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人形无轨自动送餐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23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人形无轨自动送餐机器人,其结构包括头部、声音传感器、上半身、大臂、铰链座、小臂、红外线传感器、防撞栏、底座、下半身、手部、端菜盘、盖菜框、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仿人形无轨自动送餐机器人,在结构上设置了红外线传感器,送餐时,端菜盘上放置菜品,盖上盖菜框,当红外线传感器感应到障碍物时,将电信号通过导线传给信息处理器,信息处理器使电源给电磁铁通电,电磁铁产生磁力,将铁块吸合,铁块通过齿轮将抬升架升起,抬升架带动与其铰链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推动活动顶杆,使防滑弧板紧贴行进轮,让其停止运动,在送餐时,遇到障碍物或者来往的客户,迅速而有效的停止行进并保证所运送的食品不受影响。

A humanoid trackless automatic feeding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umanoid trackless automatic feeding robot, which comprises a head, a sound sensor, a upper body, a big arm, a hinge seat, a small arm, an infrared sensor, a crash barrier, a base, a lower body, a hand, a dish plate, a cover frame and a hand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umanoid trackless automatic feeding robot, in which an infrared sensor is arranged. When serving, dishes are placed on the dish plate and covered with a vegetable frame. When the infrared sensor senses obstacle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to the information processor through wires. The information processor electrifies the power supply to the electromagnet. The electromagnet generates magnetic force and absorbs the iron blocks. The iron blocks are lifted by gears. The lifting frame drives the connecting rod connected with its hinges, and the connecting rod drives the movable top. Rod, so that the anti-skid arc plate close to the driving wheel, let it stop moving, in the meal delivery, encounter obstacles or customers,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stop moving and ensure that the food delivered is not aff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人形无轨自动送餐机器人
本技术是一种仿人形无轨自动送餐机器人,属于机器人领域。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078513.9的一种仿人形无轨自动送餐机器人包括底座、人型壳体、送餐置物架,送餐置物架、人型壳体均安置在底座上;底座底面设有若干万向承重轮;底座前后两端上装设有传感组件;底座内设有驱动单元、电池组;驱动单元包括电机、驱动轮;人型壳体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单元及电池组、传感组件相连;送餐置物架包括若干层可伸缩式置物板;送餐置物架上还设有触摸控制组件,该触摸控制组件与控制器相连,但是该现有技术在送餐时,遇到障碍物或者来往的客户,难以迅速有效的停止行进并保证所运送的食品不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仿人形无轨自动送餐机器人,以解决的该现有技术在送餐时,遇到障碍物或者来往的客户,难以迅速有效的停止行进并保证所运送的食品不受影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仿人形无轨自动送餐机器人,其结构包括头部、声音传感器、上半身、大臂、铰链座、小臂、红外线传感器、防撞栏、底座、下半身、手部、端菜盘、盖菜框、把手,所述头部下表面与上半身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声音传感器左侧表面嵌入安装于头部右侧表面,所述上半身下表面与下半身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大臂与上半身铰链连接,所述小臂通过铰链座与大臂铰链连接,所述底座上表面与下半身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手部上表面与端菜盘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端菜盘上表面与盖菜框下表面相贴合,所述底座包括信息处理器、底座外壳、电源、电磁铁、弹簧、铁块、抬升架、行进轮、连接杆、支承架、活动顶杆、防滑弧板,所述信息处理器通过导线与红外线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电源上表面与底座外壳内表面相贴合,所述电磁铁左侧表面与电源右侧表面相连接,所述弹簧左侧表面焊接于电磁铁右侧表面,所述铁块通过齿轮与抬升架相连接,所述抬升架通过连接杆与活动顶杆相连接,所述行进轮贯穿于底座外壳,所述连接杆与活动顶杆铰链连接,所述活动顶杆贯穿于支承架,所述防滑弧板与活动顶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信息处理器与红外线传感器通过导线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手部背面与小臂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背面嵌入安装于底座正面。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栏背面与底座正面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与盖菜框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弧板外部设有橡胶制的防滑层。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设有两个。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仿人形无轨自动送餐机器人,在结构上设置了红外线传感器,送餐时,端菜盘上放置菜品,盖上盖菜框,当红外线传感器感应到障碍物时,将电信号通过导线传给信息处理器,信息处理器使电源给电磁铁通电,电磁铁产生磁力,将铁块吸合,铁块通过齿轮将抬升架升起,抬升架带动与其铰链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推动活动顶杆,使防滑弧板紧贴行进轮,让其停止运动,在送餐时,遇到障碍物或者来往的客户,迅速而有效的停止行进并保证所运送的食品不受影响。