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拨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392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拨链装置,包括下连杆件、外导链件、阻尼轴心、一连接部以及阻尼弹簧件。下连杆件包括固定部。外导链件可转动地连接于下连杆件。外导链件连接阻尼轴心。连接部连接于下连杆件。阻尼弹簧件可操作地耦接于阻尼轴心,阻尼弹簧件包括环状部与第一片体,第一片体设置于连接部与固定部之间,环状部接触阻尼轴心的外周缘而具有第一束紧关系,使得外导链件朝放松链条张力方向的转动摩擦力大于外导链件朝拉紧链条张力方向的转动摩擦力。

Bicycle Chain Dial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icycle chain pul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connecting rod, an outer guide chain, a damping axis, a connecting part and a damping spring. The lower connecting rod includes a fixed part. The outer guide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lower connecting rod. The outer gu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amping axis. The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to the lower connecting rod. Damping spring is operatively coupled to the damping axis. Damping spring includes a ring part and a first piece. The first piece is set between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fixed part. The ring part contacts the peripheral edge of the damping axis and has a first tightening relationship, which makes the rotation friction force of the outer guid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tension of the relaxed chain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outer guid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tension of the tension ch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拨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能提供在两种转动方向上不同阻力的一种自行车拨链装置。
技术介绍
骑自行车已经变成一种非常普遍的竞技运动,无论自行车是用于娱乐、交通运输、或竞赛,自行车工业系持续地改良自行车的各种组件,而中国台湾为世界最大自行车制造地,中国台湾制造的高品质自行车更为世人所赞誉。举例而言,自行车传动装置可能包含多个前链轮及多个后链轮,其中多个前链轮被安装成与踏板一起旋转,而多个后链轮被安装成与后车轮一起旋转。然而,自行车在骑行期间,若遇到不平顺的道路而导致车轮碰撞或抖震时,外导链件会朝地面的方向持续摆动(或转动),且摆动幅度会随着碰撞力道而变大,此举会造成链条松弛(slack)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形成外导链件相对于下连杆件在两个不同转动方向有不同的转动摩擦力,以呈现在两个不同转动方向分别具有松弛与紧绷的转动程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外导链件朝放松链条张力方向具有较为紧绷的转动程度,使得外导链件有效控制链条的张力而让链条不松脱,如此可降低自行车于骑行期间因碰撞或抖震而产生链条松弛(slack)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能配合使用者所需,凭借阻尼弹簧开关的设置来决定是否开启或关闭上述外导链件在两个不同转动方向具有松弛与紧绷的转动程度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自行车拨链装置,包括一下连杆件、一外导链件、一阻尼轴心、一连接部以及一阻尼弹簧件。下连杆件包括一固定部。外导链件可转动地连接于下连杆件,外导链件用以控制链条的张力,外导链件能相对于下连杆件朝一拉紧链条张力方向或朝相对于拉紧链条张力方向的一放松链条张力方向转动。阻尼轴心设置于下连杆件一侧,外导链件连接阻尼轴心。连接部连接于下连杆件。