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加工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0414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加工混料装置,混料腔的一侧端面的外部通过电机安装座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的一侧贯混料腔的端面与混料腔内部的转盘一的一侧焊接进行连接,且转盘一另一侧的圆形面上等角度设置有若个刮板,混料腔的另一侧端面的外部通过电机安装座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置有搅拌轴,且在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且搅拌叶转动所形成的圆弧直径小于刮板转动所形成内径的圆弧直径,所述混料腔空腔圆柱结构的弧面底部开设有出料口,且在出料口的两侧弧形端面上设置有设置有支撑块,且在两侧的支撑块上对称开设有滑槽,隔板滑动连接在支撑块的滑槽内。

A Blending Device for Non-woven Fabric Proc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n-woven processing mixing device, in which a first motor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end face of one side of the mixing chamber through the motor mounting seat,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disc, and the end face of the connecting disc through the mixing chamber is welded to one side of the turntable inside the mixing chamber, and a scraper is arranged at equal angles on the circular surface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turntable. A second motor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end face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mixing chamber through the motor mounting seat, the output end of the second motor is provided with a mixing shaft through the coupling, and a number of mixing blades are arranged on the mixing shaft, and the arc diameter formed by the rotation of the mixing blade is smaller than the arc diameter formed by the rotation of the scraper. The bottom of the arc surface of the cavity cylindrical structure of the mix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discharging material. The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support blocks on both sides of the arc end face of the outlet, and a sliding groove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blocks on both sides, and the separator slides and connects in the sliding groove of the support bloc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加工混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纺布加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无纺布加工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和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常用的无纺布加工混料机械为混料机,但现有的混料装置混料不均匀,自动化程度低,结构设计不合理,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加工混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加工混料装置,包括混料腔、进料口、刮板、转盘一、第一电机、连接盘、隔板、滑槽、支撑块、出料口、支架、转盘二、搅拌轴、第二电机和搅拌叶,所述混料腔为水平放置的空腔圆柱结构,在混料腔空腔圆柱结构的弧面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混料腔的一侧端面的外部通过电机安装座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的一侧贯混料腔的端面与混料腔内部的转盘一的一侧焊接进行连接,且转盘一另一侧的圆形面上等角度设置有若个刮板,且刮板的另一端与转盘二的侧面焊接连接,所述混料腔的另一侧端面的外部通过电机安装座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置有搅拌轴,且在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且搅拌叶转动所形成的圆弧直径小于刮板转动所形成内径的圆弧直径,所述混料腔空腔圆柱结构的弧面底部开设有出料口,且在出料口的两侧弧形端面上设置有设置有支撑块,且在两侧的支撑块上对称开设有滑槽,隔板滑动连接在支撑块的滑槽内,所述混料腔的底部的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支架,且在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胶质垫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均为喇叭状结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盘一和转盘二的结构完全一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板有四个,且四个刮板在转盘一和转盘二上呈90度角排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叶呈T型结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板的顶面为内凹的弧形结构,隔板的弧形结构与混料腔内部的弧形结构光滑连接,且在隔板的端面上设置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构造新颖,设计合理,将将加工的无纺布混合材料经进料口投放在混料腔,