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07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连接,第二固定板内设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连接;开模机构,开模机构包括一端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开模本体,和设置在第三固定板上的滑动件,开模本体上设有沿开模方向延伸的滑动槽,滑动件穿设于滑动槽内、且可在合模和开模时在滑动槽内滑动;还包括,扣合机构,其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连接,其具有在预设力的作用下保持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扣合的扣合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注塑模具在开模时不会出现一次开模和二次开模同时进行情况。

An Injection Mol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oulds, in particular to an injection mould. It includes a first fixing plate, a second fixing plate connected with one side of the first fixing plate, a cavity for product forming in the second fixing plate, a third fixing plate connected with one side of the second fixing plate away from the first fixing plate, a die opening mechanism, including a die opening body fixed with one end of the second fixing plate, and a sliding part arranged on the third fixing plate. A sliding groove extending along the opening direction is arranged on the die body, and the sliding parts are arranged in the sliding groove and can slide in the sliding groove when the die is assembled and opened. The fastening mechanism also includes a fastening mechanism whose on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ixed plat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fixed plate. The fastening state of the first fixed plate and the second fixed plate is maintained under the preset force. When the injection mould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opened, there will be no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the first opening and the second op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批量生产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工具,生产的产品的结构完整,且尺寸精确。注塑模具中包括型腔板,型腔板中设有型腔,型腔是产品成型的主要场所。在生产产品时,产品成型后就需要开模,将模具中的位于型腔板的型腔中的产品取出。目前,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972593B,公开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塑料制品的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其包括扣机机构,该扣机机构主要包括扣机以及滑动件。其中,扣机的一侧固定在顶出底板上,扣机的另一侧固定在动模底板上。扣机上沿动模组件的开模方向(即远离定模组件的方向)形成有滑槽。滑动件穿过滑槽并固定在动模板上,且滑动件在滑槽内可移动。在注塑完成后开始进行开模时,动模组件在注塑机的带动下朝向远离定模组件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滑动件沿滑槽朝向远离定模组件的方向移动,实现一次开模;当滑动件滑动至滑槽末端时,在扣机的带动下,顶出底板也朝向远离定模组件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二次开模。上述专利文献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塑料制品的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当动模组件和定模组件之间连接位置出现误差,或滑动件和滑槽存在加工误差时,使得滑动件和滑槽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当该摩擦力大于顶出底板与定模之间的扣合力时,在滑动件沿着滑槽移动时,顶出底板也会朝向远离定模组件的方向移动,即实现一次开模时,同时进行了二次开模,造成模具中引导杆的变形,影响下一次模具的使用,甚至是损坏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成型模具进行二次开模时容易出现一次开模和二次开模同时进行而损坏模具或是产品的问题,提供一种开模时不会出现一次开模和二次开模同时进行的注塑模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内设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第三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连接;开模机构,所述开模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开模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上的滑动件,所述开模本体上设有沿开模方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滑动件穿设于所述滑动槽内、且可在合模和开模时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还包括,扣合机构,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其具有在预设力的作用下保持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扣合的扣合状态。所述扣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注塑模具的相对两侧面上的第一组扣合机构,若干所述第一组扣合机构与若干所述开模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组扣合机构在所述注塑模具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组扣合机构靠近所述一侧面的两端。所述扣合机构还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组扣合机构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组扣合机构所在侧面的相邻侧面上的第二组扣合机构。所述第二组扣合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组扣合机构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轴线对称。所述扣合机构为锁模扣。所述扣合机构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的一端为沿所述开模方向设置的扣合插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的另一端为扣合主体,所述扣合主体上设有供所述扣合插杆插入的扣合腔。所述扣合插杆的轴线与所述滑动槽的轴线平行不重合。还包括设置在注塑模具侧面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的定位插杆、和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插杆插入所述定位凹槽中实现对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精定位。