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作用防倒吸真空泵,包括电机,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壳体的头端设有隔音盖,隔音盖的内腔中设有双作用结构,电机壳体头部设有吸气嘴和排气嘴,双作用结构包括定子、转子、定子座、定子盖,转子端面沿周向设有转子槽,转子槽中安装有叶片,在定子的边缘设有吸气通孔,转子在0°~90°以及在180°~270°时工作腔通过吸通孔吸气,排气嘴上设有排气嘴护套,排气嘴护套内设有单向阀,排气嘴护套底部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单向阀的出气口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隔音盖与双作用结构之间设有隔音结构,使气流均匀分散,减小噪音,在排气槽口底面设有排气嘴护套,排气嘴护套内设有单向阀,单向阀为单向出气,从而有效的防止倒吸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作用防倒吸真空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作用防倒吸真空泵。
技术介绍
叶片式真空泵,主要用于汽车制动系统,特别是新能源电动车,作用是给制动系统这款助力器提供稳定的真空度,使驾驶员能更方便,轻松,有效的使汽车制动。目前在新能源电动车使用的真空泵为单作用结构,无法满足新能源电动车制动系统的真空度要求,往往导致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时脚感沉重,或者无法制动的现象,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严重的造成交通事故。另外,目前真空泵因存在“困气”现象,导致隔音效果不好,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较大。且在抽气动作完成的一瞬间容易产生倒吸,导致水汽进入双作用真空泵内部腐蚀内部零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双作用真空泵,解决现有真空泵抽气速率低,最大真空度小,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真空度要求的问题,同时也要降低真空泵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解决倒吸隐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作用防倒吸真空泵,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壳体的头端设有隔音盖,所述隔音盖的内腔中设有双作用结构,电机壳体头部设有吸气嘴和排气嘴,所述双作用结构包括定子、转子、定子座、定子盖,所述转子设于定子的内曲面腔内,所述定子固定在定子座和定子盖之间,转子端面沿周向设有转子槽,在转子槽中安装有叶片,所述定子、转子、叶片、定子座、定子盖形成密封的工作腔,在定子的边缘设有吸气通孔,所述转子由电机轴驱动做旋转运动,转子在0°~90°以及在180°~270°时工作腔通过吸气通孔吸气,所述隔音盖与双作用结构之间设有隔音结构,所述排气嘴上设有排气嘴护套,所述排气嘴护套内设有单向阀,所述排气嘴护套底部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单向阀的出气口相通,且单向阀的出气孔孔径大于排气嘴护套的通气孔的孔径,单向阀的进气孔孔径大于排气嘴的孔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排气嘴护套的上端面成阶梯状,与电机的侧壁凸起相贴合,排气嘴护套的下端面成向上倾斜的斜坡面。排气嘴护套与电机侧壁的凸起结构相贴合能进一步增加密封性,且排气嘴护套的下端面设计成斜坡面既有利于气体的排放又能降低噪音。作为优选方案:电机轴上固定有传动套,所述电机轴与传动套为过盈配合,所述传动套设有两固定销,所述两固定销插入转子的定位孔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音结构包括在隔音盖的内底面与定子盖端面之间设置的消音套,所述隔音盖与定子盖上的透气孔连通,所述隔音盖内底面设有外圆凸环,所述消音套安装固定于外圆凸环上,并与定子盖上端面连接,所述外圆凸环一端设有通气缺口,所述隔音盖底部设有用于排气的通气槽口。本技术在原有的单作用真空泵结构基础上设计成双作用结构,在定子边缘设计吸气通孔,定子座,定子,定子盖,转子,叶片,形成工作腔,在通过密封空间的容积变化形成双作用吸、排气,从而达到较快的抽气速率和较大的真空度,以满足新能源电动车的制动系统所需的真空度。另外,本技术在隔音盖与双作用结构之间设有隔音结构,使气流均匀分散,减小噪音,在排气槽口底面设有排气嘴护套,排气嘴护套内设有单向阀,单向阀为单向出气,从而有效的防止倒吸现象,排气嘴护套底部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单向阀出气口相通,且单向阀出气孔孔径大于排气嘴护套通气孔,防止噪音过大。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驾驶员在高频率,长时间踩踏制动踏板时,真空泵能有效的提供制动助力系统的真空度,从而使驾驶员制动更方便,轻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定子与转子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电机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电机的端面剖视示意图。图7为隔音盖与消音套安装示意图。