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武琼专利>正文

一种微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953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包括主体和转轴,所述第二连杆的左端设有第二滑块,所述滑杆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二滑块相连,所述第二滑块的外壁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卡接相连,所述第二底板的上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内壁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弹簧与第一连杆套接相连,所述滑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弹簧。该微型仿生扑翼机器人,通过主体与转轴的配合,通过转轴与翅翼的配合,通过第二垫板与挡板的配合,通过挡板与第二弹簧的配合,通过滑杆与第一弹簧的配合,可以在设备意外降落时不同程度的对设备进行保护,使用方便,制作简单,实用性能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仿生扑翼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微型仿生扑翼机器人。
技术介绍
如今,大型飞行器如飞机类采用的原理都是利用气压的压力使飞机产生升力。然而小型鸟类的飞行原理也是依靠空气压力,鸟类高速拍动翅膀时,随着翅膀的上拍和下拍,受到空气阻力,从而使鸟类可以在空中翱翔。昆虫和鸟类翅膀很大的机动灵活性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如昆虫能够利用其翅膀的高频振动实现前飞、倒飞、侧飞等特技飞行。随着对生物飞行机理的认识和微电子机械技术、空气动力学等的快速发展,仿生扑翼飞行器在目前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由于扑翼飞行器相对固定翼和螺旋翼飞行器来说具有尺寸适中、便于携带、飞行灵活、隐藏性好等特点,扑翼飞行器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本实用专利设计一种微型仿生扑翼机器人,解决了可以在设备意外降落时不同程度的对设备进行保护,使用方便,制作简单,实用性能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仿生扑翼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包括主体和转轴,所述主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端设有翅翼,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支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包括主体(1)和转轴(5),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转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的左端设有翅翼(4),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支架(9),所述支架(9)的上端设有横板(10),所述横板(10)的中部下端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的内壁设有第一滑块(6),所述第一滑槽(3)与第一滑块(6)卡接相连,所述第一滑块(6)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杆(8),所述第一连杆(8)的下端设有第一底板(7),所述第一滑块(6)通过第一连杆(8)与第一底板(7)相连,所述第一底板(7)的上端设有第二底板(14),所述第二底板(14)的上端设有滑杆(21),所述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包括主体(1)和转轴(5),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转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的左端设有翅翼(4),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支架(9),所述支架(9)的上端设有横板(10),所述横板(10)的中部下端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的内壁设有第一滑块(6),所述第一滑槽(3)与第一滑块(6)卡接相连,所述第一滑块(6)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杆(8),所述第一连杆(8)的下端设有第一底板(7),所述第一滑块(6)通过第一连杆(8)与第一底板(7)相连,所述第一底板(7)的上端设有第二底板(14),所述第二底板(14)的上端设有滑杆(21),所述滑杆(21)的左端设有第二连杆(19),所述第二连杆(19)的左端设有第二滑块(20),所述滑杆(21)通过第二连杆(19)与第二滑块(20)相连,所述第二滑块(20)的外壁设有第二滑槽(11),所述第二滑块(20)与第二滑槽(11)卡接相连,所述第二底板(14)的上端设有挡板(15),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武琼
申请(专利权)人:陈武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