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ructure and a modification method of a water supply bottom hole modified by a diversion bottom hol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Including diversion bottom hole, first stage bottom hole concrete, first water retaining breast wall, working door and first stage top hole concrete; the first stage bottom hole concret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inner bottom surface of diversion bottom hol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diversion bottom hole, and the inner top surface of diversion bottom hole is successively arranged with the first water retaining breast wall and the first stage top hole concrete from the inlet end to the outlet end. The first stage pore bottom concrete, the first stage pore top concret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diversion bottom hole are surrounded by a water supply bottom hole.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initial water supply problem before the reservoir is impounded to the dead water level, gives full play to the benefit of the reservoir project in advance, and has less investment and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及改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及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水利工程中,向下游供水是水库常见的一种开发任务,对于水库库容较大的工程,水库蓄水到死水位需要很长时间,为尽早发挥水库工程的效益,需要研究水库的初期供水方案。建设在大江大河上的混凝土坝,中期导流往往采用岸边导流洞和坝身导流底孔联合泄洪的方式。坝身设置的导流底孔,其底板高程距河床高程的高度往往不大,导流洞封堵后,水库很快就能蓄到导流底孔底板高程。因此,把导流底孔改造为初期供水底孔,可以解决水库初期供水问题,且投资少、施工简单,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及改造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水库蓄水到死水位之前,解决初期供水问题,发挥水库工程的效益,且投资少、施工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包括导流底孔、第一期孔底混凝土、第一挡水胸墙、工作门和第一期孔顶混凝土;所述导流底孔设置于混凝土坝身内,连通混凝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底孔、第一期孔底混凝土、第一挡水胸墙、工作门和第一期孔顶混凝土;所述导流底孔设置于混凝土坝身内,连通混凝土坝身的两侧;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分为两部分,且两部分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之间形成供水流道空间,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设置于所述导流底孔的内底面上并与导流底孔的内侧壁相接,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自所述导流底孔进水端面向出水端面延伸;所述导流底孔的内顶面上自进水端面至出水端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挡水胸墙和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所述工作门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水胸墙和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之间的间隙内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水胸墙上;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底孔、第一期孔底混凝土、第一挡水胸墙、工作门和第一期孔顶混凝土;所述导流底孔设置于混凝土坝身内,连通混凝土坝身的两侧;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分为两部分,且两部分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之间形成供水流道空间,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设置于所述导流底孔的内底面上并与导流底孔的内侧壁相接,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自所述导流底孔进水端面向出水端面延伸;所述导流底孔的内顶面上自进水端面至出水端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挡水胸墙和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所述工作门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水胸墙和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之间的间隙内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水胸墙上;所述挡水胸墙下端与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相连接;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顶部连接,且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宽度与所述导流底孔宽度相同;两部分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与所述导流底孔底面围成供水底孔,通过移动所述工作门能够实现开启和闭合所述供水底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两部分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对称设置于所述导流底孔两侧壁与底面的夹角处;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自所述导流底孔进水端面延伸至出水端面,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延伸至所述导流底孔出水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胸墙底面为弧形面且所述挡水胸墙底面的高度由所述导流底孔进水端面至出水端面方向逐渐降低;两部分所述第一期孔底混凝土靠近所述导流底孔进水端面间距逐渐变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底面比所述第一挡水胸墙最底端高1-2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期孔顶混凝土靠近导流底孔进水端面的一端设置有向所述工作门延伸并与所述工作门连接的混凝土凸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导流底孔改造的供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良,杨顺群,王惠芹,马新平,王美斋,陈丹,何楠,杨军义,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