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政真专利>正文

消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1835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浪装置,由置于前部的斩浪托飞器以及衔接于其后部的斜坡消浪台两部分组成;斩浪托飞器为一漂浮固定于海面上的斜面体漂浮物,其最前端为斩浪角,其角刃紧贴于海面,沿所述斩浪角由低及高向上露出海面的部分为主体作用斜面,依不同坡段产生的作用不同,主体作用斜面由低及高依次被介定为引浪坡、托浪坡和托飞檐;所述斜坡消浪台为建造于海域中且衔接于所述斩浪托飞器之后的混凝土结构,其包括若干支撑立柱以及建造于所述支撑立柱上的斜坡面工作台,所述斜坡面工作台台面上包括落浪坡、消浪坡及弓形回水墙。其作用在于利用斩浪托飞器特有的结构对迎面而袭的海浪引托上至斜坡消浪台,再经过斜坡消浪台的几个坡段对其冲击力进行有效的削减,达到消浪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浪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浪装置,属于潮流发电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大海中的洋流,孕育了巨额、廉价、环保、更兼无尽再生的水势动能,它应该成为我们宝贵的能源宝库之一。但由于海浪的侵扰,人们无法最大程度的进行开发利用。另外,要实现利用海流(潮流)能作功发电,必须首先消除工作区海浪的侵扰。本申请所设计的“消浪装置”,可以达到有效地消解浪害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尚无有效消解浪害并兼顾保流作功的消浪装置,导致潮流能的开发与利用受到严重的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浪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消浪装置,特殊之处在于,由置于前部的斩浪托飞器1以及衔接于其后部的斜坡消浪台2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所述斩浪托飞器1为一漂浮固定于海面上、类船非船、大型、中空、坚固的斜面体漂浮物,其最前端为60°角,取名斩浪角1-1,沿所述斩浪角1-1由低及高向上露出海面的部分为主体作用斜面,依不同坡段产生的作用不同,依次被介定为引浪坡1-2、托浪坡1-3和托飞檐1-4;所述斩浪托飞器1的纵长约为10米上下,横宽需全额护挡工作区全部水域;所述引浪坡1-2是沿所述斩浪角1-1延伸向上的缓坡变坡段,其变坡度范围为由初始的与海平面呈1-9°渐升至末端的25-30°;所述托浪坡1-3是沿所述引浪坡1-2延伸向上的恒坡段,其坡度保持30°不变;所述托飞檐1-4是位于托浪坡1-3末端绝顶处向后延伸且横贯左右总宽的托飞坡段。所述斜坡消浪台2为建造于海域中且衔接于所述斩浪托飞器1之后的混凝土结构,其包括若干支撑立柱以及建造于所述支撑立柱上方的斜坡面工作台,所述斜坡面工作台台面上包括落浪坡2-1、消浪坡2-2及弓形回水墙2-3;所述斜坡消浪台2的纵长约为30-40米,横宽等同于前部的斩浪托飞器;所述落浪坡2-1位于所述斩浪托飞器1的托飞檐1-4的后下方,即飞空之水跌落的部位,其坡度平缓,约为5-8°,之后随坡长延伸连接至消浪坡2-2;所述消浪坡2-2由所述落浪坡2-1延伸而至,其坡度开始急速增升,起始坡度约为8-10°,延伸至中部时增为20°上下,由中部至终端坡度逐渐升至40°-45°。所述弓形回水墙2-3建造于所述消浪坡2-2的末端绝顶处,为一道横贯左右总宽高约1米上下、向前弓立的矮墙。进一步的,为了遏止工作水域之内的残存余波及再生波涌为害,在位于所述斜坡面工作台下方的每相邻两个支撑立柱之间的海面上横向装设有挡浪横隔3,所述挡浪横隔3的两端嵌装于两相邻支撑立柱侧面所特设的擒纵槽2-5中,所述挡浪横隔3由浮漂3-1及其下端的挡浪阻波横隔3-2组成,在自身重量及浮漂浮力的相互作用下,挡浪横隔3可随着潮起潮落自由上下浮动,且始终保持横隔下沿深入水面以下10厘米左右。所述浮漂3-1为一半圆体结构(如图3所示),其外层由坚固的轻质外壳3-3密封,内部具有密闭空心腔3-4或填充有海绵、泡沫类物质,中间挺立着挡浪阻波横隔3-2,所述挡浪阻波横隔3-2的上部起着浮漂的中坚加强作用,下部露出浮漂体下端并深入水下部分10cm左右,以司最后的镇浪阻波作用。本技术的消浪装置,其作用在于利用斩浪托飞器特有的结构对迎面而袭的海浪引托上至斜坡消浪台,再经过斜坡消浪台的几个坡段对其冲击力进行有效的削减,达到消浪作用,各部分之间合理配设,消浪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消浪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挡浪横隔结构示意图;图3:挡浪横隔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就附图1-3对本技术消浪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实施例1消浪装置,由置于前部的斩浪托飞器1以及于其后部的斜坡消浪台2两部分构建而成;所