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紧固机构的硅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88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紧固机构的硅胶模具,包括下模、垂直安设于下模顶部的上模、以及分别开设于下模顶端与上模底端的硅胶模腔,所述下模顶端的中部位于模腔正面位置固定连接有下加固块,所述上模底端的中部位于模腔正面位置固定连接有上加固块,所述下模的正面左侧、正面右侧、背部左侧和背部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紧固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上模与下模进行紧固处理,让上模与下模紧紧的闭合于一体,极大地缩小上模与下模之间的间隙,有效防止在注塑时模腔内的料浆溢出模腔流到间隙当中,使得溢出的料浆粘附在成型硅胶中而影响硅胶的成型质量。

A Silica Gel Mould with Fasten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lica gel die with a fasten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die, an upper die vertically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lower die, and a silica gel die cavity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lower die and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di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op of the lower die is fixed at the front position of the die cavity and connected with a lower reinforcement block.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die is fixed at the front position of the die cavity and connected with an upper reinforcement block. The front left side, the front right side, the back left side and the back right side of the lower di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asten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an tighten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make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close together tightly, greatly reduce the gap between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slurry overflow from the cavity to the gap during injection, and make the overflow slurry adhere to the forming silica gel and affect the forming quality of the silica g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紧固机构的硅胶模具
本技术涉及硅胶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紧固机构的硅胶模具。
技术介绍
硅胶模具是制作工艺品的专用模具胶,硅胶的特点是耐高温,耐腐蚀,抗撕拉性强,仿真精细高,是做各种工艺品的专用模具;硅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注塑口、硅胶模腔和顶出装置,硅胶模具在使用时,上模与下模闭合,将料浆通过注塑口注入到硅胶模腔内,而后再将上模与下模分开,利用顶出装置将成型的硅胶从硅胶模腔内顶出即可。但是,现如今市面上的硅胶模具,在模具使用时,由于上模与下模闭合不紧固不紧密,上模与下模之间的间隙过大,致使模具内的上模腔与下模腔的间隙过大,导致在注塑时模腔内的料浆溢出模腔至间隙当中,在硅胶成型后溢出在间隙当中的料浆粘附在成型硅胶中,严重影响了硅胶的成型质量,难以满足市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紧固机构的硅胶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紧固机构的硅胶模具,包括下模、垂直安设于下模顶部的上模、以及分别开设于下模顶端与上模底端的硅胶模腔,所述下模顶端的中部位于模腔正面位置固定连接有下加固块,该下加固块顶端的中部开设有矩形状的凹槽;所述上模底端的中部位于模腔正面位置固定连接有上加固块,该上加固块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块,且插块垂直插入于凹槽的槽腔内;所述下模的正面左侧、正面右侧、背部左侧和背部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紧固机构,该紧固机构包括定块、第一固块、第二固块、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该定块通过螺栓横向连接于下模的正面;所述定块的顶端左侧开设有贯通的左螺孔,该定块的顶端右侧开设有贯通的右螺孔;所述定块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主视外形呈“U”形结构的增固板,该增固板的安设位置与定块的安设位置相互垂直,增固板的背部贴合于上模的正面,且增固板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孔壁内竖向间隔分布有三组加固柱,该加固柱活动安设于滑孔内,且每组的加固柱均固定安装于上模的正面;所述第一固块位于增固板的左侧,该第一固块的背部固定连接于上模的正面,且第一固块的顶端中部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二固块位于增固板的右侧,该第二固块的背部固定连接于上模的正面,且第二固块的顶端中部开设有贯通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钉的螺柱底端依次垂直旋入于第一螺孔和左螺孔的孔腔内;所述第二螺钉的螺柱底端依次垂直旋入于第二螺孔和右螺孔的孔腔内。优选的,所述加固柱的柱体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橡胶垫,该橡胶垫的垫体表面设有耐磨层。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块的安设位置与第二固块的安设位置相互平齐。优选的,所述定块与增固板相互组合成的整体主视外形呈“┴”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螺钉与第二螺钉的螺柱顶端均焊接有手持柱,该手持柱的柱体表面设有防滑槽,且手持柱位于第一固块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上加固块、凹槽、下加固块、插块和紧固机构,能够对上模与下模进行紧固处理,让上模与下模紧紧的闭合于一体,极大地缩小上模与下模之间的间隙,有效防止在注塑时模腔内的料浆溢出模腔流到间隙当中,使得溢出的料浆粘附在成型硅胶中而影响硅胶的成型质量,有利于该硅胶模具的大幅度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模与下模分开状态下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上模与下模闭合状态下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上模与下模闭合状态下的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下模、2上模、3下加固块、31凹槽、4上加固块、41插块、5紧固机构、51定块、511左螺孔、512右螺孔、52增固板、521滑孔、53加固柱、531橡胶垫、54第一固块、541第一螺孔、55第二固块、551第二螺孔、56第一螺钉、57第二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紧固机构的硅胶模具,包括下模1、垂直安设于下模1顶部的上模2、以及分别开设于下模1顶端与上模2底端的硅胶模腔,下模1顶端的中部位于模腔正面位置固定连接有下加固块3,该下加固块3顶端的中部开设有矩形状的凹槽31;上模2底端的中部位于模腔正面位置固定连接有上加固块4,该上加固块4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块41,且插块41垂直插入于凹槽31的槽腔内。