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39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推货机构,包括推送导轨和棘轮机构,所述推送导轨为长方体,推送导轨内开设有┠形槽,推送导轨内滑动连接有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条和棘爪,所述棘条穿过推送导轨的前端面并活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棘条沿推送导轨前后滑动,所述棘爪通过滑动块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为L形。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推货稳定性良好,操作方便、便于检修、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推货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售货机
,具体涉及推货机构。
技术介绍
自动售货机是能根据投入或支付的钱币自动付货的机器。自动售货机是货品自动化的常用设备,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能节省人力、方便交易,又被称为24小时营业的微型超市。目前,自动售货机的推货机构常为多个气缸、传动机构和推板的组合,多个气缸作为驱动机构带动传动机构运动,进而推动推板,使货品被逐个推出,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常位于推板后方,结构复杂,检修困难,占据空间大,影响自动售货机放置货品的数量,当多个货品被完全推出、推板到达最前端,驱动机构才能带动传动机构和推板复位,推货稳定性较差,常发生货品被卡滞的现象或不能顺利推出货品,自动售货机内常放置多层货品,每层货品都需要驱动机构作为货品推出的动力源,造成结构复杂,造价高。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720074626.6)公开了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出货装置,包括货架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货架上的托盘,托盘有多个,多个托盘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每个托盘上侧的货架上均安装有一个平移机构,平移机构上安装有推货机构,平移机构带动推货机构水平移动,从而调节推货机构的位置,推货机构将货物推离托盘。本技术出货顺序灵活。上述方案虽然具有以上诸多优点,但每层都需要安装平移机构和推货机构,使自动售货机造价成本高,检修困难。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0420811.1)公开了推货机构,包括平移座且平移座与平移驱动机构连接,在平移座上设有旋转电机,所述的旋转电机通过离合结构与螺杆连接,在螺杆上套设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推货板。本技术结构简单、货品移动更加平顺,实用性强。上述方案虽然具有以上诸多优点,但是,驱动机构与推板通过本方案的其他部件连接,该方案在使用时要求驱动机构与推板均在货品置物架上,置于自动售货机机体内较隐蔽的位置,检修操作复杂,检修作业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推货机构机,该推货机构结构简单、推货稳定性良好,操作方便、便于检修、节约成本。推货机构,包括推送导轨和棘轮机构,所述推送导轨为长方体,推送导轨内开设有┠形槽,推送导轨内滑动连接有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条和棘爪,所述棘条穿过推送导轨的前端面并活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棘条沿推送导轨前后滑动,所述棘爪通过滑动块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为L形。进一步地,所述棘条位于┠形槽竖直段的下端,棘条的后端与推送导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棘条的前端为无棘齿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位于推送导轨外,连接段上开设有U形槽。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的后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与U形槽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与棘爪铰接,推送导轨在┠形槽竖直段的上端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滑柱,滑动块套设在滑柱上并与滑柱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与推板铰接,滑动块上与推板铰接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推板在对应第一立柱的位置处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的圆心位于滑动块与推板铰接的中心,所述第一立柱穿过弧形孔并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通过第三立柱固定在推板上,所述棘爪在朝向推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推板在对应第二立柱的位置处开设有U形的活动槽,所述第二立柱位于活动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推货机构中设置的棘轮机构,结构简单,可单向间歇运动,挂钩随驱动机构向前运动,拉动棘条沿推送导轨向前滑动,实现货品被推出,棘条后端设置有第一弹簧,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使棘条复位,但棘爪不复位而不影响下一个货品的推出,棘轮机构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小,操作方便,作业稳定性良好;驱动机构与棘条活动连接,灵活性好,作业时可将驱动机构安装在运送货品的托盘上,易于检修,在一个安装有多个本推货机构的自动售货机内,配置一个驱动机构即可,结构简单,节省空间、节约成本;活动槽和第二立柱的设置,通过向前旋转推板即可抬起棘爪,以便于向后推动推板,推板回退的过程简单易操作,作业十分方便,提高了补充货品的效率,节约了时间和成本;