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摆动摩擦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94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行业机械化输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全摆动摩擦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臂,旋转底座可绕竖直第一轴线旋转地铰接连接于固定臂;摩擦轮,摩擦轮与旋转底座上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并通过其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旋转臂,旋转臂一端可绕竖直第二轴线转动地铰接连接于旋转底座;张紧轮,张紧轮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铰接连接于旋转臂另一端;摩擦轮和张紧轮分置于固定臂的横向两侧;旋转底座上设置有在滑橇进入到摩擦轮和张紧轮之间时驱动旋转臂向固定臂一侧旋转摆动迫使张紧轮和摩擦轮夹紧滑橇的张紧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稳定的提供摩擦轮上压力,使得滑橇输送平稳,不跑偏,减少摩擦轮的不均衡性磨损,提高摩擦轮的使用寿命。

A Full Swing Friction Driv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zed conveying structure in automobile industry, in particular to a full swing friction driving structure. Including a fixed arm, the rotating base can rotate around the vertical first axis and articulate to the fixed arm; the friction wheel, the friction wheel and the driving motor on the rotating base can drive and rotate around its axis; the rotating arm,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arm can rotate around the vertical second axis and articulate to the rotating base; the tensioning wheel and the tensioning wheel can rotate around its axis and articulate to connect.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rotating arm, the friction wheel and the tensioning wheel are separately placed on the lateral sides of the fixed arm, and a tension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base to drive the rotating arm to swing to one side of the fixed arm to force the tensioning wheel and the friction wheel to clamp the sled when the sled enters between the friction wheel and the tensioning whee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the pressure on the friction wheel stably, makes the sled transportation stable, does not run off, reduces the uneven wear of the friction wheel, and improve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friction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摆动摩擦驱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行业机械化输送结构
,具体地指一种全摆动摩擦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输送滚床是滑撬输送系统中基本组成设备,摩擦输送滚床是采用摩擦轮驱动滑撬的输送滚床,由于没有链条或者皮带等传动部件,因此减少了动力损失,而且结构简单,输送平稳,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企业开始使用摩擦输送滚床。摩擦辊床的输送方式为通过滑橇挤入摩擦轮,使摩擦轮发生摆动对摩擦驱动上的弹簧进行压缩从而产生压紧力提供到摩擦轮上,产生轮上压力,通过摩擦轮的旋转从而驱动滑橇运行。摩擦轮上的轮上压力直接影响摩擦驱动的驱动性能。目前国内的摩擦输送滚床结构形式基本上为单边摆动式,即仅摩擦驱动侧发生摆动,其结构形式为:摩擦驱动由张紧轮及摩擦驱动轮组成,摩擦驱动固定在滚床框架的一侧。张紧轮采用固定的连接方式,固定在轨道的一边,摩擦驱动为摆动形式,布置在轨道的另一边。张紧轮与摩擦轮之间的间隙调整为通过调整摩擦轮的弹簧的压紧度来调节,张紧轮为固定结构形式,无法调整,如专利号为“CN203638566”和“CN201545446”的中国专利,都是这种单边摆动式结构。