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粉、盘面的一体化线面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4862 阅读:36 留言:1更新日期:2019-02-16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上粉、盘面的一体化线面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于面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过条装置、传送装置和盘面装置,过条装置主要通过将切好的面条通过置粉腔和滚动装置的带动作用将面条上粉后传送;盘面装置他通过往复机构和第四滚轮的配合控制盘面的均匀程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生产线面的过程中需要全程人工手工操作容易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且产量有限,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过条装置和盘面装置的相互作用,一边将面条上粉后通过传送装置传送,传送后通过皮带轮和第四滚轮同轴运动使联动轴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盘面盆运动使上粉的面条更好的盘转,便于大规模集中化生产线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粉、盘面的一体化线面生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线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上粉、盘面的一体化线面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线面是属于福建省传统汉族小池,线面主要以精选的白面粉和食盐为主要原料,属于闽菜系,福州线面源于南宋时期。它以“细如发丝、柔软而韧、入汤不糊”而闻名。通过其优势也进军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海外市场销售。根据相关史料记载,线面的制作过程没有教材,没有公式,全靠师傅言传身教,不同的季节还有天气,主要通过人工的方式操作,需要靠长期的经验积累,因此经验好的师傅能够产出质量高且韧性适当的线面,每道工序都非常讲究,仅从和面开始就需要娴熟的经验和技术了,从加水、加面粉到加盐的含量,一方面和师傅经验有关,一方面和产线面的季节有关;拉面的速度、力道、条形的拿捏都需要准确。然而现在工业化规模渐渐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工艺已经从纯手工的工艺中解放,以前线面生产的全部过程都需要人为操作。但是人工生产线面,一方面会增加生产的人工成本,而且不利于产量的提升,固定的人工生产方式和固定的生产工艺一天生产的线面量有限,但是根据现在工厂的大柜模生产,这种所有步骤全人工生产的线面盈利率将会降低,将会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规律。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生产线面的过程中需要全程人工手工操作容易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且产量有限,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有助于减少线面加工生产环节人工操作的自动上粉、盘面的一体化线面生产设备。(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自动上粉、盘面的一体化线面生产设备,包括过条装置、传送装置和盘面装置,所述过条装置的出面落料端和所述传送装置的一侧对应,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末端设于所述盘面装置的盘面盆的上方;所述过条装置上包括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上方设有第一滚动装置,所述第一滚动装置包括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将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相连的第一皮带;所述第一机架上设有过面辊,所述过面辊的一侧下方设有置粉腔,所述置粉腔也设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置粉腔的上方设有第二滚动装置所述第二滚动装置包括第三滚轮、第一皮带轮、将所述第三滚轮和所述第一皮带轮相连的第二皮带;所述第一机架上还设有第三滚动装置,所述第三滚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通过第三皮带和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轮相连,所述第一机架一侧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盘面装置包括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机架上设有操作面板,所述第二机架上设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用于支撑滚动轴,所述滚动轴的一端设置第二皮带轮,所述滚动轴的另一端设置第四滚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二电动机通过皮带连接;盘面盆放置在往复机构上的转动盘上,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盘面盆的固定板,所述转动盘的底面一端和所述第四滚轮移动接触,所述转动盘的底面另一端通过第五滚轮辅助支撑,所述第五滚轮通过连接支架固定于往复平台的外壁上,所述转动盘设置在回转支撑台上,所述回转支撑台设在所述往复平台上,所述往复平台底面固定安装两块滑块,两块所述滑块分别和两条平行的滑轨相互匹配,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于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往复平台上还设有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的电动机输出轴上安装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架侧边的齿条相互啮合,所述往复平台上的两端分别设有与行程开关对应的行程控制杆,所述行程开关设在所述第二机架上。优选地,所述的盘面盆为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机架下方设有万向轮。优选地,所述的过面辊上设有5个过面口,5个所述过面口为从中央的过面口到两侧的过面口内径依次减少的环形凹槽。优选地,所述的第三电动机为正反转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带有一减速机。优选地,所述的齿条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滑轨和所述齿条相互平行。优选地,所述的回转支撑台是由所述第二皮带轮、所述滚动轴、所述第四滚轮和所述第二电动机组成传动装置的驱动。(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生产线面的过程中需要全程人工手工操作容易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且产量有限,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缺点。对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过条装置和盘面装置的叠加解决了人工大部分操作的问题,适用于现代生活的大规模生产。1.通过过条装置中的过面辊,将不同粗细的面条放置于置粉腔中充分裹粉后再通过第三滚轮带出,过条装置通过一个电动机就可以同时带动多个滚动装置运动起到了一个高效节能的目的;2.