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592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包括导体层,接线柱和压铆螺钉;所述导体层上设置有供接线柱插入的开孔,所述接线柱的内孔与压铆螺钉的螺纹之间间隙配合,通过外压力将导体层,接线柱和压铆螺钉铆接,使三者之间紧密连接在一起,如此的可以实现将接线柱、压铆螺钉、导体层的连接结构通过一次铆接完成连接,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要先焊接、再电镀、再铆接的复杂工艺,节约了加工成本。同时也可以避免采用焊接在铆接结构容易出现的因外力挤压造成焊接开裂等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接线螺栓的铆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
技术介绍
复合母排的导体部件上,常见接线柱与导体层常采用铆接或者钎焊连接,压铆螺母、压铆螺钉与导体层铆接连接,以上连接方式有的单独使用,有的混合使用。在复合母排的结构中,有一种需要接信号线的端子需要在导体层凸出一个接线柱,接线柱中间安装一个压铆螺钉用于信号线接线端子的安装紧固,通常采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接线柱钎焊连接在导体层上,再铆接压铆螺钉,这种结构在产品实现过程需要钎焊和铆接两个工序,加工成本较高,而且可能因压铆螺钉的挤压造成接线柱与导体层之间的钎焊连接开裂。还有一种结构是如附图2所示,在导体层1的安装孔内配有上边缘带有凸缘的接线柱3,接线柱3的凸缘与导体板1的上表面紧贴,接线柱3中心设有螺钉通孔,接线柱3穿过导体板1上的安装孔,其下端外周围上套有垫圈4,通过过盈配合将接线柱3、垫圈4以及导体板1铆接,并使得该垫圈4和导体层1的下表面紧贴;螺钉5穿过接线柱3上的螺钉通孔,与原器件或其他导体固定,实现电气连接。然而,上述安装结构存在以下缺陷,螺钉头突出在外,当导体板的螺钉头一侧有其他导体或器件接入时,需要预留更多空间来满足安装要求。本申请旨在解决或至少一定程度上缓解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包括导体层,接线柱和压铆螺钉;所述导体层上设置有供接线柱插入的开孔,所述接线柱的内孔与压铆螺钉的螺纹之间间隙配合,通过外压力将导体层,接线柱和压铆螺钉铆接,使三者之间紧密连接在一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通过压力铆接将压铆螺钉的齿部和螺帽端挤压接线柱的小端,并连同接线柱的小端被挤压部分一起挤压导体层,当压铆螺钉螺帽端端面被挤压到与导体层平齐,整个铆接过程结束,此时,因压铆螺钉的齿部已压入导体层,形成一定的抗扭和止退能力,接线柱也被挤压入导体层,同样形成一定的止退能力,所述接线柱内孔与压铆螺钉的螺纹之间间隙配合,既便于压铆螺钉的螺纹部分顺利通过接线柱的内孔,同时也可以避免因间隙过大造成两者的尺寸偏差或连接松动。通过本技术的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可以实现接线柱、压铆螺钉、导体层的连接结构通过一次铆接完成连接,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要先焊接、再电镀、再铆接的复杂工艺,节约了加工成本。同时也可以避免采用焊接在铆接结构容易出现的因外力挤压造成焊接开裂等缺陷。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柱包括直径不同的大小两段,其中接线柱的小端的外径小于压铆螺钉的齿部外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体层的开孔与接线柱的小端之间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接线柱和导电层的材料为紫铜或其他导电性良好的导体材料。优选地,本技术的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可以在电镀前铆接,也可以在电镀后铆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柱上设置有与压铆螺钉相同规格的内螺纹。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铆螺钉包括螺纹部和非螺纹部,压铆螺钉的非螺纹部与导体层的开孔间隙配合,并与接线柱的内孔过盈配合。通过本技术的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可以实现接线柱、压铆螺钉、导体层的连接结构通过一次铆接完成连接,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要先焊接、再电镀、再铆接的复杂工艺,节约了加工成本。同时也可以避免采用焊接在铆接结构容易出现的因外力挤压造成焊接开裂等缺陷。