这种单边摆动式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1、张紧轮采用固定形式,一般固定在摩擦滚床框架上,安装、运行时易受到摩擦滚床框架精度及振动的影响,导致张紧轮与摩擦轮之间的间隙不稳定,摩擦轮上的轮上压力不稳,输送时易出现摩擦轮打滑现象;2、滑橇在摩擦驱动上单侧受力,使得滑橇受力不均衡,易在运行出现跑偏;3、张紧轮采用固定形式,导致滑撬进入摩擦驱动时与摩擦轮发生冲撞,会造成摩擦轮的不均衡性磨损。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也有人提出了双边摆动式的滚床结构,即摩擦轮和张紧轮不仅仅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还能够通过驱动装置实现向滑橇的摆动,滑橇进入到摩擦轮和张紧轮之间后,驱动装置驱动张紧轮和摩擦轮向滑橇摆动,将滑橇夹持住,然后摩擦轮自身旋转驱动滑橇移动。这种双边摆动模式的滚床结构解决单边模式滚床的一些问题,能够使用不同宽度的滑橇通过,但是需要针对摩擦轮和张紧轮设置驱动装置,动力成本太高,而且驱动调控也较为困难,设备投入量高,不适合大范围内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摆动摩擦驱动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摆动摩擦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滚床框架下端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固定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底座,所述的旋转底座可绕竖直第一轴线旋转地铰接连接于固定臂;摩擦轮,所述的摩擦轮与旋转底座上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并通过其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旋转臂,所述的旋转臂一端可绕竖直第二轴线转动地铰接连接于旋转底座;张紧轮,所述的张紧轮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铰接连接于旋转臂另一端;所述的摩擦轮和张紧轮分置于固定臂的横向两侧;所述的旋转底座上设置有在滑橇进入到摩擦轮和张紧轮之间时驱动旋转底座和旋转臂向固定臂旋转摆动迫使张紧轮和摩擦轮夹紧滑橇的张紧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结构包括弹簧和压紧调整板;所述的旋转底座包括竖板和固定在竖板下端的底板;所述的压紧调整板固定在底板上与竖板分置于固定臂两侧;所述的弹簧压缩固定在压紧调整板和旋转臂之间,弹簧轴线与第三轴线不相交。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在旋转臂向固定臂摆动到最大设计位置时限制其进一步向固定臂移动的第一限位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板和第一限位螺栓;所述的限位板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底板上,限位板与压紧调整板分置于旋转臂的两侧;所述的第一限位螺栓垂直穿设于限位板上,第一限位螺栓的端部在旋转臂向固定臂摆动到最大设计位置时抵紧在旋转臂背离弹簧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的竖板上设置有在旋转底座绕第一轴线向固定臂摆动到最大设计位置时限制竖板进一步向固定臂移动的第二限位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螺栓;所述的第二限位螺栓垂直穿设于竖板,其端部在旋转底座绕第一轴线向固定臂摆动到最大设计位置时抵紧滚床框架侧部。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轴线与第三轴线重合。进一步的还包括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为下端固定在旋转底座的底板上的竖直轴状结构,旋转轴的由下至上依次穿过旋转臂和固定臂并与两者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铰接连接;所述的第一轴线为旋转轴的轴线。进一步的还包括张紧轮轴;所述的张紧轮轴下端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旋转臂远离第二轴线的一端;所述的张紧轮可绕张紧轮轴轴线转动地铰接连接于张紧轮轴上端。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臂上设置有弹簧底座;所述的弹簧底座为固定在旋转臂上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的弹簧远离压紧调整板的一端伸入到弹簧底座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有: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铰接连接于固定臂的旋转底座,在旋转底座上布置可以向滚床框架摆动的摩擦轮和张紧轮,摩擦轮与张紧轮之间的间隙不受滚床框架精度及结构影响,避免安装、调整带来的精度影响;2、本专利技术的摩擦轮、张紧轮在滑橇导入时均可自由摆动,二侧同时对滑橇作用,使得滑橇不受偏心力作用,运行时不易跑偏,更平稳,同时减少了摩擦轮的不均衡性磨损;3、本专利技术通过弹簧与旋转底座的配合结构能够通过一根弹簧实现摩擦轮和张紧轮的摆动效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本专利技术可以稳定的提供摩擦轮上压力,使得滑橇输送平稳,不跑偏,减少摩擦轮的不均衡性磨损,提高摩擦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结构的轴视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结构的主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结构的旋转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结构的旋转