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自动卸料机构的旋转底座连续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66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具备自动卸料机构的旋转底座连续冲压模具,连续冲压上模和连续冲压下模之间形成有产线,产线沿料带步进方向设有料带定位孔冲切工位、通孔冲切工位、切边工位、翼部预冲压工位、翼部冲压工位、配接孔侧冲工位、切离工位、卸料工位,其中,配接孔侧冲工位包括相配合的压接块与配接孔侧冲机构,通过压接块确保翼部位置精确,而配接孔侧冲机构的侧冲头实现配接孔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地设置成型工位,能实现旋转底座的连续步进成型,成型后的旋转底座能通过卸料工位直接卸料,生产效率高且产品合格率高。配接孔在翼部成型后冲切,确保了配接孔的成型精度。整体设计针对性强,有效降低了旋转底座的生产成本。

A Rotary Base Continuous Stamping Die with Automatic Discharg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tinuous stamping die with an automatic unloading mechanism for a rotating base, which forms a production line between the continuous stamping upper die and the continuous stamping lower die. Along the stepping direction of the production line, there are punching and cutting positions for positioning holes, through holes, trimming positions, wing pre-stamping positions, wing stamping positions, side punching positions for matching holes, cutting and unloading positions. Among them, the side punching position of the mating hole includes the matching pressing block and the side punching mechanism of the mating hole. The wing position is ensured by the pressing block, while the side punch of the mating hole side punching mechanism realizes the forming of the mating ho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continuous step forming of the rotating base by reasonably setting the forming position, and the formed rotating base can directly discharge the material through the unloading position, with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high qualified rate of the product. The punching and cutting of the mating hole after forming the wing ensures the forming accuracy of the mating hole. The overall design has strong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of the rotary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自动卸料机构的旋转底座连续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具备自动卸料机构的旋转底座连续冲压模具,属于冲压模具的

技术介绍
汽车后备箱铰链会涉及到旋转底座,通过旋转底座实现旋转支撑。现有技术中的旋转底座如图6所示,其包括两个对称的翼部及桥接在两个翼部之间的平板主体,任意翼部上设有配接孔,平板主体设有通孔。传统的旋转底座加工是通过两套模具成型的,首先通过平面胚冲压模具将平面胚、通孔及配接孔冲压成型,然后再通过另外的翻折冲压模具进行两翼翻着成型,两套模具的成本较高,且成型分步导致生产不连贯、生产效率低且产品精确度低,另外,由于配接孔需要精度较高,而两翼部翻折成型会造成一定的形变造成配接孔偏移,产品合格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旋转底座成型困难及成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具备自动卸料机构的旋转底座连续冲压模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备自动卸料机构的旋转底座连续冲压模具,旋转底座包括两个对称的翼部及桥接在两个翼部之间的平板主体,任意翼部上设有配接孔,平板主体设有通孔,所述连续冲压模具包括连续冲压上模和连续冲压下模,所述连续冲压上模和所述连续冲压下模之间形成有用于旋转底座步进式连续成型的产线,所述产线沿料带步进方向设有料带定位孔冲切工位、用于所述通孔成型的通孔冲切工位、