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技术上可行的方式组合以产生新的实施方案,只要能够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仅为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显示了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的示意图;图3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的示意图;图4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相同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其中,图中标记为:1、导体层;2、压铆螺钉;3、接线柱;4、垫圈;5、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3,本技术的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包括导体层1,接线柱3和压铆螺钉2,导体层1上设置有供接线柱3插入的开孔,接线柱3的内孔与压铆螺钉2的螺纹之间间隙配合,本结构在铆接前先将接线柱3的小端朝上,将导体层1的开孔对准接线柱3放置,然后将压铆螺钉2的螺纹段放入接线柱3的内孔内,装配完成后,通过压力设备将压铆螺钉2的齿部和螺帽端挤压接线柱3的小端,并连同接线柱3的小端被挤压部分一起挤压导体层1,当压铆螺钉2的螺帽端端面被挤压到与导体层1平齐,整个铆接过程结束,此时,因压铆螺钉2的齿部已压入导体层1,会形成一定的抗扭和止退能力,与此同时,接线柱3也被挤压入导体层1,同样形成一定的止退能力。通过本技术的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可以实现接线柱、压铆螺钉、导体层的连接结构通过一次铆接完成连接,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要先焊接、再电镀、再铆接的复杂工艺,节约了加工成本。同时也可以避免采用焊接在铆接结构容易出现的因外力挤压造成焊接开裂等缺陷。在本实施例中,接线柱3的内孔与压铆螺钉2的螺纹之间间隙配合,既便于压铆螺钉2的螺纹部分顺利通过接线柱3的内孔,同时也可以避免因间隙过大造成两者的尺寸偏差或连接松动。在本实施例中,接线柱3包括直径不同的大小两段,其中接线柱3的小端的外径小于压铆螺钉2的齿部外径,且接线柱3的小端的直径略小于导体层1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导体层1的开孔与接线柱3的小端间隙配合,这样可以便于将接线柱3顺利放入导体层1的开孔内。可选的,导体层1的开孔与直接线柱3的小端间隙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接线柱3和导电层1的材料为紫铜。可选的,接线柱3和导电层1的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导电性良好的导体材料。可选的,压铆螺钉2为符合PEM标准的FHS、HFHS型号的压铆螺钉,或结构、功能与PEM标准的FHS、HFHS型号压铆螺钉相近似的压铆螺钉。在本实施例中,该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可以在电镀前铆接,也可以在电镀后铆接。本技术的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通过外压力设备可以将接线柱、压铆螺钉和导体层通过一次铆接完成连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先焊接、再电镀、再铆接的复杂工艺,节约了加工成本。同时也可以避免采用焊接在铆接结构容易出现的因外力挤压造成焊接开裂等缺陷。实施例2参照图4,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包括导体层1、压铆螺钉2和接线柱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接线柱3上设置有与压铆螺钉2同样规格的内螺纹,本结构在压铆前将压铆螺钉2穿过导体层1,先预铆一次,再将接线柱3拧到压铆螺钉2上,拧到接线柱3与导体层1接触,再施加一次铆接。与其余实施例相比,该结构的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直接将压铆螺钉2铆接在导体层1上,带内螺纹的接线柱3安装在压铆螺钉2上铆接,使得接线柱内螺纹轻微变形,达到可靠的连接结构。实施例3参照图5,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包括导体层1、压铆螺钉2和接线柱3,与其余实施例相比,压铆螺钉2包括螺纹部和非螺纹部,压铆螺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层,接线柱和压铆螺钉;所述导体层上设置有供接线柱插入的开孔,所述接线柱的内孔与压铆螺钉的螺纹之间间隙配合,通过外压力将导体层,接线柱和压铆螺钉铆接,使三者之间紧密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层,接线柱和压铆螺钉;所述导体层上设置有供接线柱插入的开孔,所述接线柱的内孔与压铆螺钉的螺纹之间间隙配合,通过外压力将导体层,接线柱和压铆螺钉铆接,使三者之间紧密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包括直径不同的大小两段,其中接线柱的小端的外径小于压铆螺钉的齿部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母排接线螺栓铆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层的开孔与接线柱的小端为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军谢宜邵国平阳飞万果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