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应添专利>正文

球形悬挂式移动门吊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6250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滚轮1、滚轮支座3、轮轴2、吊丝杆5、球形螺母6、限位杆4、螺母7、吊挂件9、联接器8构成,在滚轮支座3上装配轮轴2,再在轮轴2两端装配滚轮1并将滚轮1与轮轴2定位在一起,滚轮支座3上设有轮轴孔3A和凹槽3B,在凹槽3B的底部设有半球形凹陷坑3C和通孔3D,在吊挂件9上设有吊丝杆联接座9A,吊丝杆5至下而上依次与吊挂件9上的吊丝杆联接座9A、螺母7、滚轮支座3串联后再螺接球形螺母6,球形螺母6上设有限位杆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的构造,无论那方面的误差均可通过球形而改变吊轮组的倾斜度使吊轮组的轮子均匀承载,减小给导向器因应力产生的摩擦力,延长轮组的使用寿命,并使得开关门畅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之于承重不超过300KG的悬挂式(吊挂式)的一字形开合的移动门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五金配件,特别是一种在一字形开合的移动门上配合使用的球形悬挂式移动门吊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移动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悬挂式(吊挂式),另一种是下滑轮式,悬挂式移动门由于较容易保持轨道的清洁、平滑,而且不在地面安装道轨,所以广泛的用之于隔断门或室内门等,其承重不超过300KG,承重超过300KG须使用下滑轮式,悬挂式移动门的悬挂装置由道轨、吊轮组、吊挂件等构成,道轨又可分为单轨和双轨,吊轮组主要有四轮组和八轮组等,现有的吊轮组有两种悬挂方式1、吊轮组与吊挂件用丝杆固定联接再与门固定联接式,其优点是生产简单,缺点是安装时会因为道轨的装配误差或门洞的施工误差需要调整,由此而来造成吊轮组的各轮不能均匀承载门的重力(轮组与道轨不平行),造成吊轮组的寿命降低,而且由于应力而增大门与导向器的摩擦力造成门开关不顺利;2、在吊轮组的中部设有可转动的轴,轴的中心设有丝孔,吊挂时吊挂件用丝杆与吊轮组的转动轴联接,吊挂件再与门联接,其优点是纵向可活动,可调整因纵向误差产生的吊轮组不能均匀承载,缺点是仍不能解决轴向安装误差或变形产生的吊轮组不能均匀承载及应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的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球形悬挂式移动门吊轮,无论那方面的误差均可通过球形而改变吊轮组的倾斜度使吊轮组的轮子均匀承载,减小给导向器因应力产生的摩擦力,使得开关门畅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形悬挂式移动门吊轮,包括吊轮组,吊挂件,联接器,吊轮组由滚轮、滚轮支座、轮轴、吊丝杆、螺母构成,在滚轮支座上装配轮轴,再在轮轴两端装配滚轮并将滚轮与轮轴定位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滚轮支座上设有凹槽,凹槽设在滚轮支座的中心部位,在凹槽的底部设有半球形凹陷坑和通孔,半球形凹陷坑和通孔设在滚轮支座的中心的垂直轴线上,在吊挂件上设有吊丝杆联接座,吊丝杆至下而上依次与吊挂件上的联接座、螺母、滚轮支座串联后再螺接球形螺母,球形螺母上设有限位杆。优选的是,所述的球形螺母形状为球形,球形螺母与滚轮支座上的半球形凹陷坑配制,在球形螺母的轴向中心设有内螺纹孔,球形螺母的内螺纹孔与吊丝杆配制,在球形螺母的内螺纹孔的两端设有平面,在球形螺母垂直于内螺纹孔的径向设有通孔,球形螺母上的通孔与限位杆配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的构造,无论那方面的误差均可通过球形而改变吊轮组的倾斜度使吊轮组的轮子均匀承载,减小给吊挂件因应力产生的摩擦力,延长轮组的使用寿命,并使得开关门畅顺,本技术用之于承重不超过300KG的悬挂式(吊挂式)的一字形开合的移动门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滚轮支座的构造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球形螺母的外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球形螺母的