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料混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781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料混料系统,包括一搅拌槽体,所述搅拌槽体内设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槽体一端固定有连通所述搅拌桶的气动隔膜泵,所述搅拌槽体另一端固定有一球磨机,所述球磨机和所述气动隔膜泵之间连通有管道,所述球磨机和所述搅拌桶之间还固定有可移动的堆料架;所述搅拌桶的高度与所述搅拌槽体的深度的高度差范围为0至0.5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灵活、节省人力、混料效率高的优点。

A Powder Mix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wder mix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stirring tank body with a stirring barrel, a pneumatic diaphragm pump connected with the stirring barrel is fixed at one end of the stirring tank body, a ball mill is fix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tirring tank body, a pip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ball mill and the pneumatic diaphragm pump, and the ball mill and the stirring barrel are also fixed. There is a movable stacking rack; the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eight of the stirring bucket and the depth of the stirring tank body ranges from 0 to 0.5 meter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flexible structure, saving manpower and high mix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料混料系统
本技术属于粉料混合
,具体涉及一种粉料混料系统。
技术介绍
市场上很多复合材料通常由多种粉料混合而成,在使用前,需要将多种粉料进行充分的混合,使得它们混合均匀,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操作。目前,混料一般采用混合机进行混料,该混合机包括混料罐和缓冲储料罐,混料罐上设有进出料口,混料的轴罐内设有贯穿混料罐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套装在安装在旋转支架上端承中,通过电机和皮带传动机构带动转轴高速旋转,混料罐跟着旋转,从而达到将混料罐内的物料混合均匀的目的。物料混合均匀后,从进出料口出来,装袋。此种方式耗能较大,且现有的混料方式需要人力将粉料倒进球磨机,劳动强度大,且搬运不便,存在安全隐患,扬尘也大,需要做出改进。因此急需要一种结构灵活、节省人力、混料效率高的粉料混料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料混料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人力消耗大、混料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粉料混料系统,包括一搅拌槽体,所述搅拌槽体内设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槽体一端固定有连通所述搅拌桶的气动隔膜泵,所述搅拌槽体另一端固定有一球磨机,所述球磨机和所述气动隔膜泵之间连通有管道,所述球磨机和所述搅拌桶之间还固定有可移动的堆料架;所述搅拌桶高于所述搅拌槽体,且搅拌桶的高度与所述搅拌槽体的深度的高度差范围为0至0.5米。优选的,所述搅拌桶两侧壁分别连接有轴承,所述搅拌桶通过所述轴承连接有固定于所述搅拌槽体底部的三角支架。优选的,所述搅拌桶顶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设于所述搅拌桶内部的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底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连接有与所述搅拌桶底部连接的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连接有与所述搅拌桶底部连接的第三搅拌轴。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轴侧壁连接有若干第一叶片,所述第二搅拌轴和所述第三搅拌轴侧壁分别连接有若干第二叶片。优选的,所述第二叶片密布有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轴和所述搅拌桶底部之间、所述第三搅拌轴和所述搅拌桶底部之间分别连接有滚动轴承。优选的,所述搅拌桶侧壁设有保温隔热层。优选的,所述搅拌桶还设有一楔形进料口,与所述进料口对应位置还设有入水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搅拌槽体配合搅拌桶,其两者的高度差为0-0.5米,且搅拌桶高于搅拌槽体,便于从地面向搅拌桶投料时节省人力,也减少物资破损带来的扬尘;2、采用三角支架配合轴承,有利于在投料后先通过搅拌桶和三角支架之间的相对转动,进行初步混合,便于提升整体混合效果和效率,也改变传统搅拌桶需要在搅拌过程中旋转桶体而造成的大的能耗;3、采用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第三搅拌轴、第一叶片、第二叶片、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整体便于实现多方位的搅拌,提升搅拌效果;4、本技术整体结构灵活可靠、搅拌混料效率高、节省人力,易于推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搅拌桶,2.气动隔膜泵,3.管道,4.球磨机,5.堆料架,6.进料口,7.三角支架,8.轴承,9.电机,10.保温隔热层,11.第一搅拌轴,12.第一叶片,13.第一从动齿轮,14.第二搅拌轴,15.第二从动齿轮,16.第三搅拌轴,17.通孔,18.第二叶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粉料混料系统,包括一搅拌槽体,搅拌槽体内设有搅拌桶1,搅拌槽体一端固定有连通搅拌桶1的气动隔膜泵2,搅拌槽体另一端固定有一球磨机4,球磨机4和气动隔膜泵2之间连通有管道3,球磨机4和搅拌桶1之间还固定有可移动的堆料架5;搅拌桶1高于搅拌槽体,且搅拌桶1的高度与搅拌槽体的深度的高度差范围为0至0.5米。搅拌桶1还设有一楔形进料口6,与进料口6对应位置还设有入水管。如图2所示,搅拌桶1两侧壁分别连接有轴承8,搅拌桶1通过轴承8连接有固定于搅拌槽体底部的三角支架7。搅拌桶1顶部连接有电机9,电机9连接有设于搅拌桶1内部的第一搅拌轴11,第一搅拌轴11底部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13和第二从动齿轮15,第一从动齿轮13连接有与搅拌桶1底部连接的第二搅拌轴14,第二从动齿轮15连接有与搅拌桶1底部连接的第三搅拌轴16。第一搅拌轴11侧壁连接有若干第一叶片12,第二搅拌轴14和第三搅拌轴16侧壁分别连接有若干第二叶片18。第二叶片18密布有通孔17。第二搅拌轴14和搅拌桶1底部之间、第三搅拌轴16和搅拌桶1底部之间分别连接有滚动轴承。搅拌桶1侧壁设有保温隔热层10。搅拌桶1还设有一楔形进料口6,与进料口6对应位置还设有入水管。具体的,搅拌桶1的直径采用1.5米,高度采用1.7米,而搅拌槽体的深度设置为1.2米,操作时,先从进料口6灌入适量的水,再将粉料经由进料口6倒入搅拌桶1,启动电机9,对粉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进而经由气动隔膜泵2吸出,传送到球磨机4中,整个过程省时省力,且混合效果佳,易于推广应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料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搅拌槽体,所述搅拌槽体内设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槽体一端固定有连通所述搅拌桶的气动隔膜泵,所述搅拌槽体另一端固定有一球磨机,所述球磨机和所述气动隔膜泵之间连通有管道,所述球磨机和所述搅拌桶之间还固定有可移动的堆料架;所述搅拌桶高于所述搅拌槽体,且搅拌桶的高度与所述搅拌槽体的深度的高度差范围为0至0.5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料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搅拌槽体,所述搅拌槽体内设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槽体一端固定有连通所述搅拌桶的气动隔膜泵,所述搅拌槽体另一端固定有一球磨机,所述球磨机和所述气动隔膜泵之间连通有管道,所述球磨机和所述搅拌桶之间还固定有可移动的堆料架;所述搅拌桶高于所述搅拌槽体,且搅拌桶的高度与所述搅拌槽体的深度的高度差范围为0至0.5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两侧壁分别连接有轴承,所述搅拌桶通过所述轴承连接有固定于所述搅拌槽体底部的三角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料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顶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设于所述搅拌桶内部的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底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荣幸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荣建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