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形道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885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梯形道岔,梯形道岔包括:第一转辙器,包括:第一直基本轨、直导轨、曲导轨、第一曲尖轨和第一三开叉心,直导轨和第一直基本轨相对设置,第一曲尖轨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直基本轨的第一端的一侧,第一三开叉心的部分、曲导轨与第一曲尖轨形成并排的第一组曲轨道,第一转辙器还包括:第一护轨,设置在第一直基本轨和第一曲尖轨之间并贴近第一直基本轨的一侧,以防止车轮直向行驶时撞击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一叉心尖端;第二护轨,设置在第二导轨的一侧,以防止车轮驶向第一组曲轨道时撞击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二叉心尖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梯形道岔成本高、需要采用大量异形接头将道岔与正常轨道区间进行连接的技术问题。

A Trapezoidal Turnou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rapezoidal turnou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witch, comprising a first straight basic rail, a straight guide rail, a curved guide rail, a first curved pointed rail and a first and third crossing center, a straight guide rail and a straight basic rail are set relative to each other,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curved pointed rail is set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straight basic rail, the part of the first and third crossing centers, a curved guide rail and the first one. The first switch also includes: the first guardrail, which is set between the first straight basic rail and the first straight basic rail and is close to the side of the first straight basic rail, to prevent the wheel from hitting the first fork tip of the first and third open fork centers when running straight; and the second guardrail, which is set on the side of the second guide rail, to prevent the wheel from hitting the first set of curved tracks when driving straight. Hit the tip of the second fork of the first Trident center.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overcom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high cost of the existing trapezoidal turnout and the need to use a large number of special-shaped joints to connect the turnout with the normal track s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形道岔
本技术涉及道岔
,具体涉及一种梯形道岔。
技术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重点,并在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传统道岔多以单开布置的形式存在,单开道岔线路长、宽度大、占地面积大,不仅不便于布置,而且土地利用率较低,导致在库线前需要较大面积的土地进行布置。现有技术中的梯形道岔采用的是槽型轨道岔,槽型轨道岔需要采用大量异形接头将道岔与正常轨道区间进行连接,并且槽型轨梯形道岔的成本较高,因此现需要一种成本低、不需要采用异形接头便可以将道岔与正常轨道区间进行连接的梯形道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形道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梯形道岔成本高、需要采用大量异形接头将道岔与正常轨道区间进行连接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梯形道岔,包括:第一转辙器,包括:第一直基本轨、直导轨、曲导轨、第一曲尖轨和第一三开叉心,直导轨和第一直基本轨相对设置,第一曲尖轨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直基本轨的第一端的一侧,第一曲尖轨与曲导轨的弯曲方向相同,第一三开叉心的部分、曲导轨与第一曲尖轨形成并排的第一组曲轨道,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一连接端与直导轨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二连接端与曲导轨的第一端相连接,从第一直基本轨的第一端到其第二端为火车的行进方向,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三连接端用于与区间轨道相连接,第一三开叉心的其余的两个连接端用于与上游的第二转辙器连接;第一转辙器还包括:第一护轨,设置在第一直基本轨和第一曲尖轨之间并贴近第一直基本轨的一侧,以防止车轮直向行驶时撞击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一叉心尖端;第二护轨,设置在第二导轨的一侧,以防止车轮驶向第一组曲轨道时撞击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二叉心尖端。