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辊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50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辊磨,包括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主电机和磨机本体,所述磨机本体从下至上依次为传动组件、研磨组件和分级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被主电机驱使转动的主轴,所述研磨组件包括设置在主轴上并随主轴同步转动的磨轮架和甩盘,还包括一内部安装有磨轮架和甩盘的中筒体,所述磨轮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磨圈,磨圈上设置有若干个磨道,位于上部的磨道宽度大于下部磨道宽度,位于上部的磨道内设置有多个大磨轮,位于下部的磨圈内设置有多个小磨轮,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大磨轮通过一磨销相连接。该环辊磨结构稳固,使用方便。

Ring roller mi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ing roller mill, which comprises a main motor connected by a belt drive and a mill body. The mill body is in turn a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 grinding component and a grading component from bottom to top.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comprises a spindle driven by a main motor. The grind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grinding wheel rack and a swing disc arranged on the main shaft and rotated synchronously with the spindle, and also includes one. The upper part of the grinding wheel rack is provided with a grinding ring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Several grinding tracks are arranged on the grinding wheel rack. The width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grinding track is larg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grinding track. There are many large grinding wheels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grinding wheel rack, and there are several small grinding wheels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grinding ring. The large grinding wheels in the same vertical direction are connected by a grinding pin. The ring roller mill has stab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辊磨
本技术属于装备制造领域,涉及一种环辊磨。
技术介绍
环辊磨采用冲击、碾压、研磨的原理对物料进行粉碎,安装在磨轮架上的磨轮与磨销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当磨轮架随主轴公转时,磨轮受离心力自转的作用自转,并甩向磨圈紧压磨圈内壁,形成了一种研磨力,物料通过磨轮与磨圈的间隙时,受到磨轮的冲击、挤压、研磨而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落到甩盘而被甩至气流通道处,(气流由配套的离心风机产生),进入分级室进行分级,合格细粉通过分级轮进入后被收集系统收集,粗粉甩向引流环内壁,重新落入粉碎腔进行粉碎,这种磨机的研磨方式通常会产生较大的振动,现有的环辊磨存在的问题为:1、传动部分的底座采用连体式,主机工作振动会干扰电机的工作,进一步损坏电机。2、设计成单纯的两层滚道,无法一次性研磨出满足生产所需的粉体。3、中筒体设计为整体式,不便于磨圈的拆装、更换。4、分级部分与主机部分直接连接,主机工作振动会干扰了分级机的平稳运行。5、整机控制方面采用按钮控制,自动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辊磨,该YFM318环辊磨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辊磨,包括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主电机和磨机本体,所述磨机本体从下至上依次为传动组件、研磨组件和分级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被主电机驱使转动的主轴,所述研磨组件包括设置在主轴上并随主轴同步转动的磨轮架和甩盘,还包括一内部安装有磨轮架和甩盘的中筒体,所述磨轮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磨圈,磨圈上设置有若干个磨道,位于上部的磨道宽度大于下部磨道宽度,位于上部的磨道内设置有多个大磨轮,位于下部的磨道内设置有多个小磨轮,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大磨轮通过一磨销相连接,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小磨轮通过另一磨销相连接,所述分级组件包括与中筒体对接的上筒体,设置上筒体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分级轮、出料弯头和驱动分级轮的分级电机,所述上筒体上设置有为研磨组件供料的入料管,所述上筒体和中筒体的侧壁内设置有相对接的气流风道,上筒体内构成一分级腔,中筒体的气流风道底部与甩盘出口相连通,上筒体的气流风道顶部与分级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磨机本体包括机架,机架顶部设置有软连接架,所述上筒体固定在软连接架上。进一步的,所述主电机底部设置有电机底座。进一步的,所述中筒体为抱式结构,中筒体由两个半圆筒架构成,通过螺栓螺母组件紧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机底座,设置在主机底座上的轴承座,主轴铰接在轴承座上。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外套设有下筒体。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弯头的出口与入口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出料弯头上部侧壁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座,所述分级电机安装在该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中部设置有与出料弯头内部相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可以内嵌一根穿过出料弯头进入分级轮的耐磨隔离管,分级电机输出轴从通道进入穿过耐磨隔离管进入分级轮,分级轮与出料弯头入口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承座,所述隔离管设置在连接轴承座上。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个连接安装座底部、通道外侧壁和弯头本体外侧壁的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弯头上设置有观察粉体流动的观察窗。