下模1的正面左侧、正面右侧、背部左侧和背部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紧固机构5,该紧固机构5包括定块51、第一固块54、第二固块55、第一螺钉56和第二螺钉57,该定块51通过螺栓横向连接于下模1的正面;定块51的顶端左侧开设有贯通的左螺孔511,该定块51的顶端右侧开设有贯通的右螺孔512;定块5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主视外形呈“U”形结构的增固板52,该增固板52的安设位置与定块51的安设位置相互垂直,增固板52的背部贴合于上模2的正面,且增固板52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滑孔521;滑孔521的孔壁内竖向间隔分布有三组加固柱53,该加固柱53活动安设于滑孔521内,且每组的加固柱53均固定安装于上模2的正面;第一固块54位于增固板52的左侧,该第一固块54的背部固定连接于上模2的正面,且第一固块54的顶端中部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螺孔541;第二固块55位于增固板52的右侧,该第二固块55的背部固定连接于上模2的正面,且第二固块55的顶端中部开设有贯通的第二螺孔551;第一螺钉56的螺柱底端依次垂直旋入于第一螺孔541和左螺孔511的孔腔内;第二螺钉57的螺柱底端依次垂直旋入于第二螺孔551和右螺孔512的孔腔内。加固柱53的柱体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橡胶垫531,该橡胶垫531的垫体表面设有耐磨层,橡胶垫531的设置能够降低加固柱53与滑孔521之间所产生的接触磨损。第一固块54的安设位置与第二固块55的安设位置相互平齐。定块51与增固板52相互组合成的整体主视外形呈“┴”形结构。第一螺钉56与第二螺钉57的螺柱顶端均焊接有手持柱,手持柱的设置便于快速人工转动第一螺钉56与第二螺钉57,该手持柱的柱体表面设有防滑槽,防滑槽的设置,增大了手持柱表面的粗糙程度,让使用者能够牢牢的持握手持柱,进而使用第一螺钉56与第二螺钉57,且手持柱位于第一固块54的顶部。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上加固块4、凹槽31、下加固块3、插块41和紧固机构5,能够对上模2与下模1进行紧固处理,让上模2与下模1紧紧的闭合于一体,极大地缩小上模2与下模1之间的间隙,有效防止在注塑时模腔内的料浆溢出模腔流到间隙当中,使得溢出的料浆粘附在成型硅胶中而影响硅胶的成型质量,有利于该硅胶模具的大幅度推广使用;紧固处理的实现:在将上模2与下模1闭合时,首先将上加固块4底端的插块41垂直插入于下加固块3顶端的凹槽31内,此时对上模2与下模1进行一级紧固处理;而后在上模2置于下模1顶部时,上模2正面的加固柱53竖向安置于增固板52的滑孔521内,并人工利用第一螺钉56将第一固块54与定块51牢牢连接于一体,人工利用第二螺钉57将第二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紧固机构的硅胶模具,包括下模(1)、垂直安设于下模(1)顶部的上模(2)、以及分别开设于下模(1)顶端与上模(2)底端的硅胶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顶端的中部位于模腔正面位置固定连接有下加固块(3),该下加固块(3)顶端的中部开设有矩形状的凹槽(31);所述上模(2)底端的中部位于模腔正面位置固定连接有上加固块(4),该上加固块(4)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块(41),且插块(41)垂直插入于凹槽(31)的槽腔内;所述下模(1)的正面左侧、正面右侧、背部左侧和背部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紧固机构(5),该紧固机构(5)包括定块(51)、第一固块(54)、第二固块(55)、第一螺钉(56)和第二螺钉(57),该定块(51)通过螺栓横向连接于下模(1)的正面;所述定块(51)的顶端左侧开设有贯通的左螺孔(511),该定块(51)的顶端右侧开设有贯通的右螺孔(512);所述定块(5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主视外形呈“U”形结构的增固板(52),该增固板(52)的安设位置与定块(51)的安设位置相互垂直,增固板(52)的背部贴合于上模(2)的正面,且增固板(52)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滑孔(521);所述滑孔(521)的孔壁内竖向间隔分布有三组加固柱(53),该加固柱(53)活动安设于滑孔(521)内,且每组的加固柱(53)均固定安装于上模(2)的正面;所述第一固块(54)位于增固板(52)的左侧,该第一固块(54)的背部固定连接于上模(2)的正面,且第一固块(54)的顶端中部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螺孔(541);所述第二固块(55)位于增固板(52)的右侧,该第二固块(55)的背部固定连接于上模(2)的正面,且第二固块(55)的顶端中部开设有贯通的第二螺孔(551);所述第一螺钉(56)的螺柱底端依次垂直旋入于第一螺孔(541)和左螺孔(511)的孔腔内;所述第二螺钉(57)的螺柱底端依次垂直旋入于第二螺孔(551)和右螺孔(512)的孔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紧固机构的硅胶模具,包括下模(1)、垂直安设于下模(1)顶部的上模(2)、以及分别开设于下模(1)顶端与上模(2)底端的硅胶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顶端的中部位于模腔正面位置固定连接有下加固块(3),该下加固块(3)顶端的中部开设有矩形状的凹槽(31);所述上模(2)底端的中部位于模腔正面位置固定连接有上加固块(4),该上加固块(4)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块(41),且插块(41)垂直插入于凹槽(31)的槽腔内;所述下模(1)的正面左侧、正面右侧、背部左侧和背部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紧固机构(5),该紧固机构(5)包括定块(51)、第一固块(54)、第二固块(55)、第一螺钉(56)和第二螺钉(57),该定块(51)通过螺栓横向连接于下模(1)的正面;所述定块(51)的顶端左侧开设有贯通的左螺孔(511),该定块(51)的顶端右侧开设有贯通的右螺孔(512);所述定块(5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主视外形呈“U”形结构的增固板(52),该增固板(52)的安设位置与定块(51)的安设位置相互垂直,增固板(52)的背部贴合于上模(2)的正面,且增固板(52)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滑孔(521);所述滑孔(521)的孔壁内竖向间隔分布有三组加固柱(53),该加固柱(53)活动安设于滑孔(521)内,且每组的加固柱(53)均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云华谈梅清余光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久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