臂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的摩擦驱动结构布置在滚床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固定臂;2-摩擦轮;3-张紧轮;4-驱动电机;5-底板;6-竖板;7-旋转轴;8-旋转臂;9-张紧轮轴;10-弹簧;11—压紧调整板;12—侧板;13—通孔;14—调节螺栓;15—弹簧底座;16—第一限位螺栓;17—第二限位螺栓;18—限位板;19—滚床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5,一种全摆动摩擦驱动结构,本实施例的驱动结构包括作为主动轮的摩擦轮2和作为从动轮的张紧轮3,摩擦轮2和张紧轮3分置于固定臂1的两侧,固定臂1固定在滚床框架19下端(本实施例的固定臂1位上端开口的U型槽状结构,滚床框架19为下端开口的倒U型结构,滚床框架19扣合在固定臂1上形成滚床的支撑框架结构),滑橇从滚床框架19的上端面滑行通过,摩擦轮2与张紧轮3夹持在滑橇的两侧,摩擦轮2位滑橇提供摩擦驱动力,张紧轮3起到导向作用。摩擦轮2与张紧轮3为水平布置的滚轮结构。如图1~2所示,摩擦轮2下端通过驱动电机4驱动绕其自身竖直轴线转动。驱动电机4固定在旋转底座上,旋转底座包括底板5、固定在底板5上的竖板6以及固定在底板5上的旋转轴7,驱动电机4固定在竖板6上,旋转轴7下端固定在底板5上,上端可绕自身轴线旋转地铰接连接于固定臂1(本实施例的固定臂1内设置有滚轮结构,旋转轴7穿过滚轮铰接连接于固定臂1)。当摩擦轮2受到滑橇挤入时的挤压作用力,旋转底座绕旋转轴7轴线转动。为避免摩擦轮2向固定臂1一侧的摆动超过设计值,本实施例在旋转底座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如图1所示,限位结构包括穿设于竖板6上的第二限位螺栓17,第二限位螺栓17一端抵紧滚床框架19侧部。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张紧轮3设置于旋转臂8上,旋转臂9位于固定臂1和底板5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摆动摩擦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滚床框架(19)下端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固定臂(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底座,所述的旋转底座可绕竖直第一轴线旋转地铰接连接于固定臂(1);摩擦轮(2),所述的摩擦轮(2)与旋转底座上的驱动电机(4)传动连接并通过其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旋转臂(8),所述的旋转臂(8)一端可绕竖直第二轴线转动地铰接连接于旋转底座;张紧轮(3),所述的张紧轮(3)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铰接连接于旋转臂(8)另一端;所述的摩擦轮(2)和张紧轮(3)分置于固定臂的横向两侧;所述的旋转底座上设置有在滑橇进入到摩擦轮(2)和张紧轮(3)之间时驱动旋转底座和旋转臂(8)向固定臂(1)旋转摆动迫使张紧轮(3)和摩擦轮(2)夹紧滑橇的张紧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摆动摩擦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滚床框架(19)下端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固定臂(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底座,所述的旋转底座可绕竖直第一轴线旋转地铰接连接于固定臂(1);摩擦轮(2),所述的摩擦轮(2)与旋转底座上的驱动电机(4)传动连接并通过其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旋转臂(8),所述的旋转臂(8)一端可绕竖直第二轴线转动地铰接连接于旋转底座;张紧轮(3),所述的张紧轮(3)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铰接连接于旋转臂(8)另一端;所述的摩擦轮(2)和张紧轮(3)分置于固定臂的横向两侧;所述的旋转底座上设置有在滑橇进入到摩擦轮(2)和张紧轮(3)之间时驱动旋转底座和旋转臂(8)向固定臂(1)旋转摆动迫使张紧轮(3)和摩擦轮(2)夹紧滑橇的张紧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摆动摩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结构包括弹簧(10)和压紧调整板(11);所述的旋转底座包括竖板(6)和固定在竖板(6)下端的底板(5);所述的压紧调整板(11)固定在底板(6)上与竖板(6)分置于固定臂(1)两侧;所述的弹簧(10)压缩固定在压紧调整板(11)和旋转臂(8)之间,弹簧(10)轴线与第三轴线不相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摆动摩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5)上设置有在旋转臂(8)向固定臂(1)摆动到最大设计位置时限制其进一步向固定臂(1)移动的第一限位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摆动摩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板(18)和第一限位螺栓(16);所述的限位板(16)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底板(5)上,限位板(18)与压紧调整板(11)分置于旋转臂(8)的两侧;所述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董建国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