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弯头上设置有注油孔,该注油孔通过注油管与耐磨隔离管相连通,所述注油孔上旋接有堵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主电机和磨机本体的底座设计成分体式,并采用皮带绕性传动,这样的设计可避免了磨机工作振动时干扰主电机的运转,延长了主电机的使用寿命。2、将传动部分的轴承座总成设计为独立的一体,安装在下筒体上部,这种独立设计便于主机运动部件的安装和维修,高效,方便。3、特殊结构的粉碎副,设计了4道研磨层,研磨的粉体细度和产量比现有环辊磨大幅度增长,一次性研磨出满足生产所需的粉体,为客户带来大的巨大经济效益。4、抱式结构中筒体设计,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磨圈的拆装和维护。5、整个分级组件安装在软连接架上,并通过软连接将传动组件与分级组件分开,避免了传动组件工作运转振动干扰了分级轮的平稳运行,保护了分级轮,提高了整机的安全性能。6、将出料弯头的进、出口角度设计成45°,角度平缓顺畅,保证粉体和气流的流通顺畅,并在弯头结构上增加粉体流动观察窗口,便于随时可观察粉体的流动情况。7、整机结构简单,原料进入磨机粉碎腔研磨,分级后能一次性满足生产要求的粉体产量。整机采用轻量化模块设计,减少整机质量,有效降低能耗,其拆装方便,降低工作强度,减少维修成本,并且大幅度的延长了整机的使用寿命,经济效益显著。采用PLC自动模块化控制系统提供动力,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操作。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磨轮架的构造示意图。图中:1-主电机,11-电机底座,12-皮带,2-主机底座,21-主轴,22-轴承座,23-下筒体,24-机架,25-软连接架,3-研磨组件,31-甩盘,32-磨轮架,33-磨圈,34-大磨轮,35-小磨轮,36-磨销,4-中筒体,41-粉碎腔,5-上筒体,51-气流风道,52-分级腔,53-入料管,6-分级轮,7-出料弯头,71-观察窗,72-注油孔,8-安装座,81-通道,82-加强筋,9-分级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环辊磨,该YFM318环辊磨包括通过皮带12传动连接的主电机1和磨机本体,所述磨机本体从下至上依次为传动组件、研磨组件3和分级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被主电机驱使转动的主轴21,所述研磨组件包括设置在主轴上并随主轴同步转动的磨轮架32和甩盘31,还包括一罩住磨轮架和甩盘的中筒体4,所述磨轮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磨圈、磨圈上设置有若干个磨道,33,位于上部的磨道宽度大于下部磨道宽度,位于上部的磨道内设置有多个大磨轮34,位于下部的磨道内设置有多个小磨轮35,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大磨轮通过一磨销36相连接,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小磨轮通过另一磨销相连接,所述分级组件包括与中筒体对接的上筒体5,设置上筒体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分级轮6、出料弯头7和驱动分级轮的分级电机9,所述上筒体上设置有为研磨组件供料的入料管53,所述上筒体和中筒体的侧壁内设置有相对接的气流风道51,上筒体内构成一分级腔52,中筒体的气流风道底部与甩盘出口相连通,上筒体的气流风道顶部与分级腔相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磨机本体包括机架24,机架顶部设置有软连接架25,所述上筒体固定在软连接架上。本实施例中,中筒体内构成一粉碎腔41。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电机底部设置有电机底座11。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筒体为抱式结构,中筒体由两个半圆筒架构成,通过螺栓螺母组件紧固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机底座2,设置在主机底座上的轴承座22,主轴铰接在轴承座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外套设有下筒体23。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弯头的出口与入口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出料弯头上部侧壁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座8,所述分级电机安装在该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中部设置有与出料弯头内部相连通的通道81,所述通道可以内嵌一根穿过出料弯头进入分级轮的耐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辊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主电机和磨机本体,所述磨机本体从下至上依次为传动组件、研磨组件和分级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被主电机驱使转动的主轴,所述研磨组件包括设置在主轴上并随主轴同步转动的磨轮架和甩盘,还包括一内部安装有磨轮架和甩盘的中筒体,所述磨轮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磨圈,磨圈上设置有若干个磨道,位于上部的磨道宽度大于下部磨道宽度,位于上部的磨道内设置有多个大磨轮,位于下部的磨道内设置有多个小磨轮,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大磨轮通过一磨销相连接,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小磨轮通过另一磨销相连接,所述分级组件包括与中筒体对接的上筒体,设置上筒体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分级轮、出料弯头和驱动分级轮的分级电机,所述上筒体上设置有为研磨组件供料的入料管,所述上筒体和中筒体的侧壁内设置有相对接的气流风道,上筒体内构成一分级腔,中筒体的气流风道底部与甩盘出口相连通,上筒体的气流风道顶部与分级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辊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主电机和磨机本体,所述磨机本体从下至上依次为传动组件、研磨组件和分级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被主电机驱使转动的主轴,所述研磨组件包括设置在主轴上并随主轴同步转动的磨轮架和甩盘,还包括一内部安装有磨轮架和甩盘的中筒体,所述磨轮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磨圈,磨圈上设置有若干个磨道,位于上部的磨道宽度大于下部磨道宽度,位于上部的磨道内设置有多个大磨轮,位于下部的磨道内设置有多个小磨轮,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大磨轮通过一磨销相连接,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小磨轮通过另一磨销相连接,所述分级组件包括与中筒体对接的上筒体,设置上筒体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分级轮、出料弯头和驱动分级轮的分级电机,所述上筒体上设置有为研磨组件供料的入料管,所述上筒体和中筒体的侧壁内设置有相对接的气流风道,上筒体内构成一分级腔,中筒体的气流风道底部与甩盘出口相连通,上筒体的气流风道顶部与分级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辊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机本体包括机架,机架顶部设置有软连接架,所述上筒体固定在软连接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辊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机底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发连钦明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亿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