进一步地,梯形道岔还包括第二转辙器,第二转辙器包括:第二直基本轨、直尖轨、曲基本轨和第二曲尖轨,第二直基本轨连接在第一直基本轨的第一端处,直尖轨和第二直基本轨相对设置,直尖轨的第一端设置在曲基本轨的第一端处,直尖轨的第二端与第一三开叉心的第四连接端连接,第二曲尖轨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二直基本轨的第一端的一侧,第二曲尖轨的第二端与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五连接端连接,第二曲尖轨和曲基本轨弯曲方向相同,第二曲尖轨、第一三开叉心的部分与曲基本轨形成并排的第二组曲轨道。进一步地,曲基本轨的一端与第一导轨连接,第一转辙器还包括第三护轨,第三护轨设置在第一导轨的一侧,以防止车轮驶向第二组曲轨道时撞击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一叉心尖端和第二叉心尖端。进一步地,第一转辙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曲尖轨的远离第一直基本轨的一侧的第一端处的第四护轨,当第一曲尖轨远离第一直基本轨时,第四护轨对第一曲尖轨定位。进一步地,第四护轨的远离第一曲尖轨的一侧设有支撑第四护轨的轨撑,第四护轨和轨撑之间设有调整片,当机车直向运动时,第一曲尖轨起护轨作用,第一直基本轨和第一曲尖轨之间的距离通过调整片调节。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端的距其端面指定范围内的断面与直导轨的断面相同,第二连接端的距其端面指定范围内的断面与50kg/m钢轨的断面相同,第三连接端的距其端面指定范围内的断面与50kg/m钢轨的断面相同,第四连接端的距其端面指定范围内的断面与50kg/m钢轨的断面相同,第五连接端的指定范围内的断面与50kg/m钢轨的断面相同。进一步地,第一曲尖轨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导轨与下游的第一转辙器的第一三开叉心连接,第一护轨和第一曲尖轨的根端通过间隔铁连接。进一步地,间隔铁具有凸起,凸起可嵌入到第一护轨的凹槽中,紧固件将第一直基本轨、第一护轨、间隔铁和第一曲尖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第二曲尖轨通过第三导轨与第一三开叉心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当机车从左向右沿直线行驶时,第一曲尖轨远离第一直基本轨,使得车轮沿直线行驶,当车轮即将到达第一叉心尖端时,在第一直基本轨的一侧设置了第一护轨,避免了车轮撞击第一叉心尖端。当机车从左向右并从直线轨道向第一组曲轨道行驶时,第一曲尖轨贴近第一直基本轨,使得车轮从直线轨道变换到第一组曲轨道上,当机车车轮即将到达第二叉心尖端时,第二导轨的一侧设置了第二护轨,避免了车轮撞击第二叉心尖端。通过设置第一转辙器可以方便实现车轮变换轨道,并且通过设置第一护轨和第二护轨,避免撞击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一叉心尖端和第二叉心尖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梯形道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梯形道岔的简图;图3示出了图1的梯形道岔的第一转辙器和第二转辙器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的第一转辙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3的第二转辙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4的第一转辙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的第一转辙器的A-A向剖视图;图8示出了图6的第一转辙器的B-B向剖视图;图9示出了图8的间隔铁的俯视图;图10示出了图1的梯形道岔的第一三开叉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0、第一直基本轨;20、直导轨;30、曲导轨;40、第一曲尖轨;51、第一连接端;52、第二连接端;53、第三连接端;54、第四连接端;55、第五连接端;56、第一叉心尖端;57、第二叉心尖端;58、第三叉心尖端;60、第一护轨;70、第二护轨;80、第三护轨;90、第四护轨;100、第二直基本轨;110、直尖轨;120、曲基本轨;130、第二曲尖轨;140、第一导轨;150、第二导轨;160、第三导轨;170、间隔铁;171、凸起;180、调整片;190、轨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梯形道岔,包括:第一转辙器,包括:第一直基本轨10、直导轨20、曲导轨30、第一曲尖轨40和第一三开叉心,直导轨20和第一直基本轨10相对设置,第一曲尖轨40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直基本轨10的第一端的一侧,第一曲尖轨40与曲导轨30的弯曲方向相同,第一三开叉心的部分、曲导轨30与第一曲尖轨40形成并排的第一组曲轨道,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一连接端51与直导轨20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二连接端52与曲导轨30的第一端相连接,从第一直基本轨10的第一端到其第二端为火车的行进方向,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三连接端53用于与区间轨道相连接,第一三开叉心的其余的两个连接端用于与上游的第二转辙器连接;第一转辙器还包括:第一护轨60和第二护轨70。第一护轨60,设置在第一直基本轨10和第一曲尖轨40之间并贴近第一直基本轨10的一侧,以防止车轮直向行驶时撞击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一叉心尖端56;第二护轨70,设置在第二导轨150的一侧,以防止车轮驶向第一组曲轨道时撞击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二叉心尖端57。