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41942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7 0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变速机构,包括有:一行星齿轮组、一第一单向离合器、一第二单向离合器、以及一轮毂。该行星齿轮组包括:一太阳齿轮、复数个行星齿轮、一行星架、以及一外环齿轮。太阳齿轮是结合于一动力输入端并受其驱动而可正、逆向旋转。该第一与第二单向离合器分别设置于一轴心与行星架、以及该轴心与外环齿轮之间。该轮毂是套附于该行星齿轮组的外围,并于轮毂内侧与该行星架以及该外环齿轮之间分别设有一第三单向离合器及一第四单向离合器。其中,该第一与第二单向离合器是相同方向咬合的单向离合器;并且,该第三与第四单向离合器是同方向咬合的单向离合器、并与该第一及第二单向离合器的咬合方向相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电动车或电动手工具中使用的变速机构,尤指一种利用马达正、逆转并配合行星齿轮组以改变减速比的多段式变速换档机构。
技术介绍
变速器乃为一般变速电动车、或是电动手工具等中相当重要的零组件,其整个变速系统约略占了生产成本的一半,所以在电动车或电动手工具工业中关于变速机构的研发一项都是各厂的重点项目,而一个良好的变速器可使骑乘者因应环境的不同而变换不同的转速比,进而达到适当的转速或扭矩力的目的。对于变速电动车来说,行星式齿轮组是常用的变速器。而行星式内变速器则以行星齿轮系做为变速机构的主体,且将变速机构安置于后轮轮壳中,通过不同的输入件、输出件以及固定件改变行星齿轮系的齿数比,以达到不同的转速比。以行星齿轮系变速机构主体的内变速器具有下列优点1.体积小且构造精密,不易受限于狭小的后轮轮毂安装及使用空间的限制;2.换档作动稳定,链条不会因换档而变换与不同的链轮相连接,可有效的改善链条脱链的缺点且提高传动效率;3.变速机构具有车轮轮毂的外壳保护,不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进而提高使用寿命;4.变速机构内装于车轮轮毂内,在换档过程中不会产生如外变速器那样大的噪音。依照行星齿轮系变速器的传动原理中,其太阳齿轮、行星齿轮(或行星架)、外环齿轮各别有一个轴,三种齿轮互相缠绕旋转,在不同档位时,三个齿轮轴必定有一个轴固定不转动、一个轴是驱动轴、另一个轴则是输出轴。不同组合的下,便造成可将转速予以减速、 加速、倒档等不同档位所需的齿数比。其中,共有六种状态组合的可能性如下列所示状态组合__1__2__3__4__5__6太阳齿轮__固定输出固定驱动输出驱动行星齿轮(或驱动驱动输出输出固定固定行星架)_______外环齿轮__输出固定驱动固定ι 驱动输出因此,本专利技术在轮车或电动车的机械构造上以行星齿轮系的内变速机构做为发展核心,加上近年来因环保问题使得电动脚踏车以及电动车得以大量推广,而目前电动脚踏车以及电动车大多搭配内变速器,故内变速器已逐渐成为各大车厂研发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变速机构,是利用马达正转或逆转并配合行星齿轮组所构成的变速机构,以达到换档变速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次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变速机构,仅利用一组行星齿轮组产生两组不同速度差的模式,达到减轻重量以及不占空间且降低成本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速机构,是结合于一轴心,并通过一动力输入端来输入动力,其特征在于, 该变速机构包括有一行星齿轮组,其包括一太阳齿轮、复数个行星齿轮、一行星架、以及一外环齿轮;其中,太阳齿轮结合于该动力输入端并受其驱动而能够正、逆向旋转;一第一单向离合器,设置于该轴心与该行星架之间;一第二单向离合器,设置于该轴心与该外环齿轮之间;以及一轮毂,是套附于该行星齿轮组的外围;一第三单向离合器,设置于该轮毂内侧与该行星架之间;以及一第四单向离合器,设置于该轮毂内侧与该外环齿轮之间;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单向离合器是同方向咬合的单向离合器;并且,该第三以及第四单向离合器是同方向咬合的单向离合器、并与该第一及第二单向离合器的咬合方向相反。其中该动力输入端是一直流电马达。其中该动力输入端设置于该轮毂内,且固设于该轴心的一侧边,并在该动力输入端上设有一第一差速机构;该第一差速机构更包括一主动齿轮以及一从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该从动齿轮相啮合,而该从动齿轮则与该太阳齿轮同轴心连接,因此,该动力输入端通过该主动齿轮将动力传递至该从动齿轮,也间接的带动该太阳齿轮使该行星齿轮组进行运作。其中该动力输入端设置于该轮毂内,且环绕于该轴心上。