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明流泄洪洞通风补气设施的导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68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明流泄洪洞通风补气设施的导流结构,其构成为在通风补气设施与明流泄洪洞(6)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引导气流进入明流泄洪洞的圆弧导流坎(7),圆弧导流坎的圆弧长度为1/4圆弧,圆弧的半径根据最大泄洪流量下通风补气设施内的风速大确定。通风补气设施与明流泄洪洞(6)采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圆弧导流坎连接,可以平顺高通风风速条件下通风补气设施与明流泄洪洞连接处的气流流向,消除局部位置气流漩涡,提高通风补气设施的通风补气效果,避免局部空气流动不利流态产生的强噪声,保障水利工程泄洪洞运行安全和工作人员生产与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明流泄洪洞通风补气设施的导流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泄洪洞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明流泄洪洞的通风补气设施。
技术介绍
大型水利工程为了满足泄洪放空工程需要,常常需要修建泄洪洞、放空洞等泄水建筑物,当进口高程较低时,其布置多为有压泄洪隧洞接无压明流隧洞的形式,与敞式溢洪道不同,隧洞式明流泄洪洞由于与大气非直接连通,往往需要利用明流泄洪洞进口位置设置的通风补气井、通风补气洞等通风补气设施向明流泄洪洞内补充空气,如果通风补气设施的补气量无法达到水流流动过程中所需气量,则会在泄洪洞闸门附近会出现压力降低,甚至出现真空部位,引起泄洪隧洞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由此导致的结构震动、空蚀空化等对结构不利的影响。此外,当补气设施设计不当以及布置位置不合理,会导致运行过程中产生极大的通风噪声,严重影响工程运行工作人员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目前通风补气设施的设计形式,由于空气本身的可压缩性,通风设施的截面面积均小于与其相连接的明流泄洪洞截断面积,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与规范要求,通风补气设施横断面长度均小于50%的明流泄洪洞宽度,并且通风补气设施与明流泄洪洞普遍采用直角转弯连接设计形式。这种结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明流泄洪洞通风补气设施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在通风补气设施与明流泄洪洞(6)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引导气流进入明流泄洪洞的圆弧导流坎(7),圆弧导流坎的圆弧长度为1/4圆弧,圆弧的半径根据最大泄洪流量下通风补气设施内的风速大确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明流泄洪洞通风补气设施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在通风补气设施与明流泄洪洞(6)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引导气流进入明流泄洪洞的圆弧导流坎(7),圆弧导流坎的圆弧长度为1/4圆弧,圆弧的半径根据最大泄洪流量下通风补气设施内的风速大确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流泄洪洞通风补气设施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对于矩形断面通风补气设施,导流结构于顺水流方向和两侧方向均为1/4圆弧导流坎,于逆流方向为直角导流坎,且顺水流方向和两侧方向的导流坎通过圆弧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流泄洪洞通风补气设施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对于在最大泄洪流量下通风补气设施内的风速大于20m/s的导流坎,其于顺水流方向的圆弧导流坎的圆弧半径R1=k1×B1,k1=0.01×Va,于两侧方向的圆弧导流坎的圆弧半径R2=k2×B2,k2=0.0075*Va+0.05,Va为通风补气设施内的风速m/s,B1为矩形断面通风补气设施于顺水流方向的边长;B2为矩形断面通风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军卫望汝许唯临卢吉庞博慧杨萍田忠张法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