动动作的第一电机,以及驱动升降传送装置执行Z向传送动作的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启停均由控制系统控制。传感系统用于测定各个动作的完成情况,传感系统的输出端和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穿式光伏玻璃自动化输送连线装置,包括安装在辊台基本框架上的X向输送辊道和Z向升降辊道,X向输送辊道实现玻璃沿生产线方向的运输,Z向升降辊道实现玻璃由一条生产线向另一条生产线的过渡;X向输送辊道和Z向升降辊道的操作均受控于控制系统。该装置使光伏玻璃在传输过程中通过中穿式立交升辊道,在X、Z轴方向上自由输送;当第一块玻璃输送到Z向升降辊道上方时,升降传送装置带动玻璃板顶升,到高位后传送第一块玻璃至另一工序的生产线;与此同时,X向输送辊道可继续输送第二块玻璃,被传送的第二块玻璃通过中穿间隙继续在X向传送,实现立交式传送方式。该装置安装在热端后,主线向副线研磨工序过渡辊道的前端来料需要分流的工位,在不影响生产节奏的前提下,实现玻璃板由主线到副线的对接和过渡,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因人工搬运或叉车搬运有可能造成的损失。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滚动装置包括辊轴和安装在辊轴上的辊轮,辊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辊台的基本框架上;辊轴在轴承内转动时,辊轮同时转动,带动滚动装置上的玻璃板沿X方向移动。进一步的,本技术相邻辊轴之间的距离为20-30cm;因辊道输送的光伏玻璃板规格为2m*1m,为保证玻璃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因剧烈抖动或重心偏移而栽头掉落,将辊轴之间的距离设计为此数值。进一步的,本技术一个辊轴上相邻辊轮之间的距离相等,保证光伏玻璃在输送过程受到的支撑力均衡;因辊轮直接与被输送的玻璃接触,辊轮材质选用可变形且有支撑力度的弹性材料。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升降传送装置设置有升降传送台,升降传送台的两端分别通过不同的支架和滑轨连接;滑轨通过滑块沿着辊台基本框架上下滑动,进而实现整个升降传送装置的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每一个升降传送台上套装有传送带,传送带通过升降传送台两端的皮带轮实现转动动作;当传送带转动时,其上的光伏玻璃向Z方向移动,实现生产线之间的转移。进一步的,辊台的基本框架上设置有气缸以推动升降传送装置进行高低位的位置调整,气缸由控制系统控制执行气体的供给与切断操作。进一步的,辊台的基本框架上设置有两个电机分别用于为辊轴的转动和升降传送台两侧的齿轮提供转动的动力。进一步的,控制系统通过传感系统测定各个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而执行下一步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在生产线上的位置图;其中:1-辊台基本框架;2-X向输送辊道;3-Z向升降辊道;4-滚动装置;5-升降传送装置;6-辊轴;7-辊轮;8-升降传送台;9-传送带;10-第一电机;11-气缸;12-第二电机;13-连杆;14-滑块;15-滑轨;16-轴承;17-轴承座;18-支架;19-皮带轮;20-热端;21-冷端;22-中穿式光伏玻璃自动化输送连线装置;23-中穿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穿式光伏玻璃自动化输送连线装置。包括中穿式立交升降辊道和控制系统;中穿式立交升降辊道受控于控制系统,中穿式立交升降辊道包括辊台基本框架1,辊台基本框架1固定安装在玻璃的某一条生产线上,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安装在玻璃输送产线的热端20后,主线向副线研磨工序过渡辊道前端来料需要分流的工位处;辊台基本框架1上固定安装有X向输送辊道2和Z向升降辊道3;X向输送辊道2的X向为生产线方向,Z向升降辊道3的Z向为水平面上与X向垂直的方向。辊台基本框架1上沿生产线方向固定安装有X向输送辊道2,X输送辊道2包括若干个滚动装置4、轴承16和轴承座17;每一个滚动装置4包括一个辊轴6和若干个辊轮7,辊轴6的轴向垂直于生产线X方向,所有辊轴6均平行且等间距布置,因辊道的光伏玻璃规格为2m*1m,考虑到轴承16、框架结构等宽度,为了保证玻璃在输送过程中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穿式光伏玻璃自动化输送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穿式立交升降辊道和控制系统;中穿式立交升降辊道包括辊台基本框架(1)及安装在辊台基本框架(1)上的X向输送辊道(2)和Z向升降辊道(3);X向为生产线方向,Z向为水平面上与X向垂直的方向;X向输送辊道(2)包括若干个沿X向布置的滚动装置(4),每一个滚动装置(4)的两端均架装在辊台基本框架(1)上;Z向升降辊道(3)包括若干个升降传送装置(5),每一个升降传送装置(5)的两端架装在辊台基本框架(1)上;升降传送装置(5)内开设有中穿间隙(23),中穿间隙(23)的高度大于被传送的光伏玻璃厚度;升降传送装置(5)与滚动装置(4)平行相间布置;升降传送装置(5)处于低位时,升降传送装置(5)的顶端面低于滚动装置(4)的顶端面;升降传送装置(5)处于高位时,中穿间隙(23)的最低面低于滚动装置(4)的顶端面,中穿间隙(23)的最高面高于滚动装置(4)的顶端面;控制系统向X向输送辊道(2)和Z向升降辊道(3)下达动作指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穿式光伏玻璃自动化输送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穿式立交升降辊道和控制系统;中穿式立交升降辊道包括辊台基本框架(1)及安装在辊台基本框架(1)上的X向输送辊道(2)和Z向升降辊道(3);X向为生产线方向,Z向为水平面上与X向垂直的方向;X向输送辊道(2)包括若干个沿X向布置的滚动装置(4),每一个滚动装置(4)的两端均架装在辊台基本框架(1)上;Z向升降辊道(3)包括若干个升降传送装置(5),每一个升降传送装置(5)的两端架装在辊台基本框架(1)上;升降传送装置(5)内开设有中穿间隙(23),中穿间隙(23)的高度大于被传送的光伏玻璃厚度;升降传送装置(5)与滚动装置(4)平行相间布置;升降传送装置(5)处于低位时,升降传送装置(5)的顶端面低于滚动装置(4)的顶端面;升降传送装置(5)处于高位时,中穿间隙(23)的最低面低于滚动装置(4)的顶端面,中穿间隙(23)的最高面高于滚动装置(4)的顶端面;控制系统向X向输送辊道(2)和Z向升降辊道(3)下达动作指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穿式光伏玻璃自动化输送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滚动装置(4)包括辊轴(6)和安装在辊轴(6)上的若干个辊轮(7);一个辊轴(6)上相邻辊轮(7)之间的距离相等;辊轮(7)选用弹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穿式光伏玻璃自动化输送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辊轴(6)的两端均套装在轴承(16)里,轴承(16)通过轴承座(17)固定安装在辊台基本框架(1)上。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东侯晓宇俞长庆郑冬李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彩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