述斩浪托飞器1为一漂浮固定于海面上、类船非船、大型、中空、坚固的斜面体漂浮物,其最前端为斩浪角1-1,角度呈60°角,其角刃紧贴于海面,沿所述斩浪角1-1由低及高向上露出海面的部分为主体作用斜面,依不同坡段产生的作用不同,所述主体作用斜面由低及高依次被介定为引浪坡1-2、托浪坡1-3和托飞檐1-4;所述斩浪托飞器1的纵长约为10米上下,横宽需全额护挡工作区全部水域;所述斩浪托飞器1四周由桩(锚)缆将其稳固于工作位置,因潮涨潮落的海面变化,可由人工或自动化跟踪操控绳缆的收放;所述引浪坡1-2是沿所述斩浪角1-1延伸向上的缓坡变坡段,其变坡角度范围为初始的1-9°渐升至末端的25-30°;所述托浪坡1-3是沿所述引浪坡1-2延伸向上的恒坡段,其坡度保持30°不变;所述托飞檐1-4是沿所述托浪坡1-3末端绝顶处向后延伸且横贯左右总宽的托飞坡段。所述斜坡消浪台2为建造于海域中且衔接于所述斩浪托飞器1后端的混凝土结构,其包括若干支撑立柱2-4以及建造于所述支撑立柱2-4上的斜坡面工作台,所述斜坡面工作台台面上由低及高依次被分为落浪坡2-1、消浪坡2-2及弓形回水墙2-3;所述斜坡消浪台2的纵长约为30-40米,横宽等同于前部的斩浪托飞器;所述落浪坡2-1位于所述斩浪托飞器1的托飞檐1-4的后下方,即飞空之水跃落的部位,其坡度平缓,为5-8°,之后随坡长延伸连接至消浪坡2-2;所述消浪坡2-2由所述落浪坡2-1延伸而至,其坡度开始急速增升,起始坡度为6-8°,延伸至中部时增为20°上下,由中部至终端坡度逐渐升至40°-45°;所述弓形回水墙2-3建造于所述消浪坡2-2的坡顶末端绝顶处,为一道横贯左右总宽高约1米上下、向前弓立的矮墙;进一步的,为了遏止工作水域之内的残存余波及再生波涌为害,位于所述斜坡面工作台下部的每相邻两个支撑立柱2-4之间,横向装设有挡浪横隔3,所述挡浪横隔3的两端嵌装于两相邻支撑立柱2-4侧面所特设的擒纵槽2-5中,所述挡浪横隔3由浮漂3-1及其下端的挡浪阻波横隔3-2组成,在自身重量及浮漂浮力的相互作用下,挡浪横隔3可随着潮起潮落自由上下浮动,且始终保持横隔下沿深入水面以下10厘米左右。所述浮漂3-1为一半圆体结构(如图3所示),其外层由坚固的轻质外壳3-3密封,内部具有密闭空心腔3-4或填充有海绵、泡沫类物质,中间挺立着挡浪阻波横隔3-2,所述挡浪阻波横隔3-2的上部起着浮漂的中坚加强作用,下部露出浮漂体下端并深入水下部分10cm左右,以司最后的镇浪阻波作用。本实施例1的消浪装置,其前部的斩浪托飞器平时四周由桩(锚)缆组合将其稳固于工作位置,可由专人或自动化跟踪操控涨落潮时缆绳的收放。每当有大浪袭来时,消浪装置的斩浪托飞器正面迎对海浪来袭的斩浪角的锋刃不仅紧贴于海面,且与勇浪正对相抵抗的承力面积仅为一线之微,尽管恶浪来袭时,势同雷霆万钧,但作为液体的浪水,迎对、撞击如此微极而峭利的诡异劲敌,便会无策以对,且稍后坡度仅为1-9°的引浪坡,对被斩后的冲浪之水,根本不肯正面拦挡,而是矫引其略微改变方向,任由缘坡攀升,所以海浪对器械本身所造成的催损效果,不足以在相同情形下,对海中礁石、船只、海岸等催杀作用的数百、以至于数千分之一之弱。犹况被斩切入器底的涌浪,虽欲将器械行向上方抬翻之损,但已先机窜越其上方坡面的巨额浪体,必倾力向下弹压,以达自行相抵相克,所以,只要周边锚缆组合布设、操控合理得当,便足以确保整体器械威严而稳居不败之地,不会落入“出师未捷身先损”的尴尬境地。本技术的消浪装置,其工作原理及消浪过程如下:每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消浪装置,特征在于,由置于前部的斩浪托飞器以及衔接于其后部的斜坡消浪台两部分组成;所述斩浪托飞器为一漂浮固定于海面上的斜面体漂浮物,其最前端为斩浪角,其角刃紧贴于海面,沿所述斩浪角由低及高向上露出海面的部分为主体作用斜面,依不同坡段产生的作用不同,主体作用斜面由低及高依次被介定为引浪坡、托浪坡和托飞檐;所述斜坡消浪台为建造于海域中且衔接于所述斩浪托飞器之后的混凝土结构,其包括若干支撑立柱以及建造于所述支撑立柱上的斜坡面工作台,所述斜坡面工作台台面上包括落浪坡、消浪坡及弓形回水墙。

【技术特征摘要】
1.消浪装置,特征在于,由置于前部的斩浪托飞器以及衔接于其后部的斜坡消浪台两部分组成;所述斩浪托飞器为一漂浮固定于海面上的斜面体漂浮物,其最前端为斩浪角,其角刃紧贴于海面,沿所述斩浪角由低及高向上露出海面的部分为主体作用斜面,依不同坡段产生的作用不同,主体作用斜面由低及高依次被介定为引浪坡、托浪坡和托飞檐;所述斜坡消浪台为建造于海域中且衔接于所述斩浪托飞器之后的混凝土结构,其包括若干支撑立柱以及建造于所述支撑立柱上的斜坡面工作台,所述斜坡面工作台台面上包括落浪坡、消浪坡及弓形回水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浪装置,特征在于所述斩浪角的角度为60°;所述引浪坡是沿所述斩浪角延伸向上的缓坡变坡段,其变坡度范围为初始的1-9°渐升至末端的25-30°;所述托浪坡是沿所述引浪坡延伸向上的恒坡段,其坡度保持30°不变;所述托飞檐是沿所述托浪坡末端绝顶处向后延伸且横贯左右总宽的托飞坡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浪装置,特征在于所述落浪坡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政真
申请(专利权)人:刘政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