其中该动力输入端设置于该轮毂之外,还在该动力输入端上设有一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连接并驱动该太阳齿轮使该行星齿轮组进行运作;其中,该传动机构是一皮带、一链条、一变速齿轮组或一传动轴。其中该第三以及第四单向离合器是离心式单向离合器。其中还包括一第二差速机构,其设置于该动力输入端上,其更包括一第一齿轮,与该太阳齿轮同轴连接;—第二齿轮,与该行星齿轮同轴固接,并与该第一齿轮相啮合;一第五单向离合器,设置于该动力输入端上,且该第五单向离合器的咬合状态是用来决定该动力输入端是否与该太阳齿轮相啮合传动;以及一第六单向离合器,设置于该动力输入端上,且该第五单向离合器的咬合状态是用来决定该动力输入端是否与该第一齿轮相啮合传动;其中,该第五与第六单向离合器是不同方向的单向离合器。其中还包括一轮毂致动器,其设置于该轴心上,其包括一连接端,为该轮毂的内侧壁的一部分;一致动器,包括一结合槽以及一第七单向离合器;一摩擦离合器,套附于该结合槽内,且该摩擦离合器延伸的一固定端卡附于该连5一抑制器,其一端具有单向的一内环齿,并与该致动器的该第七单向离合器相啮合,其另一端是一套管,而该套管上具有一开槽,且在该套管内预设位置处设有一突起的定位点;以及一离合模块,设置于该轴心上,包括至少一第八单向离合器以及一凹槽;其中, 该第八单向离合器是第一单向离合器或第二单向离合器两者的至少其中之一;并且,该第八单向离合器是对应于该抑制器的该开槽,而该套管内的该定位点则对应于该离合模块的该凹槽;其中,该抑制器套附于该离合模块上,进而由该致动器带动该抑制器旋转使该套管的该开槽旋转位移,用以释放开启或抑制关闭该第八单向离合器,进而控制该第八单向离合器与该外环齿轮与该行星架两者至少其中之一的咬合与否。其中,还包括有一套管,该套管上具有一开槽,且在该套管内预设位置处设有一突起的定位点;一离合模块,设置于该轴心上,包括至少一第八单向离合器、以及一凹槽;其中, 该第八单向离合器是第一单向离合器或第二单向离合器两者的至少其中之一;并且,该第八单向离合器是对应于该开槽,而该套管内的该定位点则对应于该离合模块的该凹槽;其中,该套管是套附于该离合模块上,凭借该套管的该开槽的旋转位移操作,来释放开启或抑制关闭该第八单向离合器,进而控制该第八单向离合器与该外环齿轮与该行星架两者至少其中之一的咬合与否;以及一电磁切换器,结合于该套管并可驱动该套管旋转;当该电磁切换器通电时,运用电磁吸引方式驱动套管旋转使开槽旋转至释放该第八单向离合器开启的位置;而当关闭该电磁切换器予以断电时,该套管的开槽会旋转至抑制使该第八单向离合器关闭的位置。其中该第七单向离合器与该第八单向离合器是具有弹性且不同咬合方向的单向棘爪。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凭借该动力输入端的正转或逆转带动该行星齿轮组,且分别配合该轴心上所设的该第一及第二单向离合器的啮合控制,由该行星架或是该外环齿轮分别带动该轮毂内的该第三单向离合器或第四单向离合器产生不同的速差,以达到两段转速切换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变速机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高速模式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变速机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低速模式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变速机构第二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变速机构第三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变速机构第四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变速机构第五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变速机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轮毂致动器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变速机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轮毂致动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变速机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轮毂致动器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10是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诗喨苏醒扬蔡明志
申请(专利权)人:日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