用于旋转底座外缘成型的切边工位、用于两个翼部朝向所述连续冲压下模预翻折成型的翼部预冲压工位、用于两个翼部朝向所述连续冲压下模翻折成型的翼部冲压工位、用于对所述翼部侧冲进行配接孔成型的配接孔侧冲工位、用于成型后的旋转底座与料带分离的切离工位、用于旋转底座卸料的卸料工位,所述配接孔侧冲工位包括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上模上的压接块、及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下模上的配接孔侧冲机构,所述配接孔侧冲机构包括支撑型座、侧冲头及驱动所述侧冲头的驱动源,所述支撑型座的两侧型壁上分别设有侧冲避让孔,所述侧冲头在所述驱动源作用下具备朝向所述侧冲避让孔的侧冲位移,所述卸料工位包括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下模上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具备朝向所述平板主体的垂直向往复位移。优选地,所述产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切边工位与所述翼部冲压工位之间的用于旋转底座外缘压毛边的压毛边工位、及设置在所述配接孔侧冲工位与所述切离工位之间的用于毛边去除的去毛刺工位,所述压毛边工位包括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上模上的去毛压接面、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冲压下模上的与旋转底座外缘相匹配的凹型槽腔,所述去毛刺工位包括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上模上的去毛刺冲压面、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冲压下模上的与所述翼部相匹配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槽宽与所述翼部的厚度相一致。优选地,所述去毛刺工位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下模上的用于将料件顶出的辅助顶出机构。优选地,所述产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配接孔侧冲工位与所述去毛刺工位之间的翼部整形工位,所述翼部整形工位包括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上模上的整形压面、及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下模上的侧冲整形机构,所述侧冲整形机构包括支撑整形座、侧冲块及驱动所述侧冲块朝向所述支撑整形座的侧壁冲击的整形驱动源。优选地,所述翼部冲压工位包括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上模上的分隔设置的两个翼部成型冲压块、及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下模上的翼部成型模面,所述翼部成型模面的两侧分别有与所述翼部成型冲压块相匹配的翼部成型冲击避让槽。优选地,所述切边工位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冲压上模上的两个呈镜像对称设置的切边冲切块、及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下模上的两个与所述切边冲切块一一对应匹配的切边冲切避让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通过合理地设置成型工位,能实现旋转底座的连续步进成型,成型后的旋转底座能通过卸料工位直接卸料,生产效率高且产品合格率高。2.配接孔在翼部成型后冲切,确保了配接孔的成型精度。3.整体设计针对性强,有效降低了旋转底座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连续冲压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连续冲压上模的模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连续冲压下模的模面示意图。图4是连续冲压模具中料带步进成型的示意图。图5是连续冲压模具中料带步进成型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6是旋转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自动卸料机构的旋转底座连续冲压模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种具备自动卸料机构的旋转底座连续冲压模具,如图6所示,旋转底座1包括两个对称的翼部11及桥接在两个翼部11之间的平板主体12,任意翼部11上设有配接孔13,平板主体12设有通孔14。旋转底座1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连续冲压模具包括连续冲压上模2和连续冲压下模3,连续冲压上模2和连续冲压下模3之间形成有用于旋转底座1步进式连续成型的产线4。如图1至图5所示,产线4沿料带步进方向设有料带定位孔冲切工位41、用于通孔14成型的通孔冲切工位42、用于旋转底座1外缘成型的切边工位43、用于两个翼部11朝向连续冲压下模3预翻折成型的翼部预冲压工位10、用于两个翼部11朝向连续冲压下模3翻折成型的翼部冲压工位44、用于对翼部11侧冲进行配接孔13成型的配接孔侧冲工位45、用于成型后的旋转底座1与料带分离的切离工位46、用于旋转底座1卸料的卸料工位20。