当机车从左向右沿直线行驶时,第一曲尖轨40远离第一直基本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形道岔,包括:第一转辙器,包括:第一直基本轨(10)、直导轨(20)、曲导轨(30)、第一曲尖轨(40)和第一三开叉心,所述直导轨(20)和所述第一直基本轨(1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曲尖轨(40)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直基本轨(10)的第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曲尖轨(40)与所述曲导轨(30)的弯曲方向相同,所述第一三开叉心的部分、所述曲导轨(30)与所述第一曲尖轨(40)形成并排的第一组曲轨道,所述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一连接端(51)与所述直导轨(20)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二连接端(52)与所述曲导轨(30)的第一端相连接,从所述第一直基本轨(10)的第一端到其第二端为火车的行进方向,所述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三连接端(53)用于与区间轨道相连接,所述第一三开叉心的其余的两个连接端用于与上游的第二转辙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辙器还包括:第一护轨(60),设置在所述第一直基本轨(10)和所述第一曲尖轨(40)之间并贴近所述第一直基本轨(10)的一侧,以防止车轮直向行驶时撞击所述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一叉心尖端(56);第二导轨(150),一端与所述第一曲尖轨(40)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下游的所述第一转辙器的所述第一三开叉心连接;第二护轨(70),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150)的一侧,以防止所述车轮驶向所述第一组曲轨道时撞击所述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二叉心尖端(5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形道岔,包括:第一转辙器,包括:第一直基本轨(10)、直导轨(20)、曲导轨(30)、第一曲尖轨(40)和第一三开叉心,所述直导轨(20)和所述第一直基本轨(1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曲尖轨(40)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直基本轨(10)的第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曲尖轨(40)与所述曲导轨(30)的弯曲方向相同,所述第一三开叉心的部分、所述曲导轨(30)与所述第一曲尖轨(40)形成并排的第一组曲轨道,所述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一连接端(51)与所述直导轨(20)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二连接端(52)与所述曲导轨(30)的第一端相连接,从所述第一直基本轨(10)的第一端到其第二端为火车的行进方向,所述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三连接端(53)用于与区间轨道相连接,所述第一三开叉心的其余的两个连接端用于与上游的第二转辙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辙器还包括:第一护轨(60),设置在所述第一直基本轨(10)和所述第一曲尖轨(40)之间并贴近所述第一直基本轨(10)的一侧,以防止车轮直向行驶时撞击所述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一叉心尖端(56);第二导轨(150),一端与所述第一曲尖轨(40)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下游的所述第一转辙器的所述第一三开叉心连接;第二护轨(70),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150)的一侧,以防止所述车轮驶向所述第一组曲轨道时撞击所述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二叉心尖端(5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道岔还包括所述第二转辙器,所述第二转辙器包括:第二直基本轨(100)、直尖轨(110)、曲基本轨(120)和第二曲尖轨(130),所述第二直基本轨(100)连接在所述第一直基本轨(10)的第一端处,所述直尖轨(110)和所述第二直基本轨(100)相对设置,所述直尖轨(110)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曲基本轨(120)的第一端处,所述直尖轨(1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开叉心的第四连接端(54)连接,所述第二曲尖轨(130)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直基本轨(100)的第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二曲尖轨(13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开叉心的第五连接端(55)连接,所述第二曲尖轨(130)和所述曲基本轨(120)的弯曲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曲尖轨(130)、所述第一三开叉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军左丽丽李永茂樊小平谢明峻
申请(专利权)人:铁科北京轨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