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屠岳明专利>正文

车辆玻璃升降器中的动力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39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车辆玻璃升降器中的动力机构,以解决现结构不合理,在冲击力作用下晃动并造成变形等技术问题。它包括有电机、动力输出轴及钢丝轮,动力输出轴由电机驱动,钢丝轮装配在动力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上,该钢丝轮与动力输出轴的输出端为多角点装配结构。该动力机构由于采用特殊地输出轴结构,有利于输出轴与驱动件或钢丝轮之间的配合,在电机正反切换时的冲击力作用下不晃动,不变形,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大大地降低了电机工作时的噪音,从而大幅度地减少了升降器总成的损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零配件,为一种用于车辆车窗玻璃升降器中 的动力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车窗玻璃升降器包括有电机、由电机驱动的动力输出轴 钢丝轮或绞轮及相关的执行机构,电机、动力输出轴及钢丝轮组成动 力机构,由动力机构带动执行机构工作,从而降下车辆玻璃窗或提升 车辆玻璃窗,实现开启或关闭车辆玻璃窗的功能。现有的电机输出轴 大都采用单纯的直轴,使用时由于电机根据需要来回正反切换,产生 较大的冲击力,在该冲击力的作用下输出轴与钢丝轮之间容易产生变 形,并使驱使输出轴转动的相关电机内部零配件松动,在运行时产生晃动; 一方面使其输出功率不稳定,产生较大的噪音,另一方面损坏 电机,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车辆玻璃升降器结构不合理、使用时 容易变形等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各件之间装配紧恰,配合可靠、牢固,使用时不晃动的车辆玻璃升降器中的动力机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通过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机 输出轴结构,以保证与驱动件之间配合可靠,在工作时有多个受力点 以减少两者之间的变形。该电机机构包括有电机、动力输出轴及钢丝 轮(或驱动件),动力输出轴由电机驱动,钢丝轮装配在动力输出轴 的动力输出端上,该钢丝轮与动力输出轴的输出端为多角点装配结 构。上述的动力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为多边形柱状,所述的柱状的角部具有45度倒角,对应的钢丝轮中心处具有与该输出端对应的凹孔。 上述的动力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为沿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多枝状,对应的钢丝轮中心处具有容纳该输出端的凹腔。上述的动力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为均匀分布的多爪状,所述的爪齿平行于输出轴的中心轴且均匀分布在以中心轴为圆心的圆周上,爪齿的顶部外壁上具有内凹槽,对应的钢丝轮中心处具有与该输出端爪齿穿过的通孔。上述的动力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为多齿状,对应的钢丝轮中心处 具有与该输出端多齿结构对应的凹腔。上述的动力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为扁状,在扁状体端部的外壁上 具有内凹槽,对应的钢丝轮中心处具有与该输出端穿过的通孔。本技术的电机结构由于采用特殊地输出轴结构,有利于输出 轴与驱动件或钢丝轮之间的配合,在电机正反切换时的冲击力作用下 不晃动,不变形,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大大地降低了电机工作时的噪音,从而大幅度地减少了升降器总成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给出最佳实施例侧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对应于图2中的B—B剖面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一种动力输出轴输出端的示意图,其中图4a为主视图,图4b为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另一种动力输出轴输出端的示意图,其中图5a为主视图,图5b为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第三种动力输出轴输出端的示意图,其中图6a为主视图,图6b为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第四种动力输出轴输出端的示意图,其中图7a为主视图,图7b为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3,本技术的车辆玻璃升降器中的动力机构,包 括有电机l、动力输出轴2及钢丝轮3 (或驱动件),动力输出轴2由 电机1驱动,钢丝轮3装配在动力输出轴2的动力输出端上,该钢丝 轮3与动力输出轴2的输出端为多角点装配结构,两者在配合转动时 具有多个受力点,有效地克服了电机正反切换时因冲击力而变形等弊端,保证两者之间装配紧凑,防止变形而产生相对滑动。