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导热管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热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导热管在搭载于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CPU的冷却等中使用。导热管是使不可冷凝流体脱气而封入有适量的工作液的封闭的金属体。封入容器内部的工作液在蒸发部中被从容器外部加热而蒸发,通过在冷凝部中使蒸气冷却而冷凝并恢复为工作液,以潜热的形式输送热。由于以潜热的形式输送热,所以即使蒸发部与冷凝部存在较小的温度差也能够输送热。在容器内,需要使由冷凝部冷凝过的工作液向蒸发部回流。在蒸发部位于比冷凝部靠上侧处的情况下、蒸发部和冷凝部位于水平位置的情况下,工作液的回流利用工作液的表面张力。因此,容器内部需要毛细构造体。毛细构造体使用将多根细线捆束而成的线状体、网等网状体、将铜粉等金属粉末烧结而成的烧结体。公知使用了金属粉末的烧结体的结构能获得较高的表面张力。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有以下导热管的制造方法,即,将具有缺口部的芯棒插入容器内,在由芯棒的缺口部和容器的内壁形成的空间中填充金属粉末,在插入了金属粉末和芯棒的状态下对容器进行加热,从容器拔出芯棒,对容器实施扁平加工,在容器内封入工作液。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68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准备棒状的毛细构造体的工序,该毛细构造体由作为第一金属的Sn或者Sn合金和作为第二金属的Cu合金的金属间化合物构成;在管状的容器内插入所述毛细构造体的工序;以及在通过使所述容器变形而在所述容器的内壁与所述毛细构造体之间残留有空隙的状态下在所述容器内固定所述毛细构造体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30 JP 2016-1073771.一种导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准备棒状的毛细构造体的工序,该毛细构造体由作为第一金属的Sn或者Sn合金和作为第二金属的Cu合金的金属间化合物构成;在管状的容器内插入所述毛细构造体的工序;以及在通过使所述容器变形而在所述容器的内壁与所述毛细构造体之间残留有空隙的状态下在所述容器内固定所述毛细构造体的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准备所述毛细构造体的工序中,通过对包含所述第一金属和所述第二金属的金属粉末进行加热而制成所述毛细构造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两根以上所述毛细构造体插入所述容器内。4.一种导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准备芯棒的工序,该芯棒至少表面由树脂构成,所述树脂具有比作为第一金属的Sn或者Sn合金与作为第二金属的Cu合金反应而生成金属间化合物的温度高的熔点,并且具有比所述金属间化合物的热膨胀系数大的热膨胀系数;将所述芯棒和包含所述第一金属和所述第二金属的金属粉末插入管状的容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鹫塚清多郎,川口义博,北村隆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