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压余自动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961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挤压压余自动输送装置,它至少包括位于挤压机出料端下方的第一溜槽,第一溜槽出料末端连接有第二溜槽,第一溜槽和第二溜槽之间水平方向上夹角为直角,第一溜槽出口端正对的第二溜槽入口端内壁处固定有冲撞板,第二溜槽出料口挂吊有压余挡板,所述出料口处有输送机,输送机输送尾端有料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减小压余滚落到输送机上的撞击力,对输送机起到保护作用,并由输送机安全输送压余。解决了现有技术单溜槽结构中,压余由于冲击较大经常砸坏设备或将料框砸到一边,压余不能正确落入料框的问题,以及回收压余需要耗费设备起吊。

Automatic conveying device for extrusion residu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onveying device for extrusion pressure residue,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a first chute under the discharge end of the extruder. The discharge end of the first chut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chute. The angle betwee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of the first chute and the second chute is a right angle. A collision plate is fixed at the inner wall of the entrance end of the second chute whose outlet end is right to the first chute, and a pressure is suspended at the outlet of the second chute. The remaining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yor at the outlet and a material frame at the conveyor tail end.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impact force of the residual rolling on the conveyor, plays a protective role on the conveyor, and conveys the residual safely by the conveyor. In the single chute structure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problem that the scrap often breaks down the equipment or smashes the material frame to one side due to large impact, and the scrap can not fall into the material frame correctly is solved, and the equipment hoisting is needed to recover the scr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挤压压余自动输送装置
本技术属于冶金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挤压压余自动输送装置,适用于压余的自动输送。
技术介绍
在铝挤压生产过程中,挤压压余的输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现有的压余输送,一般是在挤压机剪刀下方,设置有溜槽机构,在溜槽的出口处设置有料框,在剪刀剪完压余后,压余顺着溜槽滚到料框中,如专利《镁合金挤压机压余自动收集运输装置》技术号:CN201420511594.8中,由于压余滚落时对料框会造成冲击,一方面造成料框容易损坏,另外一方面经过多次冲击后,料框会移位偏离,造成压余滚落到料框外,可能会砸坏其他设备与元件,而对于落在压余框外的压余的处理,比较耗费人力物力。另外,由于要考虑料框的起吊方便的问题,因此这种压余输送方法的占地面一般较大,料框基础较深,增加了设备投入成本。上述问题对于大型压机更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挤压压余自动输送装置,实现压余的平稳运输和自动输送,一方面解决现有压余输送容易砸坏压余框和压余落到料框外的问题,节省人力物力,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另外一方面占地面积小,设备投入成本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挤压压余自动输送装置,它至少包括位于挤压机出料端下方的第一溜槽,第一溜槽出料末端连接有第二溜槽,第一溜槽和第二溜槽之间水平方向上夹角为直角,第一溜槽出口端正对的第二溜槽入口端内壁处固定有冲撞板,第二溜槽出料口挂吊有压余挡板,所述出料口处有输送机,输送机输送尾端有料框。所述第一溜槽和第二溜槽两侧设置有溜槽护板。所述压余挡板上端通过转轴与第二溜槽两侧的所述溜槽护板转动连接,压余挡板下端延伸至其所在的第二溜槽的输送面上,压余挡板下端与所述输送面的距离小于压余的最短直径。所述溜槽护板固定于第一溜槽和第二溜槽两侧边沿或与架设在第一溜槽和第二溜槽上方的挤压机下支撑面的支撑框架固定。所述压余挡板分布有多组,且相邻两压余挡板之间的间距大于压余挡板的翻转半径。所述的冲撞板固定的所述内壁外侧壁固定有加固机构。所述第一溜槽内输送面设置减速凸起。所述输送机两侧设置护板顶端设置上挡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压余滚落时对料框会造成的冲击,料框的损坏,且经过多次冲击后,料框会移位偏离,造成压余滚落到料框外,可能会砸坏其他设备与元件的弊端,通过传输机使得压余的处理更加方便,减少了吊装压余需要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成本,并且由于本装置中溜槽出料口角度可调,可以同时使同一厂区多台挤压机压余同时运输至同一地点,更加节省人力物力。