所述定位件设置有四个,位于所述注塑模具侧面的中部。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内设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第三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连接;开模机构,所述开模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开模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上的滑动件,所述开模本体上设有沿开模方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滑动件穿设于所述滑动槽内、且可在合模和开模时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还包括,扣合机构,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其具有在预设力的作用下保持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扣合的扣合状态。本使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在开模时,后模固定板带动第三固定板移动,第三固定板上的滑动件沿着滑动槽向远离第一固定板的方向移动,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扣合机构,滑动件在滑动槽中滑动时的摩擦力或是其他施加给第二固定板向与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方向移动的力小于预设力时,扣合机构能够保证在第一次开模时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为扣合状态,即在进行第一次开模时,不会同时出现一次开模和二次开模同时进行的情况,在开模时不会损害模具和成型的产品。2.本技术的注塑模具,所述扣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注塑模具的相对两侧面上的第一组扣合机构,若干所述第一组扣合机构与若干所述开模机构一一对应设置,使得在一次开模时,开模机构传递给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方向移动的力传递给第一组扣合机构,第一组扣合机构提供给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扣合力使得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方向移动的力不会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离,即若干所述第一组扣合机构与若干所述开模机构一一对应设置可以更好的确保在一次开模时,不会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分离。3.本技术的注塑模具,所述第一组扣合机构在所述注塑模具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组扣合机构靠近所述一侧面的两端。所述第一组扣合机构的设置方式一是满足在预设力的作用下保持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扣合,二是满足注塑模具上为设置所述第一组扣合机构提供的空间。4.本技术的注塑模具,所述扣合机构还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组扣合机构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组扣合机构所在侧面的相邻侧面上的第二组扣合机构。第二组扣合机构的设置,增加了扣合机构能够保持扣合状态的预设力值,即更能保证在一次开模时,不会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离。5.本技术的注塑模具,所述第二组扣合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组扣合机构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轴线对称,可以避免设置较多的第二组扣合机构导致注塑模具的生产成本提高,同时满足在一次开模时保证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扣合状态。6.本技术的注塑模具,所述扣合机构为锁模扣,锁模扣为标准件,获取方式广泛,不用定制,可以减少注塑模具的生产成本。7.本技术的注塑模具,所述扣合插杆的轴线与所述滑动槽的轴线平行不重合,增加了由开模机构传递给第二固定板的朝向远离第一固定板方向移动的力的损耗,更好的保证在一次开模时,不会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离。8.本技术的注塑模具,所述定位插杆插入所述定位凹槽中实现对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精定位,可以减少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连接出现位置误差大导致的二次开模时,扣合机构保持扣合状态的预设力大,当扣合机构分开时,施加在第二固定板向远离第一固定板移动的力导致第二固定板突然产生较大的动能,使得模具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内设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第三固定板(3),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的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一侧连接;开模机构(4),所述开模机构(4)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固定连接开模本体(41),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板(3)上的滑动件(42),所述开模本体(41)上设有沿开模方向延伸的滑动槽(43),所述滑动件(42)穿设于所述滑动槽(43)内、且可在合模和开模时在所述滑动槽(43)内滑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合机构(5),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连接,其具有在预设力的作用下保持所述第一固定板(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扣合的扣合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内设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第三固定板(3),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的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一侧连接;开模机构(4),所述开模机构(4)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固定连接开模本体(41),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板(3)上的滑动件(42),所述开模本体(41)上设有沿开模方向延伸的滑动槽(43),所述滑动件(42)穿设于所述滑动槽(43)内、且可在合模和开模时在所述滑动槽(43)内滑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合机构(5),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连接,其具有在预设力的作用下保持所述第一固定板(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扣合的扣合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机构(5)包括设置在注塑模具的相对两侧面上的第一组扣合机构(5),若干所述第一组扣合机构(5)与若干所述开模机构(4)一一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扣合机构(5)在所述注塑模具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组扣合机构(5)靠近所述一侧面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机构(5)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威胡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