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列车电动双开塞拉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2395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轨道列车电动双开塞拉门系统,其结构是承载驱动机构装在车体上部,门扇通过携门架与承载驱动机构连接;车门两侧的传动轴通过铰链板与承载驱动机构的小挂架连接,并与车门中下部的锁闭装置连接后安装在车体的两侧,下摆臂机构中的滚轮安装在车门下部的下导轨内;外操作装置和安装在车体内侧的紧急操作装置通过钢丝绳与锁闭装置连接;门扇上的锁挡与锁闭装置上的锁钩对应设置。优点:多级锁闭装置增加了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方形导轨和滑块承载装置,并使方形导轨与短导柱构成十字坐标运行方式,使得承载装置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及安装调试维护方便。满足了门系统在城际铁路客运上应用所需的快速、安全、可靠、密封、隔音、隔热等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轨道列车电动双开塞拉门系统,属于铁道运输机械
技术背景目前轨道列车电动双开塞拉门系统的承载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 单导柱形式, 一种是双导柱形式。单导柱形式的塞拉门承载机构比较长,占用车体的长度空间比较大,大于塞拉门车体门框的宽度;双导柱塞拉门的承 载驱动机构比较宽,占用车体的空间比较大。目前这两种形式的双开电动塞 拉门的锁闭装置均设置在承载机构上,通过锁闭机构来实现锁闭门系统,此 种锁闭形式只能满足低速车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现有城际铁 路的客运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城际铁路的客运正向公交化、快速化 发展,要求提高塞拉门的宜人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城际客运的客流量较大, 乘客上下车流量相应增大,因此要增加每节车厢门的数量及增大门的开度, 而且随着城际列车的高速化,对门系统的密封性能、隔音性能、隔热性能、 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大了门系统的技术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新颖结构的轨道列 车电动双开塞拉门系统,它可满足城际列车高速运行时对密封、隔音、隔热、 乘坐舒适、运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轨道列车电动双开塞拉门系统,其特征是承载驱动机构装在车体上部,门扇通过携门架与承载驱动机构连接;车门两侧的传动轴通过铰链板与承载驱动机构的小挂架连接,并与车门中下部的锁闭装置连接后安装在车体的两侧,下摆臂机构中的滚轮在车门下部的下导轨内;安装在车体外侧的外操作装置和安装在车体内侧的紧急操作装置通过钢丝绳与锁闭装置连接;门扇上的锁挡与锁闭装置上的锁钩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官南徐松南李恒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尼机电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