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75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开关,包括:按压开关和拨动开关,按压开关包括:本体、第一销轴和第一触点;本体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设置,以第一销轴为基准,本体分为前端和后端,在本体上还形成有安装槽;在前端和后端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触点;拨动开关包括:拨轮、第二销轴和第二触点;拨轮呈弧形,通过第二销轴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槽内,拨轮弧形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触点,第二触点分别设置在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开关将按压开关和拨动开关集成使用,二者互不影响,且拨动开关设置在按压开关上,空间布局合理,减少了空间占用,并且由于二者的集成,他们相对位置更近,方便操作者的使用。

Combination switc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bined switch, which comprises a pressing switch and a switching switch, and the pressing switch comprises a body, a first pin shaft and a first contact; the body is rotated through the first pin shaft and is set on the basis of the first pin shaft, and the body is divided into a front end and a back end, and an installation groove is formed on the body; the first contact point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below the front end and the back end; Including: the dial wheel, the second pin shaft and the second contact point; the dial wheel is curved and rotated in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through the second pin shaft, the two ends of the dial wheel arc are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respectively; under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there are two contact points respectively, and the second contact point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body. The combined switch of the utility model integrates the pressing switch and the switching switch, which have no influence on each other, and the switching switch is set on the pressing switch, the space layout is reasonable, and the space occupation is reduced. Becaus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switching switch and the switching switch is closer and convenient for the operator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开关
本技术涉及组合式开关。
技术介绍
车辆中具有多个开关,分别对应多个功能,以轻卡辅助动力输出(PowerTakeOff,PTO)开关为例,其是一种控制发动机以恒定转速运行的功能,并且发动机的转速不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PTO控制一般要具备以下几个功能:初始转速设定、PTO打开/关闭、转速增加、转速减少。现有技术中实现上述功能,需要四个按键开关,每个开关只有一个功能,操作繁琐,易按错。还需要在仪表台上开四个口,安装按键开关,占用了仪表台上其它部件的安装空间。部分车型受到空间限制,无法布置4个PTO按键开关,使得PTO功能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开关,可以将多个开关集成,减少空间占位,且方便操作者使用。本技术的组合式开关,包括:按压开关和拨动开关,其中,所述按压开关包括:本体、第一销轴和第一触点;所述本体通过所述第一销轴转动设置,以所述第一销轴为基准,所述本体分为前端和后端,在所述本体上还形成有安装槽;在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触点;所述拨动开关包括:拨轮、第二销轴和第二触点;所述拨轮呈弧形,通过所述第二销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拨轮弧形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开关,其中,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筒,在所述固定筒内的底面上形成有固定触点;活动触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固定筒内;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固定筒和所述活动触点之间。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开关,其中,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上分别形成第一压板。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开关,其中,还包括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触点之间,所述第二压板的另一侧位于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触点之间。