阻尼弹簧件设置于下连杆件一侧,阻尼弹簧件可操作地耦接于阻尼轴心,阻尼弹簧件包括一环状部与一第一片体,第一片体设置于连接部与固定部之间,环状部接触阻尼轴心的外周缘而具有一第一束紧关系,在环状部的一端朝远离阻尼轴心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片体,第一片体连接于环状部,外导链件相对于下连杆件朝放松链条张力方向转动时,外导链件转动阻尼轴心以接触环状部,环状部与第一片体彼此连动,第一片体的位置被连接部与固定部所限制,使阻尼轴心与环状部的内周缘产生一朝放松链条张力方向的第一摩擦力,第一摩擦力能提供环状部束紧阻尼轴心,以加强第一束紧关系,外导链件相对于下连杆件朝拉紧链条张力方向转动时,外导链件转动阻尼轴心,使阻尼轴心与环状部的内周缘产生一朝拉紧链条张力方向的第二摩擦力,第二摩擦力能提供环状部松弛阻尼轴心,以松弛第一束紧关系,使得外导链件朝放松链条张力方向的转动摩擦力大于外导链件朝拉紧链条张力方向的转动摩擦力。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阻尼弹簧件更包括一第二片体,在环状部的另一端朝远离阻尼轴心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片体,第二片体连接于环状部。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自行车拨链装置更包括一阻尼弹簧开关,阻尼弹簧开关包含连接部,阻尼弹簧开关可转动地连接于下连杆件,阻尼弹簧开关位于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之间,经转动阻尼弹簧开关以使阻尼弹簧件相对于阻尼轴心具有一开启状态与一关闭状态,阻尼弹簧件相对于阻尼轴心在开启状态时,环状部接触阻尼轴心的外周缘而具有第一束紧关系,阻尼弹簧件相对于阻尼轴心在关闭状态时,环状部未接触阻尼轴心的外周缘而解除第一束紧关系。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阻尼弹簧件相对于阻尼轴心在关闭状态时,环状部局部接触阻尼轴心的外周缘而具有一第二束紧关系,环状部在第二束紧关系的束紧力小于环状部在第一束紧关系的束紧力。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阻尼弹簧开关包括复数个凸部,各凸部未碰触相对应的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时,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朝彼此接近并连动环状部,环状部朝阻尼轴心的方向移动,使环状部接触阻尼轴心的外周缘,以让阻尼弹簧件相对于阻尼轴心在开启状态,各凸部碰触相对应的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时,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朝彼此远离并连动环状部,环状部朝远离阻尼轴心的方向移动,使环状部未接触阻尼轴心的外周缘,以让阻尼弹簧件相对于阻尼轴心在关闭状态。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自行车拨链装置更包括一下轴轴心件,下轴轴心件连接于阻尼轴心与外导链件之间。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自行车拨链装置更包括一阻尼开关连杆组件,阻尼开关连杆组件连接于阻尼弹簧开关。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拨链装置中,可形成外导链件朝放松链条张力方向的转动摩擦力大于外导链件朝拉紧链条张力方向的转动摩擦力,使得外导链件朝放松链条张力方向具有较为紧绷的转动程度,进而有效控制链条的张力而不松脱,如此可降低自行车于骑行期间因碰撞或抖震而产生链条松弛(slack)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车拨链装置的爆炸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拨链装置于一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拨链装置于一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3A为图2A中自行车拨链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阻尼弹簧机构一切换过程的局部示意图。图3C为图2B中自行车拨链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车拨链装置一实施例的组合图。图5为图4中阻尼弹簧开关连接阻尼开关连杆组件的示意图。