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散热性能的伺服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797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散热性能的伺服驱动器,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外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安装槽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导热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快速的将伺服驱动器组件产生的热量传导并排出,散热速度快,散热效率高,有效避免因热量淤积而影响伺服驱动器工作的情况,延长伺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伺服驱动器
本技术涉及伺服驱动器
,具体涉及一种高散热性能的伺服驱动器。
技术介绍
伺服驱动器(servodrives)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目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现有技术中的伺服驱动器仅仅靠散热孔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差,长时间工作易导致机箱内部热量不发排出而淤积,影响伺服驱动器的正常工作,加速部件老化,缩短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散热速度快;散热效率高的高散热性能的伺服驱动器。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散热性能的伺服驱动器,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外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安装槽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导热板。上述结构中,将导热板安装在机箱内部的伺服驱动器组件的发热端面上,充分将伺服驱动器组件产生的热量进行传导。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与安装槽在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安装螺纹孔,所述安装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安装螺纹孔与安装螺栓的螺纹配合将导热板安装在安装槽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远离机箱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离设置的散热鳍片,所述机箱的两侧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风机座,所述风机座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引风机,两个所述引风机的出风端共同连通有引风管,所述引风管的外壁连通有多个引风支管,多个所述引风支管的出风口朝向散热鳍片设置,每个引风支管均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散热鳍片之间,所述引风管与引风支管均为硬质管。采用上述结构,硬质管可保持形状,由伺服驱动器组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至导热板上并由散热鳍片进行散热,加热后的空气密度相对较小而向上升,两个引风机同时引风通过引风管并从引风支管导出,可快速将传导至散热鳍片表面的热量通过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排出,加快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本实施例中,位于机箱两侧的引风管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机箱的外侧壁上。采用上述结构,紧固件起到引风管的固定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的内部开设有冷却孔道,所述冷却孔道的横截面为蛇形,所述冷却孔道的两端共同连通有外接管,所述外接管上依次安装有循环水泵、储液箱和制冷器,所述循环水泵、储液箱和制冷器均固定安装在机箱的上侧壁上,所述储液箱采用保温材料制成,所述冷却孔道、外接管和储液箱内均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为液态水。采用上述结构,液态水比热容较高,散热吸热能力较强,且较易取得,传导至导热板内的大部分热量由流经冷却孔道内的冷却水带走,冷却水经制冷器制冷通过储液箱并由循环水泵循环输送,持续对导热板内的热量进行及时的热交换,实现伺服驱动器的高效率散热。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垫板。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垫板,可将机箱与地面分离,有效避免地表温度影响机箱内部温度的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散热性能的伺服驱动器的优点在于:1、设置导热板、散热鳍片、引风机、引风管和引风支管,两个引风机同时引风通过引风管并从引风支管导出,可快速将传导至散热鳍片表面的热量通过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排出,加快空气之间的热交换;2、设置导热板、冷却孔道、外接管、循环水泵、制冷器和储液箱,传导至导热板内的大部分热量由流经冷却孔道内的冷却水带走,冷却水经制冷器制冷通过储液箱并由循环水泵循环输送,持续对导热板内的热量进行及时的热交换,实现伺服驱动器的高效率散热;3、设置垫板,可将机箱与地面分离,有效避免地表温度影响机箱内部温度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快速的将伺服驱动器组件产生的热量传导并排出,散热速度快,散热效率高,有效避免因热量淤积而影响伺服驱动器工作的情况,延长伺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导热板与冷却孔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1-机箱;2-导热板;3-安装螺栓;4-散热鳍片;5-风机座;6-引风机;7-引风管;8-紧固件;9-引风支管;10-冷却孔道;11-外接管;12-循环水泵;13-储液箱;14-制冷器;15-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高散热性能的伺服驱动器,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的外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安装槽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导热板2。上述结构中,将导热板2安装在机箱1内部的伺服驱动器组件的发热端面上,充分将伺服驱动器组件产生的热量进行传导。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2与安装槽在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安装螺纹孔,所述安装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3。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安装螺纹孔与安装螺栓3的螺纹配合将导热板2安装在安装槽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2远离机箱1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离设置的散热鳍片4,所述机箱1的两侧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风机座5,所述风机座5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引风机6,两个所述引风机6的出风端共同连通有引风管7,所述引风管7的外壁连通有多个引风支管9,多个所述引风支管9的出风口朝向散热鳍片4设置,每个引风支管9均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散热鳍片4之间,所述引风管7与引风支管9均为硬质管。采用上述结构,硬质管可保持形状,由伺服驱动器组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至导热板2上并由散热鳍片4进行散热,加热后的空气密度相对较小而向上升,两个引风机6同时引风通过引风管7并从引风支管9导出,可快速将传导至散热鳍片4表面的热量通过散热鳍片4之间的间隙排出,加快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本实施例中,位于机箱1两侧的引风管7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紧固件8,所述紧固件8固定连接在机箱1的外侧壁上。采用上述结构,紧固件8起到引风管7的固定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2的内部开设有冷却孔道10,所述冷却孔道10的横截面为蛇形,所述冷却孔道10的两端共同连通有外接管11,所述外接管11上依次安装有循环水泵12、储液箱13和制冷器14,所述循环水泵12、储液箱13和制冷器14均固定安装在机箱1的上侧壁上,所述储液箱13采用保温材料制成,所述冷却孔道10、外接管11和储液箱13内均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为液态水。采用上述结构,液态水比热容较高,散热吸热能力较强,且较易取得,传导至导热板2内的大部分热量由流经冷却孔道10内的冷却水带走,冷却水经制冷器14制冷通过储液箱13并由循环水泵12循环输送,持续对导热板2内的热量进行及时的热交换,实现伺服驱动器的高效率散热。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1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垫板15。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垫板5,可将机箱1与地面分离,有效避免地表温度影响机箱1内部温度的情况。本技术中,将导热板2安装在机箱1内部的伺服驱动器组件的发热端面上,由伺服驱动器组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至导热板2上并由散热鳍片4进行散热,加热后的空气密度相对较小而向上升,两个引风机6同时引风通过引风管7并从引风支管9导出,可快速将传导至散热鳍片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散热性能的伺服驱动器,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的外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安装槽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导热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散热性能的伺服驱动器,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的外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安装槽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导热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散热性能的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与安装槽在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安装螺纹孔,所述安装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散热性能的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远离机箱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离设置的散热鳍片,所述机箱的两侧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风机座,所述风机座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引风机,两个所述引风机的出风端共同连通有引风管,所述引风管的外壁连通有多个引风支管,多个所述引风支管的出风口朝向散热鳍片设置,每个引风支管均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寅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乐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