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颗粒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466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工位颗粒整形装置,包括搅拌机构、两个整形机构,搅拌机构包括底部设有两个出料口的搅拌箱体,搅拌箱体内部设有左搅拌组件和右搅拌组件,左搅拌组件和右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分别向左右侧倾斜;整形机构包括底部设置有打磨机构的整形筒体,所述整形筒体的侧部设有成品输出机构和螺旋进料机构,螺旋进料机构与出料口相连接,整形筒体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尾料输出机构。通过设置搅拌桨叶朝相反方向倾斜的左搅拌组件和右搅拌组件,在搅拌过程中,两侧倾斜角度相反的搅拌桨叶可将物料分别朝两个出料口推送,实现两侧同时出料,可与两个整形机构相配合,实现双工位加工,使用方便,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能。提高产能。提高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颗粒整形装置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工位颗粒整形装置。
[0003]
技术介绍

[0004]目前,在一些粉体(如石墨粉、碳化硅粉)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机械整形设备对粉体颗粒进行整形,以打磨掉颗粒表面存在的棱和角,以制备得到大小均匀的颗粒。
[0005]现有技术中,在粉体输送至机械整形设备前,需要通过搅拌机构对粉体进行搅拌,以避免颗粒粘结在一起,影响后续的整形质量。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是一个搅拌机构与一个整形机构相配合使用,形成单工位加工;若是有多台机械整形设备,则需要为每台机械整形设备分别单独配备一个搅拌机构,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若是一个搅拌机构能够为两台机械整形设备进行搅拌送料,形成双工位加工,那将会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提高产能,本案由此而生。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工位颗粒整形装置,设计合理,不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产能。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颗粒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机构、设于搅拌机构下方左、右两侧的两个整形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底部设有两个左、右分布的出料口的搅拌箱体,所述搅拌箱体的内部设有与两个出料口的位置相对应的左搅拌组件和右搅拌组件,所述左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向左侧倾斜,所述右搅拌组件的搅拌桨叶向右侧倾斜;所述整形机构包括底部设置有打磨机构的整形筒体,所述整形筒体的上、下侧部分别设有成品输出机构和螺旋进料机构,所述螺旋进料机构与位于其同侧的出料口相连接,以将出料口输出的颗粒输送至整形筒体内部;所述整形筒体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尾料输出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颗粒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筒体的内部同轴设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与整形筒体之间形成进出料腔室,所述螺旋进料机构的输出端与进出料腔室相连接;所述成品输出机构的进料端与进出料腔室相连接;所述尾料输出机构的进料端位于环形挡板的上方;所述打磨机构位于环形挡板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位颗粒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料输出机构包括设置于整形筒体顶部的尾料抽吸管,所述尾料抽吸管与整形筒体的连通处设有由分级电机驱动旋转的分级轮,所述分级轮位于环形挡板的正上方,分级轮的周侧间隔设有多个以利于尾料通过的分级口;所述螺旋进料机构的上方设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上设有第一气动蝶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颗粒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输出机构包括设置于整形筒体上侧部且与整形筒体连通的成品出料管结构,所述成品出料管结构的输入端设有呈弧形状的成品出料挡板,所述成品出料管结构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由安装于成品出料管结构外侧的密封气缸驱动左右移动,以封堵住成品出料管结构的输入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工位颗粒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出料管结构的输出端设有成品料斗,该成品料斗的输出端设有落料管,所述落料管的输出端设有成品袋;落料管侧部设有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发王焕澄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亿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