图8为隔音盖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防倒吸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双作用防倒吸真空泵,包括电机1驱动的双作用结构,电机1包括电机壳体11,电机壳体11顶部设有罩子形状的隔音盖9,双作用结构罩于隔音盖9的内腔中,电机壳体头部设有吸气嘴12和排气嘴14,双作用结构工作时会吸、排气,吸气孔12用于双作用结构的进气,排气孔14用于双作用结构的排气。隔音盖端面与电机壳体头部端面对接后密封圈2在吸气孔和排气孔周围形成密封,以免漏气。如图1至图4所示,双作用结构包括定子7,转子6,定子座3,定子盖8,转子6设于定子7的内曲面腔内,定子7固定在定子座3和定子盖8之间,转子端面沿周向设有转子槽16,在转子槽16中安装有转子叶片5,定子座3、定子7、转子6、叶片5、定子盖8形成密封的工作腔在定子7的边缘设有吸气通孔17。电机的电机轴1-A带动传动套4转动,传动套带动转子6转动,叶片5之间形成小的密封空间,在0°~90°时叶片5滑出,导致叶片5间的空间容积变大,空气进入,形成吸气作用,在90°~180°时转子6在转动过程中,因定子曲面挤压,叶片5收缩,导致密封空间容积减小,气体排出,形成排气作用,从180°~360°时和0°~180°时工作原理相同,使叶片5在转动一周时有2次吸气和2次排气功能,形成双作用结构。其中,转子6采用石墨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定子内曲面18为椭圆曲面,或者高次方程曲线曲面,定子边缘设有8个进气孔,可以是贯通的矩形截面或者其他结构,所述定子座3、定子盖8、定子7的安装孔为4个,电机轴上固定有传动套4,所述电机轴1-A与传动套为过盈配合,所述传动套设有两固定销,所述两固定销插入转子6的定位孔6-1中,所述定子由不锈钢材料或者耐磨合金材料制成。如图5至图6所示,在电机头部的周缘设有密封环面19,在密封环面上设有密封圈2,隔音盖端面与电机头部面对接后将密封圈2压紧密封,在电机头部尾端设有排气槽口20。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隔音结构包括隔音盖9以及隔音盖内底面与定子盖8端面之间设置的消音套10,所述隔音盖9与定子盖8上的透气孔连通,所述隔音盖内底面设有外圆凸环21,所述消音套10安装固定于外圆凸环上,并与定子盖8上端面连接,所述外圆凸环一端设有通气缺口22,所述隔音盖底部设有通气槽口23,所述通气槽口23位于电机壳体排气槽口20上方,用于排气。如图9,排气嘴14上设有排气嘴护套13,所述排气嘴护套13内设有单向阀15,所述单向阀为单向出气,从而有效的防止倒吸现象,所述排气嘴护套底部设有通气孔24,所述通气孔24与单向阀出气口相通,且单向阀出气孔孔径大于排气嘴护套通气孔,防止噪音过大。所述排气嘴护套的上端面成阶梯状,与电机的侧壁凸起相贴合,排气嘴护套的下端面成向上倾斜的斜坡面。排气嘴护套与电机侧壁的凸起结构相贴合能进一步增加密封性,且排气嘴护套的下端面设计成斜坡面既有利于气体的排放又能降低噪音。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代表性例子。本技术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技术的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作用防倒吸真空泵,包括电机(1),所述电机(1)包括电机壳体(11),电机壳体(11)的头端设有隔音盖(9),所述隔音盖(9)的内腔中设有双作用结构,电机壳体(11)头部设有吸气嘴(12)和排气嘴(14),所述双作用结构包括定子(7)、转子(6)、定子座(3)、定子盖(8),所述转子(6)设于定子(7)的内曲面腔内,所述定子(7)固定在定子座(3)和定子盖(8)之间,转子(6)端面沿周向设有转子槽(16),在转子槽(16)中安装有叶片(5),所述定子(7)、转子(6)、叶片(5)、定子座(3)、定子盖(8)形成密封的工作腔,在定子(7)的边缘设有吸气通孔(17),所述转子(6)由电机轴(1‑A)驱动做旋转运动,转子在0°~90°以及在180°~270°时工作腔通过吸气通孔(17)吸气,所述隔音盖(9)与双作用结构之间设有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嘴(14)上设有排气嘴护套(13),所述排气嘴护套(13)内设有单向阀(15),所述排气嘴护套(13)底部设有通气孔(24),所述通气孔(24)与单向阀(15)的出气口相通,且单向阀(15)的出气孔孔径大于排气嘴护套(13)的通气孔(24)的孔径,单向阀(15)的进气孔孔径大于排气嘴(14)的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作用防倒吸真空泵,包括电机(1),所述电机(1)包括电机壳体(11),电机壳体(11)的头端设有隔音盖(9),所述隔音盖(9)的内腔中设有双作用结构,电机壳体(11)头部设有吸气嘴(12)和排气嘴(14),所述双作用结构包括定子(7)、转子(6)、定子座(3)、定子盖(8),所述转子(6)设于定子(7)的内曲面腔内,所述定子(7)固定在定子座(3)和定子盖(8)之间,转子(6)端面沿周向设有转子槽(16),在转子槽(16)中安装有叶片(5),所述定子(7)、转子(6)、叶片(5)、定子座(3)、定子盖(8)形成密封的工作腔,在定子(7)的边缘设有吸气通孔(17),所述转子(6)由电机轴(1-A)驱动做旋转运动,转子在0°~90°以及在180°~270°时工作腔通过吸气通孔(17)吸气,所述隔音盖(9)与双作用结构之间设有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嘴(14)上设有排气嘴护套(13),所述排气嘴护套(13)内设有单向阀(15),所述排气嘴护套(13)底部设有通气孔(24),所述通气孔(24)与单向阀(15)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光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