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防止推板倾斜,且在旋转推板后能使推板自动复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推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推货机构的推送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推货机构的棘轮机构和推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推货机构的棘轮机构和推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附图标号:1为推送导轨,101为┠形槽,2为棘轮机构,201为棘条,202为棘爪,203为U形槽,3为推板,301为弧形孔,302为活动槽,303为第三立柱,4为滑动块,5为滑柱,6为驱动机构,601为挂钩,7为第一立柱,8为第二弹簧,9为第二立柱,10为第一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4所示,推货机构,包括推送导轨1和棘轮机构2,所述推送导轨1为长方体,推送导轨1内开设有┠形槽101,推送导轨1内滑动连接有棘轮机构2,所述棘轮机构2包括棘条201和棘爪202,所述棘条201穿过推送导轨1的前端面并活动连接有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6带动棘条201沿推送导轨1前后滑动,所述棘爪202通过滑动块4连接有推板3,所述推板3为L形。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所述棘条201位于┠形槽101竖直段的下端,棘条201的后端与推送导轨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0,具体的,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设置在棘条201的后端面上、另一端设置在推送导轨1上,棘条201的前端留有无棘齿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位于推送导轨1外,连接段上开设有U形槽203。所述驱动机构6的后端设置有挂钩601,所述挂钩601与U形槽203活动连接。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所述滑动块4与棘爪202铰接,推送导轨1在┠形槽101竖直段的上端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滑柱5,滑动块4套设在滑柱5上并与滑柱5滑动连接。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所述滑动块4与推板3铰接,滑动块4上与推板3铰接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立柱7,所述推板3在对应第一立柱7的位置处开设有弧形孔301,所述弧形孔301的圆心位于滑动块4与推板3铰接的中心,所述第一立柱7穿过弧形孔301并连接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弹簧8的下端通过第三立柱303固定在推板3上,第三立柱303在弧形孔301所在的扇形区域的前方,弧形孔301限制推板3相对滑动块4的旋转角度,第二弹簧8使推板3保持竖直状态,防止推板3在作业时倾斜,增加了本推货机构的作业稳定性,所述棘爪202在朝向推板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立柱9,所述推板3在对应第二立柱9的位置处开设有U形的活动槽302,所述第二立柱9位于活动槽302内。使用时,货品位于推板3前,将挂钩601插入U形槽203内,开启驱动机构6,拉动棘条201向前运动,棘爪202在棘条201的带动下推动滑动块4向前运动,继而推板5向前运动推动货品;货品被推出后,将挂钩601与U形槽203脱离,棘条201在第一弹簧10的作用下向后运动,由于棘轮机构2单向间歇运动,棘爪202只绕着与滑动块4的连接点轻微旋转而不向后运动,棘条201复位、棘爪202不复位,便于下一个货品被推出,由于活动槽302与第二立柱9之间留有活动的空间,第二立柱9在随棘爪202运动的时候,不会引起推板3的震动,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推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导轨(1)和棘轮机构(2),所述推送导轨(1)为长方体,推送导轨(1)内开设有┠形槽(101),推送导轨(1)内滑动连接有棘轮机构(2),所述棘轮机构(2)包括棘条(201)和棘爪(202),所述棘条(201)穿过推送导轨(1)的前端面并活动连接有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6)带动棘条(201)沿推送导轨(1)前后滑动,所述棘爪(202)通过滑动块(4)连接有推板(3),所述推板(3)为L形。

【技术特征摘要】
1.推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导轨(1)和棘轮机构(2),所述推送导轨(1)为长方体,推送导轨(1)内开设有┠形槽(101),推送导轨(1)内滑动连接有棘轮机构(2),所述棘轮机构(2)包括棘条(201)和棘爪(202),所述棘条(201)穿过推送导轨(1)的前端面并活动连接有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6)带动棘条(201)沿推送导轨(1)前后滑动,所述棘爪(202)通过滑动块(4)连接有推板(3),所述推板(3)为L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推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棘条(201)位于┠形槽(101)竖直段的下端,棘条(201)的后端与推送导轨(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0),棘条(201)的前端为无棘齿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位于推送导轨(1)外,连接段上开设有U形槽(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推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的后端设置有挂钩(601),所述挂钩(601)与U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观祥张家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势为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