与专利《镁合金挤压机压余自动收集运输装置》相比,本技术相比于对方专利的单一溜槽,使用多层溜槽结构,进一步的,使用类似于上下楼梯的直角处设计,使溜槽的惯性力在每个交叉处降为零,使惯性力于交叉处重新计算,通过多段降速,再由输送机统一输送至料框,因在一片厂区中,往往挤压机不止一台,使用输送机可将压余统一传送至同一地点,增加运输效率。本技术中,溜槽采用的直角设计,类似于将一根水管扳弯呈直角,槽的直角段首先对压余启动缓冲作用,同时改变了压余的滚动方向,由于在溜槽出口处通过拐弯设计,占地面积小,相较与以往直线型溜槽,本技术充分利用了立体空间,节省场地使用面积,设备投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挤压压余自动输送装置整体图。图2示出了挤压压余自动输送装置俯视图。图中:1、挤压机;2、第一溜槽;9、冲撞板;10、第二溜槽;3、压余挡板;4、输送机;5、料框;6、压余;8、护板;7、上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挤压压余自动输送装置,它至少包括位于挤压机1出料端下方的第一溜槽2,其特征在于,第一溜槽2出料末端连接有第二溜槽10,第一溜槽2和第二溜槽10之间水平方向上夹角为直角,第一溜槽2出口端正对的第二溜槽10入口端内壁处固定有冲撞板9,第二溜槽10出料口挂吊有压余挡板3,所述出料口处有输送机4,输送机4输送尾端有料框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溜槽和第二溜槽依次相连,相互之间设置转角,用以改变压余滚落方向,并于溜槽上设置减速机构或多段减速机构,分段式减小压余冲力,用以稳定落于输料机上,再使用输料机将压余缓缓输送走。其中,压余挡板和冲撞板设置于第二溜槽上,冲撞板吸收从第一溜槽溜下的压余的主要动能,第一溜槽或第二溜槽溜槽表面也可增加摩擦面,风阻力装置,弹性阻力件等。其中,现有技术中使用一个溜槽,直接将压余传输至料框中,如图一中,只有第一溜槽,第一溜槽末端放置压余料框,本技术中通过增设第二溜槽,第一溜槽和第二溜槽之间通过直角段设计,使得两溜槽通过直角转弯连接,在空间中的水平方向,第一溜槽和第二溜槽呈现直角,重力方向,两溜槽降次下降,达到对重力转换的动能的缓慢降底,而类似于楼梯口的直角设计,可以在直角段改变压余动能方向,每改一次方向,压余重置初始速度,使压余稳定输送。出口处的压余挡板可以输出的压余再次减速,保护运输压余的输送机,使得压余平稳进入输送机。下文中第一溜槽或第二溜槽也可简称为溜槽。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溜槽2和第二溜槽10两侧设置有溜槽护板。所述压余挡板3上端通过转轴与第二溜槽10两侧的所述溜槽护板转动连接,压余挡板3下端延伸至其所在的第二溜槽10的输送面上,压余挡板3下端与所述输送面的距离小于压余6的最短直径。所述溜槽护板固定于第一溜槽2和第二溜槽10两侧边沿或与架设在第一溜槽2和第二溜槽10上方的挤压机1下支撑面的支撑框架固定。所述压余挡板3分布有多组,且相邻两压余挡板3之间的间距大于压余挡板3的翻转半径。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两段溜槽,分别为位于上端第一溜槽和位于底端的第二溜槽,压余挡板可以设置于第一溜槽上端,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溜槽上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设置于第二溜槽尾端,压余挡板的一端需要使用摩擦较大的铰链或压余挡板质量适中使用摩擦较小的合页固定于溜槽护板、挤压机或本技术的挡板支撑机构上,另一端自然垂下于第二溜槽的运输表面之上,用以与压余发生碰撞,碰撞则需要压余挡板更加接近第二溜槽的运输斜面,用以与压余碰撞,他们之间相距,不得小于压余的最小直径,大于最小直径有可能不能发生碰撞,第一溜槽和第二溜槽边缘设置压余护板,防止压余冲出溜槽外,压余护板将两溜槽包裹为一个整体形态的直角筒状溜槽,使第一溜槽和第二溜槽合二为一。挤压机工作产生的余料经过第一溜槽,滑落卸载一定冲击力后,冲出第一溜槽末端经过转角的直角设计进入第二溜槽,余料再次通过第二溜槽卸载冲击力;压余在第二溜槽上卸力时会与压余挡板相撞,由于压余挡板通过铰链与挤压机连接,挡板的重力惯性力加上铰链的一定摩擦力,会再次卸去压余的冲击力,此时压余冲击力非常小;又或者是压余经过压余在第二溜槽上由于角度问题,直接滑落下来,此时挡板的作用将更加明显,由于挡板采用铰链连接,其本身处于静态,压余的冲击力非常大时,只会传递给挡板,冲击力越大,挡板翻转的幅度越大,但也因此卸去压余冲击力。软性的卸去压余冲击力。此时经过挡板进入到输送机上,有输送机运载至其尾端的料框内完成输料。最终,压余经过阶段性的三次卸力后,安全抵达输送机,并且不会对输送机造成冲击碰撞,平稳的输送至料框内。并且由于输送机特有的延伸输送距离,所输出的压余的地点可以合理择选,如厂区内,多台挤压机设备同时工作,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挤压压余自动输送装置,它至少包括位于挤压机(1)出料端下方的第一溜槽(2),其特征在于,第一溜槽(2)出料末端连接有第二溜槽(10),第一溜槽(2)和第二溜槽(10)之间水平方向上夹角为直角,第一溜槽(2)出口端正对的第二溜槽(10)入口端内壁处固定有冲撞板(9),第二溜槽(10)出料口挂吊有压余挡板(3),所述出料口处有输送机(4),输送机(4)输送尾端有料框(5)。

【技术特征摘要】
1.挤压压余自动输送装置,它至少包括位于挤压机(1)出料端下方的第一溜槽(2),其特征在于,第一溜槽(2)出料末端连接有第二溜槽(10),第一溜槽(2)和第二溜槽(10)之间水平方向上夹角为直角,第一溜槽(2)出口端正对的第二溜槽(10)入口端内壁处固定有冲撞板(9),第二溜槽(10)出料口挂吊有压余挡板(3),所述出料口处有输送机(4),输送机(4)输送尾端有料框(5)。2.如权利要求1所述挤压压余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溜槽(2)和第二溜槽(10)两侧设置有溜槽护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挤压压余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余挡板(3)上端通过转轴与第二溜槽(10)两侧的所述溜槽护板转动连接,压余挡板(3)下端延伸至其所在的第二溜槽(10)的输送面上,压余挡板(3)下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永超张君杨建黄胜辛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