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开关,其中,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一销轴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拨轮和所述第二销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开关,其中,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第二销轴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开关,其中,所述固定筒内还形成有第一限位结构,在所述活动触点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活动触点外,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之间。本技术的组合式开关将按压开关和拨动开关集成使用,二者互不影响,且拨动开关设置在按压开关上,空间布局合理,减少了空间占用,并且由于二者的集成,他们相对位置更近,方便操作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合式开关中按压开关剖示图;图2为本技术组合式开关中拨动开关剖示图;图3为本技术组合式开关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安装底座0;本体1;第一销轴2;第一压板3;拨轮4;第二销轴5;固定触点6;活动触点7;复位弹簧8;第一弹簧9;第二弹簧10;第二压板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公开一种组合式开关,参见图1和图2,包括按压开关和拨动开关,下面分别说明按压开关和拨动开关。参见图1,按压开关包括:本体1、第一销轴2和第一触点。本体1通过第一销轴2转动设置,以第一销轴2为基准,本体1分为前端和后端,在本体1上还形成有安装槽;在前端和后端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触点。本体1以第一销轴2为轴转动,前端和后端可以分别向下移动,从而接触触点,实现按压开关的功能,具体的电气连接,信号连接等连接方式,由第一触点实现,本申请不在赘述。第一触点一般是设置在安装位置处,例如本组合式开关设置在方向盘上(如图3所示),那么就可以设置在方向盘的安装区域。当然,本技术的组合式开关还可以具有安装底座0,将第一触点设置在安装底座0上,将安装底座0固定到待安装区域。参见图2,拨动开关包括:拨轮4、第二销轴5和第二触点。拨轮4成弧形,通过第二销轴5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槽内,拨轮4弧形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触点,第二触点分别设置在本体1上。拨轮4以第二销轴5为轴转动,使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移动,从而抵压第二触点,实现对第二触点的按压,具体的电气连接,信号连接等连接方式,由第二触点实现,本申请不在赘述。上述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筒,在固定筒内的底面上形成有固定触点6;活动触点7,滑动地套设在固定筒内;复位弹簧8,设置在固定筒和活动触点7之间。优选的,固定筒内还形成有第一限位结构,在活动触点7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复位弹簧8套设在活动触点7外,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之间。当然,复位弹簧8还有多种设置方式,只要能够实现自动将活动触点7和固定触点6分离即可。在前端、后端、第一端或第二端的移动下,对第一触点或第二触点进行激活,实现对应的功能。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分别具有两个,即前端对应一个第一触点,后端对应一个第一触点,第一端对应一个第二触点,第二端对应一个第二触点。工作时,两个第一触点不会同时激活,两个第二触点也不会同时激活。上述激活,是指受到相应的抵压,实现电信号传输。为了抵压的稳定,以及避免磨损。在前端与第一触点之间、后端与第一触点之间形成第一压板3,在第一端与第二触点之间、第二端与第二触点之间设置有第二压板11。第一压板3可以形成在本体1上,即前端和后端上分别形成第一压板3。第二压板11与第二销轴5转动连接,第二压板11的一侧位于第一端和第二触点之间,第二压板11的另一侧位于第二端和第二触点之间。优选的,本体1和第一销轴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9;拨轮4和第二销轴5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0。这样,在按压本体1的前端或者后端之后,他们可以自动复位,对应的,拨动拨轮4后,也可以自动复位。当然,即使不使用上述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通过复位弹簧8一样可以实现,只是使用时的舒适感不佳。第二压板11和第二销轴5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以使第二压板11可以复位,一般的,第三弹簧可以和第二弹簧10为同一弹簧。本技术的组合式开关将按压开关和拨动开关集成使用,二者互不影响,且拨动开关设置在按压开关上,空间布局合理,减少了空间占用,并且由于二者的集成,他们相对位置更近,操作者可以使用单手操作,提高了使用的便捷度。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开关和拨动开关,其中,所述按压开关包括:本体(1)、第一销轴(2)和第一触点;所述本体(1)通过所述第一销轴(2)转动设置,以所述第一销轴(2)为基准,所述本体(1)分为前端和后端,在所述本体(1)上还形成有安装槽;在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触点;所述拨动开关包括:拨轮(4)、第二销轴(5)和第二触点;所述拨轮(4)呈弧形,通过所述第二销轴(5)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拨轮(4)弧形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开关和拨动开关,其中,所述按压开关包括:本体(1)、第一销轴(2)和第一触点;所述本体(1)通过所述第一销轴(2)转动设置,以所述第一销轴(2)为基准,所述本体(1)分为前端和后端,在所述本体(1)上还形成有安装槽;在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触点;所述拨动开关包括:拨轮(4)、第二销轴(5)和第二触点;所述拨轮(4)呈弧形,通过所述第二销轴(5)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拨轮(4)弧形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筒,在所述固定筒内的底面上形成有固定触点(6);活动触点(7),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固定筒内;复位弹簧(8),设置在所述固定筒和所述活动触点(7)之间。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秋生王开锋岳伟刘莹莹康丹东杨进丁永杰郁泽成章峰尹延王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