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优选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由滚轮1、滚轮支座3、轮轴2、吊丝杆5、球形螺母6、限位杆4、螺母7、吊挂件9、联接器8构成,在滚轮支座3上装配轮轴2,再在轮轴2两端装配滚轮1并将滚轮1与轮轴2定位在一起,滚轮支座3上设有轮轴孔3A和凹槽3B,凹槽3B设在滚轮支座3的中心部位,在凹槽3B的底部设有半球形凹陷坑3C和通孔3D,半球形凹陷坑3C和通孔3D设在滚轮支座3的中心的垂直轴线上,在吊挂件9上设有吊丝杆联接座9A,吊丝杆5至下而上依次与吊挂件9上的吊丝杆联接座9A、螺母7、滚轮支座3串联后再螺接球形螺母6,球形螺母6上设有限位杆4。如图6和图7所示球形螺母6形状为球形,球形螺母6与滚轮支座3上的半球形凹陷坑3C配制,在球形螺母6的轴向中心设有内螺纹孔6B,球形螺母6的内螺纹孔6B与吊丝杆5配制,在球形螺母6的内螺纹孔6B的两端设有平面6C,在球形螺母6垂直于内螺纹孔6B的径向设有通孔6A、6D,球形螺母6上的通孔6A、6D与限位杆4配制。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球形悬挂式移动门吊轮,包括吊轮组,吊挂件,联接器,吊轮组由滚轮、滚轮支座、轮轴、吊丝杆、螺母构成,在滚轮支座上装配轮轴,再在轮轴两端装配滚轮并将滚轮与轮轴定位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滚轮支座(3)上设有轮轴孔(3A)和凹槽(3B),凹槽(3B)设在滚轮支座(3)的中心部位,在凹槽(3B)的底部设有半球形凹陷坑(3C)和通孔(3D),半球形凹陷坑(3C)和通孔(3D)设在滚轮支座(3)的中心的垂直轴线上,在吊挂件(9)上设有吊丝杆联接座(9A),吊丝杆(5)至下而上依次与吊挂件(9)上的吊丝杆联接座(9A)、螺母(7)、滚轮支座(3)串联后再螺接球形螺母(6),球形螺母(6)上设有限位杆(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悬挂式移动门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形螺母(6)形状为球形,球形螺母(6)与滚轮支座(3)上的半球形凹陷坑(3C)配制,在球形螺母(6)的轴向中心设有内螺纹孔(6B),球形螺母(6)的内螺纹孔(6B)与吊丝杆(5)配制,在球形螺母(6)的内螺纹孔(6B)的两端设有平面(6C),在球形螺母(6)垂直于内螺纹孔(6B)的径向设有通孔(6A)、(6D),球形螺母(6)上的通孔(6A)、(6D)与限位杆(4)配制。专利摘要本技术由滚轮1、滚轮支座3、轮轴2、吊丝杆5、球形螺母6、限位杆4、螺母7、吊挂件9、联接器8构成,在滚轮支座3上装配轮轴2,再在轮轴2两端装配滚轮1并将滚轮1与轮轴2定位在一起,滚轮支座3上设有轮轴孔3A和凹槽3B,在凹槽3B的底部设有半球形凹陷坑3C和通孔3D,在吊挂件9上设有吊丝杆联接座9A,吊丝杆5至下而上依次与吊挂件9上的吊丝杆联接座9A、螺母7、滚轮支座3串联后再螺接球形螺母6,球形螺母6上设有限位杆4;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的构造,无论那方面的误差均可通过球形而改变吊轮组的倾斜度使吊轮组的轮子均匀承载,减小给导向器因应力产生的摩擦力,延长轮组的使用寿命,并使得开关门畅顺,本技术用之于承重不超过300KG的悬挂式(吊挂式)的一字形开合的移动门上。文档编号E05D13/00GK2833057SQ20052010662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黄应添 申请人:黄应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形悬挂式移动门吊轮,包括吊轮组,吊挂件,联接器,吊轮组由滚轮、滚轮支座、轮轴、吊丝杆、螺母构成,在滚轮支座上装配轮轴,再在轮轴两端装配滚轮并将滚轮与轮轴定位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滚轮支座(3)上设有轮轴孔(3A)和凹槽(3B),凹槽(3B)设在滚轮支座(3)的中心部位,在凹槽(3B)的底部设有半球形凹陷坑(3C)和通孔(3D),半球形凹陷坑(3C)和通孔(3D)设在滚轮支座(3)的中心的垂直轴线上,在吊挂件(9)上设有吊丝杆联接座(9A),吊丝杆(5)至下而上依次与吊挂件(9)上的吊丝杆联接座(9A)、螺母(7)、滚轮支座(3)串联后再螺接球形螺母(6),球形螺母(6)上设有限位杆(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应添
申请(专利权)人:黄应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