通过第二电动机带动第二皮带轮运动,第二皮带轮的同轴末端设有第四滚轮,将第四滚轮的旋转方式传递给联动座进而带动盘面盆运动;3.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三电动机是正反转电动机,通过在第三电动机输出轴上设置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齿轮和安装架上的齿条相互啮合的作用带动往复机构运动,通过行程控制杆和行程开关的共同作用,使往复机构做往复运动,达到一个盘面的目的;4.本专利技术的往复机构在做圆周运动时,因为联动座的圆心和第四滚轮的接触距离能够增加或减少联动座的转速大小,联动座的圆心逐渐靠近第四滚轮的过程中,联动座转速快,盘面的速度加快;联动座的圆心逐渐远离第四滚轮的过程中,联动座转速慢,盘面的速度降低.符合盘面中间多盘两侧少盘的规律,达到一个均匀盘面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动上粉、盘面的一体化线面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过条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盘面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盘面装置的左侧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盘面装置的右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盘面装置联动座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过条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过条装置,11-第一滚动装置,111-第一滚轮,112-第二滚轮,113-第一皮带,12-第二滚动装置,121-第三滚轮,122-第二皮带,123-第一皮带轮,13-置粉腔,14-第三滚动装置,141-第三皮带,142-第一电动机,15-第一机架,16-控制开关,17-万向轮,18-过面辊,2-传送装置,3-盘面装置,31-第二机架,311-第一轴承座,312-第二轴承座,313-齿条,32-操作面板,331-第二皮带轮,332-滚动轴,333-第四滚轮,34-第二电动机,35-盘面盆,36-往复机构,360-回转支撑台,361-固定板,362-转动盘,363-第五滚轮,364-第三电动机,365-行程控制杆,366-传动齿轮,367-往复平台,368-滑块,369-连接支架,37-滑轨,371-安装架,39-行程开关。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上粉、盘面的一体化线面生产设备,包括过条装置1、传送装置2和盘面装置3,所述过条装置1的出面落料端和所述传送装置2的一侧对应,所述传送装置2的传送末端设于所述盘面装置3的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粉、盘面的一体化线面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条装置(1)、传送装置(2)和盘面装置(3),所述过条装置(1)的出面落料端和所述传送装置(2)的一侧对应,所述传送装置(2)的传送末端设于所述盘面装置(3)的盘面盆(35)的上方;所述过条装置(1)上包括第一机架(15),所述第一机架(15)上方设有第一滚动装置(11),所述第一滚动装置(11)包括第一滚轮(111)、第二滚轮(112)、将所述第一滚轮(111)和所述第二滚轮(112)相连的第一皮带(113);所述第一机架(15)上设有过面辊(18),所述过面辊(18)的一侧下方设有置粉腔(13),所述置粉腔(13)也设于所述第一机架(15)上,所述置粉腔(13)的上方设有第二滚动装置(12)所述第二滚动装置(12)包括第三滚轮(121)、第一皮带轮(123)、将所述第三滚轮(121)和所述第一皮带轮(123)相连的第二皮带(122);所述第一机架(15)上还设有第三滚动装置(14),所述第三滚动装置(14)包括第一电动机(142),所述第一电动机(142)通过第三皮带(141)和所述第一皮带轮(123)的外轮相连,所述第一机架(15)一侧设有控制开关(16);所述盘面装置(3)包括第二机架(31),所述第二机架(31)上设有操作面板(32),所述第二机架(31)上设有第一轴承座(311)和第二轴承座(312),所述第一轴承座(311)和所述第二轴承座(312)用于支撑滚动轴(332),所述滚动轴(332)的一端设置第二皮带轮(331),所述滚动轴(332)的另一端设置第四滚轮(333),所述第二皮带轮(331)与第二电动机(34)通过皮带连接;盘面盆(35)放置在往复机构(36)上的转动盘(362)上,所述转动盘(362)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盘面盆(35)的固定板(361),所述转动盘(362)的底面一端和所述第四滚轮(333)移动接触,所述转动盘(362)的底面另一端通过第五滚轮(363)辅助支撑,所述第五滚轮(363)通过连接支架(369)固定于往复平台(367)的外壁上,所述转动盘(362)设置在回转支撑台(360)上,所述回转支撑台(360)设在所述往复平台(367)上,所述往复平台(367)底面固定安装两块滑块(368),两块所述滑块(368)分别和两条平行的滑轨(37)相互匹配,所述滑轨(37)固定安装在安装架(371),所述安装架(371)设于所述第二机架(31)上,所述往复平台(367)上还设有第三电动机(364),所述第三电动机(364)的电动机输出轴上安装传动齿轮(366),所述传动齿轮(366)与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架(31)侧边的齿条(313)相互啮合,所述往复平台(367)上的两端分别设有与行程开关(39)对应的行程控制杆(365),所述行程开关(39)设在所述第二机架(3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粉、盘面的一体化线面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条装置(1)、传送装置(2)和盘面装置(3),所述过条装置(1)的出面落料端和所述传送装置(2)的一侧对应,所述传送装置(2)的传送末端设于所述盘面装置(3)的盘面盆(35)的上方;所述过条装置(1)上包括第一机架(15),所述第一机架(15)上方设有第一滚动装置(11),所述第一滚动装置(11)包括第一滚轮(111)、第二滚轮(112)、将所述第一滚轮(111)和所述第二滚轮(112)相连的第一皮带(113);所述第一机架(15)上设有过面辊(18),所述过面辊(18)的一侧下方设有置粉腔(13),所述置粉腔(13)也设于所述第一机架(15)上,所述置粉腔(13)的上方设有第二滚动装置(12)所述第二滚动装置(12)包括第三滚轮(121)、第一皮带轮(123)、将所述第三滚轮(121)和所述第一皮带轮(123)相连的第二皮带(122);所述第一机架(15)上还设有第三滚动装置(14),所述第三滚动装置(14)包括第一电动机(142),所述第一电动机(142)通过第三皮带(141)和所述第一皮带轮(123)的外轮相连,所述第一机架(15)一侧设有控制开关(16);所述盘面装置(3)包括第二机架(31),所述第二机架(31)上设有操作面板(32),所述第二机架(31)上设有第一轴承座(311)和第二轴承座(312),所述第一轴承座(311)和所述第二轴承座(312)用于支撑滚动轴(332),所述滚动轴(332)的一端设置第二皮带轮(331),所述滚动轴(332)的另一端设置第四滚轮(333),所述第二皮带轮(331)与第二电动机(34)通过皮带连接;盘面盆(35)放置在往复机构(36)上的转动盘(362)上,所述转动盘(362)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盘面盆(35)的固定板(361),所述转动盘(362)的底面一端和所述第四滚轮(333)移动接触,所述转动盘(362)的底面另一端通过第五滚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咸乐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永乐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中国移动] 2020年10月07日 15:50
    联系方式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