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载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载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业生产领域,移动较重的工件或货物一般采用AVG或者叉车来完成。然而,对于流水线上的批量生产的工件或货物,需要快速移动并分类进行存放。采用AVG或者叉车进行移动并放置在相应的位置,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正常的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载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AVG或者叉车进行移动并放置较重的工件或货物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载系统,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一输送线具有第一入料端和第一出料端;第二输送线,第二输送线为多条,多条第二输送线相互并列设置,每条第二输送线具有第二入料端和第二出料端;移载小车,移载小车沿与第二输送线相垂直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移载小车位于第一输送线的第一出料端与第二输送线的第二入料端之间,以将第一输送线上输送的工件转送到其中一条第二输送线上。进一步地,移载系统还包括:导轨,沿与第二输送线相垂直的方向设置在第一输送线的第一出料端与第二输送线的第二入料端之间;其中,移载小车包括:车架;滚轮,滚轮为多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线(10),所述第一输送线(10)具有第一入料端和第一出料端;第二输送线(20),所述第二输送线(20)为多条,多条所述第二输送线(20)相互并列设置,每条所述第二输送线(20)具有第二入料端和第二出料端;移载小车(30),所述移载小车(30)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20)相垂直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所述移载小车(30)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10)的所述第一出料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线(20)的所述第二入料端之间,以将所述第一输送线(10)上输送的工件(50)转送到其中一条所述第二输送线(2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线(10),所述第一输送线(10)具有第一入料端和第一出料端;第二输送线(20),所述第二输送线(20)为多条,多条所述第二输送线(20)相互并列设置,每条所述第二输送线(20)具有第二入料端和第二出料端;移载小车(30),所述移载小车(30)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20)相垂直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所述移载小车(30)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10)的所述第一出料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线(20)的所述第二入料端之间,以将所述第一输送线(10)上输送的工件(50)转送到其中一条所述第二输送线(2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系统还包括:导轨(40),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20)相垂直的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线(10)的所述第一出料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线(20)的所述第二入料端之间;其中,所述移载小车(30)包括:车架(31);滚轮(32),所述滚轮(32)为多个,多个所述滚轮(32)安装在所述车架(31)底部,所述车架(31)通过多个所述滚轮(3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40)上;传送装置(33),设置在所述车架(31)上以随所述车架(31)沿所述导轨(40)移动,以将所述第一输送线(10)上输送的工件(50)转送到其中一条所述第二输送线(2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33)具有第三入料端和第三出料端;其中,所述传送装置(33)具有第一移动位置和多个第二移动位置;所述传送装置(33)移动至所述第一移动位置时,所述传送装置(33)的所述第三入料端与所述第一输送线(10)的所述第一出料端对接以使所述工件(50)由所述第一输送线(10)转送至所述传送装置(33)上;所述传送装置(33)移动至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移动位置时,所述传送装置(33)的所述第三出料端与对应的一条所述第二输送线(20)的所述第二入料端对接,以使所述传送装置(33)上的所述工件(50)转送至所述第二输送线(2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33)包括:第三辊筒(331),所述第三辊筒(331)为多根,多根所述第三辊筒(331)相互间隔并平行设置,每根所述第三辊筒(3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弦立,李德权,郑海强,石文明,杨永红,黄静夷,张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