图6A为图4中自行车拨链装置于一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图6B为图4中自行车拨链装置于一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6C为图4中自行车拨链装置于一轻微接触状态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2自行车拨链装置;10外导链件;11导链板件;12第一枢接孔;13第二枢接孔;20下连杆件;201第一连接杆件;202第二连接杆件;203开口;21本体;22盘体;23固定部;24枢轴;25装设孔;30阻尼轴心;31柱体;32枢接轴;40下轴轴心件;41固定段;42中间段;43连动段;50阻尼弹簧件;51环状部;512中空容置部;514半月形开口;52第一片体;53第二片体;60阻尼弹簧开关;61转动部;62连接部;63底部;631凸部;70下导轮;80连杆组件;82上连杆件;84右连杆件;86左连杆件;90阻尼开关连杆组件;92开关拨杆件;921连接部;93连动杆件;94开关连杆件;D1放松链条张力方向;D2拉紧链条张力方向;F1第一摩擦力;F2第二摩擦力;S1第一束紧关系;S2第二束紧关系;T1开启状态;T2关闭状态;R1转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车拨链装置的爆炸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拨链装置于一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拨链装置于一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3A为图2A中自行车拨链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阻尼弹簧机构一切换过程的局部示意图。图3C为图2B中自行车拨链装置的局部示意图。需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图1至图3C省略上连杆件、右连杆件、左连杆件等连杆组件以及下导轮。请先参阅图1及图2A,在本实施例中,自行车拨链装置1包括一外导链件10、一下连杆件20、一阻尼轴心30、一下轴轴心件40、一阻尼弹簧件50以及一阻尼弹簧开关60。在本实施例中,外导链件10包含一导链板件11、一第一枢接孔12与一第二枢接孔13。外导链件10可通过第二枢接孔13以连接下导轮,而下导轮70用以连接链条,如此一来,外导链件10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拨链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下连杆件,包括一固定部;一外导链件,可转动地连接于该下连杆件,该外导链件用以控制链条的张力,该外导链件能相对于该下连杆件朝一拉紧链条张力方向或朝相对于该拉紧链条张力方向的一放松链条张力方向转动;一阻尼轴心,设置于该下连杆件一侧,该外导链件连接该阻尼轴心;一连接部,连接于该下连杆件;以及,一阻尼弹簧件,设置于该下连杆件一侧,该阻尼弹簧件可操作地耦接于该阻尼轴心,该阻尼弹簧件包括一环状部与一第一片体,该第一片体设置于该连接部与该固定部之间,该环状部接触该阻尼轴心的外周缘而具有一第一束紧关系,在该环状部的一端朝远离该阻尼轴心的方向延伸形成该第一片体,该第一片体连接于该环状部,该外导链件相对于该下连杆件朝该放松链条张力方向转动时,该外导链件转动该阻尼轴心以接触该环状部,该环状部与该第一片体彼此连动,该第一片体的位置被该连接部与该固定部所限制,使该阻尼轴心与该环状部的内周缘产生一朝该放松链条张力方向的第一摩擦力,该第一摩擦力能提供该环状部束紧该阻尼轴心,以加强该第一束紧关系,该外导链件相对于该下连杆件朝该拉紧链条张力方向转动时,该外导链件转动该阻尼轴心,使该阻尼轴心与该环状部的内周缘产生一朝该拉紧链条张力方向的第二摩擦力,该第二摩擦力能提供该环状部松弛该阻尼轴心,以松弛该第一束紧关系,使得该外导链件朝该放松链条张力方向的转动摩擦力大于该外导链件朝该拉紧链条张力方向的转动摩擦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10 TW 1061271541.一种自行车拨链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下连杆件,包括一固定部;一外导链件,可转动地连接于该下连杆件,该外导链件用以控制链条的张力,该外导链件能相对于该下连杆件朝一拉紧链条张力方向或朝相对于该拉紧链条张力方向的一放松链条张力方向转动;一阻尼轴心,设置于该下连杆件一侧,该外导链件连接该阻尼轴心;一连接部,连接于该下连杆件;以及,一阻尼弹簧件,设置于该下连杆件一侧,该阻尼弹簧件可操作地耦接于该阻尼轴心,该阻尼弹簧件包括一环状部与一第一片体,该第一片体设置于该连接部与该固定部之间,该环状部接触该阻尼轴心的外周缘而具有一第一束紧关系,在该环状部的一端朝远离该阻尼轴心的方向延伸形成该第一片体,该第一片体连接于该环状部,该外导链件相对于该下连杆件朝该放松链条张力方向转动时,该外导链件转动该阻尼轴心以接触该环状部,该环状部与该第一片体彼此连动,该第一片体的位置被该连接部与该固定部所限制,使该阻尼轴心与该环状部的内周缘产生一朝该放松链条张力方向的第一摩擦力,该第一摩擦力能提供该环状部束紧该阻尼轴心,以加强该第一束紧关系,该外导链件相对于该下连杆件朝该拉紧链条张力方向转动时,该外导链件转动该阻尼轴心,使该阻尼轴心与该环状部的内周缘产生一朝该拉紧链条张力方向的第二摩擦力,该第二摩擦力能提供该环状部松弛该阻尼轴心,以松弛该第一束紧关系,使得该外导链件朝该放松链条张力方向的转动摩擦力大于该外导链件朝该拉紧链条张力方向的转动摩擦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拨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阻尼弹簧件还包括一第二片体,在该环状部的另一端朝远离该阻尼轴心的方向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昌尧张建智
申请(专利权)人:日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