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仿人形无轨自动送餐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头部-1、声音传感器-2、上半身-3、大臂-4、铰链座-5、小臂-6、红外线传感器-7、防撞栏-8、底座-9、下半身-10、手部-11、端菜盘-12、盖菜框-13、把手-14、信息处理器-901、底座外壳-902、电源-903、电磁铁-904、弹簧-905、铁块-906、抬升架-907、行进轮-908、连接杆-909、支承架-910、活动顶杆-911、防滑弧板-9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仿人形无轨自动送餐机器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头部1、声音传感器2、上半身3、大臂4、铰链座5、小臂6、红外线传感器7、防撞栏8、底座9、下半身10、手部11、端菜盘12、盖菜框13、把手14,所述头部1下表面与上半身3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声音传感器2左侧表面嵌入安装于头部1右侧表面,所述上半身3下表面与下半身10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大臂4与上半身3铰链连接,所述小臂6通过铰链座5与大臂4铰链连接,所述底座9上表面与下半身10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手部11上表面与端菜盘12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端菜盘12上表面与盖菜框13下表面相贴合,所述底座9包括信息处理器901、底座外壳902、电源903、电磁铁904、弹簧905、铁块906、抬升架907、行进轮908、连接杆909、支承架910、活动顶杆911、防滑弧板912,所述信息处理器901通过导线与红外线传感器7相连接,所述电源903上表面与底座外壳902内表面相贴合,所述电磁铁904左侧表面与电源903右侧表面相连接,所述弹簧905左侧表面焊接于电磁铁904右侧表面,所述铁块906通过齿轮与抬升架907相连接,所述抬升架907通过连接杆909与活动顶杆911相连接,所述行进轮908贯穿于底座外壳902,所述连接杆909与活动顶杆911铰链连接,所述活动顶杆911贯穿于支承架910,所述防滑弧板912与活动顶杆9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信息处理器901与红外线传感器7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手部11背面与小臂6螺纹连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7背面嵌入安装于底座9正面,所述防撞栏8背面与底座9正面相贴合,所述把手14与盖菜框1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滑弧板912外部设有橡胶制的防滑层,所述连接杆909设有两个。本专利所说的弹簧905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所述电磁铁904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在铁芯的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这种通有电流的线圈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我们通常把它制成条形或蹄形状,以使铁芯更加容易磁化。在进行使用时送餐时,端菜盘12上放置菜品,盖上盖菜框13,当红外线传感器7感应到障碍物时,将电信号通过导线传给信息处理器901,信息处理器901使电源给电磁铁904通电,电磁铁904产生磁力,将铁块906吸合,铁块906通过齿轮将抬升架907升起,抬升架907带动与其铰链连接的连接杆909,连接杆909推动活动顶杆911,使防滑弧板912紧贴行进轮908,让其停止运动。本技术解决了该现有技术在送餐时,遇到障碍物或者来往的客户,难以迅速有效的停止行进并保证所运送的食品不受影响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送餐时,遇到障碍物或者来往的客户,迅速而有效的停止行进并保证所运送的食品不受影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人形无轨自动送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头部(1)、声音传感器(2)、上半身(3)、大臂(4)、铰链座(5)、小臂(6)、红外线传感器(7)、防撞栏(8)、底座(9)、下半身(10)、手部(11)、端菜盘(12)、盖菜框(13)、把手(14),所述头部(1)下表面与上半身(3)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声音传感器(2)左侧表面嵌入安装于头部(1)右侧表面,所述上半身(3)下表面与下半身(10)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大臂(4)与上半身(3)铰链连接,所述小臂(6)通过铰链座(5)与大臂(4)铰链连接,所述底座(9)上表面与下半身(10)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手部(11)上表面与端菜盘(12)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端菜盘(12)上表面与盖菜框(13)下表面相贴合,所述底座(9)包括信息处理器(901)、底座外壳(902)、电源(903)、电磁铁(904)、弹簧(905)、铁块(906)、抬升架(907)、行进轮(908)、连接杆(909)、支承架(910)、活动顶杆(911)、防滑弧板(912),所述信息处理器(901)通过导线与红外线传感器(7)相连接,所述电源(903)上表面与底座外壳(902)内表面相贴合,所述电磁铁(904)左侧表面与电源(903)右侧表面相连接,所述弹簧(905)左侧表面焊接于电磁铁(904)右侧表面,所述铁块(906)通过齿轮与抬升架(907)相连接,所述抬升架(907)通过连接杆(909)与活动顶杆(911)相连接,所述行进轮(908)贯穿于底座外壳(902),所述连接杆(909)与活动顶杆(911)铰链连接,所述活动顶杆(911)贯穿于支承架(910),所述防滑弧板(912)与活动顶杆(9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信息处理器(901)与红外线传感器(7)通过导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人形无轨自动送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头部(1)、声音传感器(2)、上半身(3)、大臂(4)、铰链座(5)、小臂(6)、红外线传感器(7)、防撞栏(8)、底座(9)、下半身(10)、手部(11)、端菜盘(12)、盖菜框(13)、把手(14),所述头部(1)下表面与上半身(3)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声音传感器(2)左侧表面嵌入安装于头部(1)右侧表面,所述上半身(3)下表面与下半身(10)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大臂(4)与上半身(3)铰链连接,所述小臂(6)通过铰链座(5)与大臂(4)铰链连接,所述底座(9)上表面与下半身(10)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手部(11)上表面与端菜盘(12)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端菜盘(12)上表面与盖菜框(13)下表面相贴合,所述底座(9)包括信息处理器(901)、底座外壳(902)、电源(903)、电磁铁(904)、弹簧(905)、铁块(906)、抬升架(907)、行进轮(908)、连接杆(909)、支承架(910)、活动顶杆(911)、防滑弧板(912),所述信息处理器(901)通过导线与红外线传感器(7)相连接,所述电源(90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芭熹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