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连接盘带动转盘一进行转动,从而使转盘一和转盘二带动刮板对混料腔内部的无纺布混合材料进行搅动刮起,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搅拌轴带动搅拌叶对混合腔内的无纺布混合材料进行搅拌,且第一电机和第二电话的输出轴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混合腔内无纺布混合材料混合更加均匀,使整个混合追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提高无纺布的生产质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无纺布加工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无纺布加工混料装置中混料腔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无纺布加工混料装置中刮板与转盘一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混料腔1、进料口2、刮板3、转盘一4、第一电机5、连接盘6、隔板7、滑槽8、支撑块9、出料口10、支架11、转盘二12、搅拌轴13、第二电机14和搅拌叶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无纺布加工混料装置,包括混料腔1、进料口2、刮板3、转盘一4、第一电机5、连接盘6、隔板7、滑槽8、支撑块9、出料口10、支架11、转盘二12、搅拌轴13、第二电机14和搅拌叶15,所述混料腔1为水平放置的空腔圆柱结构,在混料腔1空腔圆柱结构的弧面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混料腔1的一侧端面的外部通过电机安装座设置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盘6,连接盘6的一侧贯混料腔1的端面与混料腔1内部的转盘一4的一侧焊接进行连接,且转盘一4另一侧的圆形面上等角度设置有若个刮板3,且刮板3的另一端与转盘二12的侧面焊接连接,通过第一电机5驱动连接盘6带动转盘一4进行转动,从而使转盘一4和转盘二12带动刮板3对混料腔1内部的无纺布混合材料进行搅动刮起。所述混料腔1的另一侧端面的外部通过电机安装座设置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置有搅拌轴13,且在搅拌轴13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15,且搅拌叶15转动所形成的圆弧直径小于刮板3转动所形成内径的圆弧直径,通过第二电机14驱动搅拌轴13带动搅拌叶15对混合腔1内的无纺布混合材料进行搅拌。所述混料腔1空腔圆柱结构的弧面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0,且在出料口10的两侧弧形端面上设置有设置有支撑块9,且在两侧的支撑块9上对称开设有滑槽8,隔板7滑动连接在支撑块9的滑槽8内,通过在滑槽8内拉动隔板7,从而对混合后的无纺布原料进行卸料。所述混料腔1的底部的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支架11,且在支架11的另一端设置有胶质垫片,使混料腔1架设更加均匀。所述进料口2和出料口10均为喇叭状结构,便于无纺布材料的上料和出料。所述转盘一4和转盘二12的结构完全一致。所述刮板3有四个,且四个刮板3在转盘一4和转盘二12上呈90度角排列,便于刮板3对无纺布材料的搅动更加均匀。所述搅拌叶15呈T型结构。所述隔板7的顶面为内凹的弧形结构,隔板7的弧形结构与混料腔1内部的弧形结构光滑连接,且在隔板7的端面上设置有把手。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将加工的无纺布混合材料经进料口2投放在混料腔1,通过第一电机5驱动连接盘6带动转盘一4进行转动,从而使转盘一4和转盘二12带动刮板3对混料腔1内部的无纺布混合材料进行搅动刮起,并通过第二电机14驱动搅拌轴13带动搅拌叶15对混合腔1内的无纺布混合材料进行搅拌,且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话14的输出轴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混合腔1内无纺布混合材料混合更加均匀。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纺布加工混料装置,包括混料腔、进料口、刮板、转盘一、第一电机、连接盘、隔板、滑槽、支撑块、出料口、支架、转盘二、搅拌轴、第二电机和搅拌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腔为水平放置的空腔圆柱结构,在混料腔空腔圆柱结构的弧面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混料腔的一侧端面的外部通过电机安装座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的一侧贯混料腔的端面与混料腔内部的转盘一的一侧焊接进行连接,且转盘一另一侧的圆形面上等角度设置有若个刮板,且刮板的另一端与转盘二的侧面焊接连接,所述混料腔的另一侧端面的外部通过电机安装座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置有搅拌轴,且在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且搅拌叶转动所形成的圆弧直径小于刮板转动所形成内径的圆弧直径,所述混料腔空腔圆柱结构的弧面底部开设有出料口,且在出料口的两侧弧形端面上设置有设置有支撑块,且在两侧的支撑块上对称开设有滑槽,隔板滑动连接在支撑块的滑槽内,所述混料腔的底部的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支架,且在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胶质垫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加工混料装置,包括混料腔、进料口、刮板、转盘一、第一电机、连接盘、隔板、滑槽、支撑块、出料口、支架、转盘二、搅拌轴、第二电机和搅拌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腔为水平放置的空腔圆柱结构,在混料腔空腔圆柱结构的弧面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混料腔的一侧端面的外部通过电机安装座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的一侧贯混料腔的端面与混料腔内部的转盘一的一侧焊接进行连接,且转盘一另一侧的圆形面上等角度设置有若个刮板,且刮板的另一端与转盘二的侧面焊接连接,所述混料腔的另一侧端面的外部通过电机安装座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置有搅拌轴,且在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且搅拌叶转动所形成的圆弧直径小于刮板转动所形成内径的圆弧直径,所述混料腔空腔圆柱结构的弧面底部开设有出料口,且在出料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代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英洛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