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裹型砂芯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342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裹型砂芯定位结构,其结构包括旋钮、注塑孔、上夹块、左模块、加工槽、下夹块、中心模芯、右模块、连接杆,旋钮安装于上夹块的右端面,上夹块包括缓冲垫、限位块、固定杆、外壳、轴承、移动板、螺杆、连接锥齿轮、中心锥齿轮、中心杆、支撑板、弹簧,缓冲垫的左端面与移动板的右端面相粘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包裹型砂芯定位结构,结构上设有上夹块,将下夹块向上与外壳的下表面相贴合,让连接杆推动限位块让支撑板和弹簧带动向上,转动旋钮让中心杆带动中心锥齿轮,连接锥齿轮旋转带动螺杆让移动板向右移动,让缓冲垫与连接杆紧密贴合同时限制限位块向下,让外壳与下夹块紧密连接,固定砂芯模具避免了产生偏差而让成品作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裹型砂芯定位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包裹型砂芯定位结构,属于砂型铸造

技术介绍
砂型铸造是指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220414084.X的一种包裹型砂芯定位结构,主砂芯及至少一个子砂芯,所述主砂芯和子砂芯上均具有产品成型部及嵌合部,所述主砂芯由第一主砂芯和第二主砂芯构成,且第一主砂芯和第二主砂芯上均具有产品成型部和嵌合部;第一主砂芯和第二主砂芯上具有拆分面,且第一主砂芯和第二主砂芯的拆分面相贴合;所述第一主砂芯和第二主砂芯的拆分面上设有用于容置子砂芯嵌合部的限位槽,所述子砂芯的嵌合部定位在限位槽内;所述主砂芯通过其嵌合部定位在模具上,但是该现有技术砂型铸造用砂芯进行浇筑成型,由于砂芯松动而滑动导致注模成型产生偏差而作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裹型砂芯定位结构,以解决现有砂型铸造用砂芯进行浇筑成型,由于砂芯松动而滑动导致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裹型砂芯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旋钮(1)、注塑孔(2)、上夹块(3)、左模块(4)、加工槽(5)、下夹块(6)、中心模芯(7)、右模块(8)、连接杆(9),所述旋钮(1)安装于上夹块(3)的右端面,所述左模块(4)的右端面与右模块(8)的左端面相贴合,所述中心模芯(7)的前端面设有注塑孔(2),所述上夹块(3)与下夹块(6)相平行,所述连接杆(9)的下表面与下夹块(6)的上表面相焊接且相垂直,所述连接杆(9)嵌入安装于上夹块(3)的下表面,所述上夹块(3)包括缓冲垫(301)、限位块(302)、固定杆(303)、外壳(304)、轴承(305)、移动板(306)、螺杆(30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裹型砂芯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旋钮(1)、注塑孔(2)、上夹块(3)、左模块(4)、加工槽(5)、下夹块(6)、中心模芯(7)、右模块(8)、连接杆(9),所述旋钮(1)安装于上夹块(3)的右端面,所述左模块(4)的右端面与右模块(8)的左端面相贴合,所述中心模芯(7)的前端面设有注塑孔(2),所述上夹块(3)与下夹块(6)相平行,所述连接杆(9)的下表面与下夹块(6)的上表面相焊接且相垂直,所述连接杆(9)嵌入安装于上夹块(3)的下表面,所述上夹块(3)包括缓冲垫(301)、限位块(302)、固定杆(303)、外壳(304)、轴承(305)、移动板(306)、螺杆(307)、连接锥齿轮(308)、中心锥齿轮(309)、中心杆(310)、支撑板(311)、弹簧(312),所述缓冲垫(301)的左端面与移动板(306)的右端面相粘合,所述限位块(302)的下表面与支撑板(311)的上表面相焊接,所述固定杆(303)垂直贯穿于移动板(306)的左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聪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宏利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