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带铆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96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铜带铆接结构,可提高铜带铆接处的抗拉强度,并且在铜带多次弯折时也不会造成铆接处的松脱,提高家电产品的耐用性。该铜带铆接结构包括长条形的铆接铜片,铆接铜片的两侧向下卷弯形成用于包住铜带端头和连接线头的包边,铆接铜片相对于所述包边的背面设有横向凹槽,横向凹槽与铆接铜片的长度方向垂直。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铆接铜片背部的横向凹槽,冲压后,通过横向凹槽与包边的共同作用,横向凹槽对铜带或连接线头的径向有压扁变形,从而极大程度提高了铜带铆接处的抗拉强度,同时,由于横向凹槽的存在,在铜带绕折时,铆接铜片也可以随着铜带的绕折而在横向凹槽处也产生弯折,从而避免了铆接处松脱或者断开的情况。

A Copper Riveting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pper ribbon riveting structure, which can improve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riveting part of the copper ribbon, and can not cause the loosening of the riveting part when the copper ribbon bends repeatedly, thereby improving the durability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The riveting structure of the copper strip includes a long riveted copper sheet. The two sides of the riveted copper sheet are rolled downward to form a wrapping edge for wrapping the end of the copper strip and the connecting wire head. The riveted copper sheet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verse groove relative to the back of the wrapping edge, and the transverse groov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riveted copper sheet. The invention adds a transverse groove on the back of the riveted copper sheet. After stamping, through the joint action of the transverse groove and the wrapping edge, the transverse groove deforms the radial flattening of the copper strip or the connecting wire head,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riveted copper strip.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transverse groove, the riveted copper sheet can also be transversely along with the winding of the copper strip. Bending also occurs at the groove, thus avoiding loosening or disconnection at the rivet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带铆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电零配件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铜带铆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饭锅等加热家电,其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等细小电路元件,都是通过铜带与电路板连接,而热敏电阻的线头与铜带,则通过长条形的铜片铆接连接,铆接时,如图1、图2、图3所示,长条形的铜带1的两侧边通过冲压形成两个包边1a和包边1b,包边1a用于包住固定热敏电阻等原件的线头A1,包边1b则用于包住固定铜带的端头B1。这种传统的铜带铆接结构,具备较高的抗拉强度,在旧的使用环境下已经足够使用。而随着家电的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家电壳体内部的空间越来越小,导致连接的铜带在装配时需要多次绕折,铜带在绕折过程中,容易使卷边1a或卷边1b处的包边发生变形松动,长时间使用后在铜带的弯曲应力下容易发生铆接处松脱或者断开的情况,从而导致家电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铜带铆接结构,可提高铜带铆接处的抗拉强度,并且在铜带多次弯折时也不会造成铆接处的松脱,提高家电产品的耐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铜带铆接结构,包括长条形的铆接铜片,所述铆接铜片的两侧向下卷弯形成用于包住铜带端头和连接线头的包边,所述铆接铜片相对于所述包边的背面设有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与所述铆接铜片的长度方向垂直。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铜带铆接结构相比,增加了铆接铜片背部的横向凹槽,冲压后,通过横向凹槽与包边的共同作用,横向凹槽对铜带或连接线头的径向有压扁变形,从而极大程度提高了铜带铆接处的抗拉强度,同时,由于横向凹槽的存在,在铜带绕折时,铆接铜片也可以随着铜带的绕折而在横向凹槽处也产生弯折,从而避免了铆接处松脱或者断开的情况,提高了家电产品的质量。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凹槽设有多个且沿所述铆接铜片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隙设置。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可以设置多个横向凹槽,进一步增加铜带铆接处的抗拉强度和耐弯折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铜带铆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统铜带铆接结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示:1、铆接铜;11、横向凹槽;1a、包边;1b、包边;A1、连接线头;B1、铜带端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4、5,本专利技术的铜带铆接结构,包括长条形的铆接铜片1,铆接铜片1的两侧向下卷弯形成用于包住铜带端头B1和连接线头A1的包边1b和包边1a,铆接铜片1相对于包边1b和包边1a的背面设有横向凹槽11,横向凹槽11与铆接铜片1的长度方向垂直。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铜带铆接结构相比,增加了铆接铜片1背部的横向凹槽11,冲压后,通过横向凹槽11与包边1b和包边1a的共同作用,横向凹槽11对铜带端头B1或连接线头A1的径向有压扁变形,从而极大程度提高了铜带铆接处的抗拉强度,同时,由于横向凹槽11的存在,在铜带绕折时,铆接铜片1也可以随着铜带的绕折而在横向凹槽11处也产生弯折,从而避免了铆接处松脱或者断开的情况,提高了家电产品的质量。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横向凹槽11设有多个且沿铆接铜片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隙设置,如图4所示。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可以设置多个横向凹槽11,进一步增加铜带铆接处的抗拉强度和耐弯折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带铆接结构,包括长条形的铆接铜片,所述铆接铜片的两侧向下卷弯形成用于包住铜带端头和连接线头的包边,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铜片相对于所述包边的背面设有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与所述铆接铜片的长度方向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带铆接结构,包括长条形的铆接铜片,所述铆接铜片的两侧向下卷弯形成用于包住铜带端头和连接线头的包边,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铜片相对于所述包边的背面设有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正凌
申请(专利权)人:信宜市翔胜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