具体地说明,其中料带定位孔冲切工位41用于在料带上成型定位孔,而定位孔作为料带均等间隔步进料控制使用,确保料带步进位置精确,此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通孔冲切工位42由上下模之间冲击形成,通过上模的通孔冲击头与下模的通孔孔槽配合成型,附图中省略了该标记,属于常规穿孔工位,不再赘述。切离工位46即用于将料胚与料胚之间的连接部冲切去除,实现料胚与料带分离。对连接部进行说明,料带步进会携带料胚同步步进,因此料胚在最终成型分离前会通过连接部与料带连接,本案中的连接部5位于相邻料胚的平板主体12之间。需要详细说明的是,配接孔侧冲工位45,其包括设置在连续冲压上模2上的压接块21、及设置在连续冲压下模3上的配接孔侧冲机构31,配接孔侧冲机构31包括支撑型座311、侧冲头312及驱动侧冲头312的驱动源313,该驱动源313优选为设置在连续冲压下模3内的驱动气缸,支撑型座311的两侧型壁上分别设有侧冲避让孔,附图中省略了该侧冲避让孔的图示,侧冲头312在驱动源313作用下具备朝向侧冲避让孔的侧冲位移。具体地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翼部11成型了的料胚其两翼部11会分设在支撑型座311的两侧,连续冲压上模2朝向连续冲压下模3冲击,压接块21会冲击平板主体12的顶面,使得翼部11下行到位,翼部11的内侧会与支撑型座311的型壁相抵,此时通过驱动源313驱动侧冲312侧冲位移,侧冲头312穿过翼部11并进入支撑型座311型壁上的侧冲避让孔内,此时翼部11上的配接孔13成型,然后在驱动源313作用下侧冲头312复位。如此设计的配接孔侧冲工位45在翼部11成型后再穿配接孔13,能确保配接孔13的成型精度,防止预先穿孔后翼部成型导致配接孔13产生偏移误差,提高了配接孔13的精度,另外,该配接孔侧冲工位45的设计简洁巧妙,且易于实施。对卸料工位20进行细化描述,其包括设置在连续冲压下模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自动卸料机构的旋转底座连续冲压模具,旋转底座包括两个对称的翼部及桥接在两个翼部之间的平板主体,任意翼部上设有配接孔,平板主体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冲压模具包括连续冲压上模和连续冲压下模,所述连续冲压上模和所述连续冲压下模之间形成有用于旋转底座步进式连续成型的产线,所述产线沿料带步进方向设有料带定位孔冲切工位、用于所述通孔成型的通孔冲切工位、用于旋转底座外缘成型的切边工位、用于两个翼部朝向所述连续冲压下模预翻折成型的翼部预冲压工位、用于两个翼部朝向所述连续冲压下模翻折成型的翼部冲压工位、用于对所述翼部侧冲进行配接孔成型的配接孔侧冲工位、用于成型后的旋转底座与料带分离的切离工位、用于旋转底座卸料的卸料工位,所述配接孔侧冲工位包括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上模上的压接块、及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下模上的配接孔侧冲机构,所述配接孔侧冲机构包括支撑型座、侧冲头及驱动所述侧冲头的驱动源,所述支撑型座的两侧型壁上分别设有侧冲避让孔,所述侧冲头在所述驱动源作用下具备朝向所述侧冲避让孔的侧冲位移,所述卸料工位包括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下模上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具备朝向所述平板主体的垂直向往复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自动卸料机构的旋转底座连续冲压模具,旋转底座包括两个对称的翼部及桥接在两个翼部之间的平板主体,任意翼部上设有配接孔,平板主体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冲压模具包括连续冲压上模和连续冲压下模,所述连续冲压上模和所述连续冲压下模之间形成有用于旋转底座步进式连续成型的产线,所述产线沿料带步进方向设有料带定位孔冲切工位、用于所述通孔成型的通孔冲切工位、用于旋转底座外缘成型的切边工位、用于两个翼部朝向所述连续冲压下模预翻折成型的翼部预冲压工位、用于两个翼部朝向所述连续冲压下模翻折成型的翼部冲压工位、用于对所述翼部侧冲进行配接孔成型的配接孔侧冲工位、用于成型后的旋转底座与料带分离的切离工位、用于旋转底座卸料的卸料工位,所述配接孔侧冲工位包括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上模上的压接块、及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下模上的配接孔侧冲机构,所述配接孔侧冲机构包括支撑型座、侧冲头及驱动所述侧冲头的驱动源,所述支撑型座的两侧型壁上分别设有侧冲避让孔,所述侧冲头在所述驱动源作用下具备朝向所述侧冲避让孔的侧冲位移,所述卸料工位包括设置在所述连续冲压下模上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具备朝向所述平板主体的垂直向往复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备自动卸料机构的旋转底座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切边工位与所述翼部冲压工位之间的用于旋转底座外缘压毛边的压毛边工位、及设置在所述配接孔侧冲工位与所述切离工位之间的用于毛边去除的去毛刺工位,所述压毛边工位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春张金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特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