所述的动力输出轴2的动力输出端为多边形柱状,如四边形、五边形等,所述的柱状的角部具有45度倒角,对应的钢丝轮中心处具 有与该输出端对应的凹孔,使用时,钢丝轮通过其凹孔装配在该输出 端上。由于采用具有45度倒角的柱状体,输出轴转动时,具有多个 受力点,相应减少了原有输出轴角部的应力,克服了其冲出力所带来 的变形。参见图4,所述的动力输出轴2的动力输出端为沿中心向四周辐 射的多枝状(图中所示的为三枝),对应的钢丝轮中心处具有容纳(紧 密配合地)该输出端的凹腔。安装时,动力输出端装配在凹腔内。爪 齿穿过通孔其端部伸至钢丝轮处部,在爪齿凹槽内卡装固定钢圈即 可,安装方便且装配紧固。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钢丝轮牢固地 安装在输出轴上,减少了两者之间的晃动。参见图5,所述的动力输出轴2的动力输出端为均匀分布的多爪 状,所述的爪齿平行于输出轴的中心轴且均匀分布在以中心轴为圆心 的圆周上,爪齿的顶部外壁上具有内凹槽21,对应的钢丝轮中心处 具有与该输出端爪齿穿过的通孔,安装时,爪齿穿过通孔其端部伸至 钢丝轮处部,在爪齿凹槽内卡装固定钢圈即可,安装方便且装配紧固。 由于采用爪齿结构,有利于钢丝轮牢固地安装在输出轴上,减少了两 者之间的晃动。参见图2、图3、图6,所述的动力输出轴2的动力输出端为多 齿状,如五齿、六齿、七齿、八齿等,对应的钢丝轮中心处具有与该输出端多齿结构对应的凹腔,使用时,钢丝轮通过其凹腔装配在该输 出端上。由于采用多齿结构,输出轴转动时,具有多个受力点,相应 克服了其冲击力所带来的变形。为了保证其装配牢固,还可在输出端的端部设有螺纹孔22,在该螺纹孔对应的钢丝轮中心处设有安装孔 4,使用时通过螺丝等进一步将两者牢固地安装在一起。参见图7,所述的动力输出轴2的动力输出端为扁状,在扁状体 端部的外壁上具有内凹槽21,对应的钢丝轮中心处具有与该输出端 穿过的通孔,使用时,钢丝轮通过其通孔装配在该输出端上,使扁状 输出端伸出钢丝轮,并用固定圈固定,装配简单,受力均匀。除上述所公开的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具有多点受力其它规则结构 或不规则的异形结构,如三角形、花键状、"十"字状等。权利要求1、车辆玻璃升降器中的动力机构,包括有电机(1)、动力输出轴(2)及钢丝轮(3),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出轴(2)由电机(1)驱动,钢丝轮(3)装配在动力输出轴(2)的动力输出端上,该钢丝轮(3)与动力输出轴(2)的输出端为多角点装配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玻璃升降器中的动力机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出轴(2)的动力输出端为多边形柱状,所述 的柱状的角部具有45度倒角,对应的钢丝轮中心处具有与该输出端 对应的凹孔。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玻璃升降器中的动力机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出轴(2)的动力输出端为沿中心向四周辐射 的多枝状,对应的钢丝轮中心处具有容纳该输出端的凹腔。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玻璃升降器中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出轴(2)的动力输出端为均匀分布的多爪状,所述的爪齿平行于输出轴的中心轴且均匀分布在以中心轴为圆心的圆周上,爪齿的顶部外壁上具有内凹槽(21),对应的钢丝轮中心处 具有与该输出端爪齿穿过的通孔。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玻璃升降器中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出轴(2)的动力输出端为多齿状,对应的钢丝轮中心处具有与该输出端多齿结构对应的凹腔。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玻璃升降器中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端端部设有螺纹孔(22),在该螺纹孔对应的钢 丝轮中心处设有安装孔(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玻璃升降器中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出轴(2)的动力输出端为扁状,在扁状体端部的外壁上具有内凹槽(21),对应的钢丝轮中心处具有与该输出端穿过的通孔。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用于车辆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车辆玻璃升降器中的动力机构,包括有电机(1)、动力输出轴(2)及钢丝轮(3),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出轴(2)由电机(1)驱动,钢丝轮(3)装配在动力输出轴(2)的动力输出端上,该钢丝轮(3)与动力输出轴(2)的输出端为多角点装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岳明
申请(专利权)人:屠岳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