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电路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809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旋钮、第二旋钮、夹块、电路板本体、防护装置、固定套筒、第一螺纹杆、第一方形槽、底板、螺纹套筒、第二方形槽、第二螺纹杆、活动夹板、固定夹板和橡胶球,底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方形槽,第一方形槽的顶部内壁中心处通过粘接固定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两端均穿过第一方形槽的两侧内壁,且两端对应设置有第一旋钮,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均匀安装有螺纹套筒,且相邻两个螺纹套筒的顶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夹块,夹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方形槽,第二方形槽的底部内壁对应安装有固定夹板,该电路板结构,具有便于安装与拆卸和防护效果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电路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结构
,具体为一种多层电路板结构。
技术介绍
多层电路板板就是一种多层走线层及每两层之间是介质层的板子,其中介质层可以做的很薄。多层电路板至少有三层导电层,其中两层在外表面,而剩下的一层被合成在绝缘板内,它们之间的电气连接通常是通过电路板横断面上所镀的通孔实现的。且在现有的电路板中,存在难以安装与拆卸和防护效果差的问题。当维修电路板时,往往会因为线路螺丝卡紧,但起子又难以触碰到螺丝,从而使得拆卸的难度加大。因此,设计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和防护效果强的多层电路板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电路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旋钮、第二旋钮、夹块、电路板本体、防护装置、固定套筒、第一螺纹杆、第一方形槽、底板、螺纹套筒、第二方形槽、第二螺纹杆、活动夹板、固定夹板和橡胶球,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方形槽,所述第一方形槽的顶部内壁中心处通过粘接固定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两端均穿过第一方形槽的两侧内壁,且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旋钮(1)、第二旋钮(2)、夹块(3)、电路板本体(4)、防护装置(5)、固定套筒(6)、第一螺纹杆(7)、第一方形槽(8)、底板(9)、螺纹套筒(10)、第二方形槽(11)、第二螺纹杆(12)、活动夹板(13)、固定夹板(14)和橡胶球(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方形槽(8),所述第一方形槽(8)的顶部内壁中心处通过粘接固定有固定套筒(6),所述固定套筒(6)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两端均穿过第一方形槽(8)的两侧内壁,且两端对应设置有第一旋钮(1),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外侧均匀安装有螺纹套筒(10),且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旋钮(1)、第二旋钮(2)、夹块(3)、电路板本体(4)、防护装置(5)、固定套筒(6)、第一螺纹杆(7)、第一方形槽(8)、底板(9)、螺纹套筒(10)、第二方形槽(11)、第二螺纹杆(12)、活动夹板(13)、固定夹板(14)和橡胶球(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方形槽(8),所述第一方形槽(8)的顶部内壁中心处通过粘接固定有固定套筒(6),所述固定套筒(6)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两端均穿过第一方形槽(8)的两侧内壁,且两端对应设置有第一旋钮(1),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外侧均匀安装有螺纹套筒(10),且相邻两个螺纹套筒(10)的顶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夹块(3),所述夹块(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方形槽(11),所述第二方形槽(11)的底部内壁对应安装有固定夹板(14),所述夹块(3)的顶部与第二方形槽(11)的顶部内壁之间对应穿过有第二螺纹杆(12),所述第二螺纹杆(12)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旋钮(2),所述第二螺纹杆(12)的底部通过粘接固定有活动夹板(13),所述活动夹板(13)的底部与固定夹板(14)的顶部均均匀嵌入有橡胶球(15),且靠近活动夹板(13)一侧的橡胶球(15)与靠近固定夹板(14)一侧的橡胶球(15)之间安装有电路板本体(4),所述电路板本体(4)的底部中心处通过粘接固定有防护装置(5),所述防护装置(5)与固定套筒(6)通过卡扣活动连接;所述防护装置(5)由顶盖(16)、滑杆(17)、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弟争鸣
申请(专利权)人:班信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