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工件的自动夹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334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腐蚀工件的自动夹持检测装置,涉及工装辅具领域,包括机座、驱动电机、滑块、第一转动块、夹板和第二转动块,所述机座靠近滑槽左侧边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座,第一转动块的右端与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转动块的左端与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耐腐蚀工件的自动夹持检测装置,为避免检验人员手套上的尖锐物对工件的损伤,将工件放置在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的中间,通过驱动电机夹紧,夹紧后检验人员可通过控制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同时转动来全方位观察夹持工件,避免观察角度不同造成的结果差异。

An Automatic Clamping and Detecting Device for Corrosion Resistant Workpiec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lamping detection device for corrosion-resistant workpiec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ooling accessories, including a machine base, a driving motor, a slider, a first rotating block, a splint and a second rotating block. The upper end of the machine base near the left edge of the sliding groo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clamping seat,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ing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lead screw,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liding block is fixed. The first clamping seat is connected, the right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rotating motor,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second rotat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second rotating motor. In order to avoid the damage of sharp objects on the gloves of inspectors to the workpiece, the workpiece is placed in the first rotating block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block. By clamping the driving motor, the inspector can observe the clamping workpiece in all directions by controll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rotating motors to rotate at the same time, so as to avoid the difference of results caused by different angles of obser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工件的自动夹持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装辅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腐蚀工件的自动夹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零件中有很多耐腐蚀工件,耐腐蚀工件中如果存在较多的擦伤或划痕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工件内部腐蚀,使工件强度不达标,从而造成安全事故,因此耐腐蚀工件在生产后,需要检验人员对工件的进行外观检验,但是目前对这类工件检验的方式都是人手带着手套拿着工件检验,这种方式一方面手套上可能有尖锐物对工件造成损伤,另一方面无法保证全方位的对工件进行检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工件的自动夹持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的缺陷。一种耐腐蚀工件的自动夹持检测装置,包括机座、驱动电机、滑块、第一转动块、夹板和第二转动块,所述机座的内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机座的上端连通,机座靠近滑槽左侧边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的一端连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座连接,所述滑块通过螺纹通孔与丝杠螺纹连接,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座的左端和第二夹持座的右端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的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圆形翼板,所述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的圆形外侧壁设有转动槽,圆形翼板与转动槽转动连接,第一转动块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动块内部均匀设有空腔,第二转动块的左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夹板的右端均匀分布有与空腔相对应的定位杆,夹板的左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高度与滑槽的深度相等,滑块靠近上端位置的左右两侧设有翼板,滑块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螺纹通孔。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右侧设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机座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机座的上端设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型号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的大小相等,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右表面和夹板的左表面连接有橡胶垫,所述第一转动电机通过固定支架与第一夹持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电机通过固定支架与第二夹持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杆上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夹板的右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耐腐蚀工件在进行外观检测时,通过将耐腐蚀工件放置在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的中间,并通过驱动电机夹紧,解决了检验人员的手套上的尖锐物对工件的损伤,夹紧后检验人员可通过控制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同时转动来全方位观察夹持工件,从而避免检验人员观察角度不同造成的结果差异。附图说明图1是耐腐蚀工件的自动夹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夹持座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机座左侧转动块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1所示滑块的侧视图;图6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其中,1-机座,2-驱动电机,3-丝杠,4-滑块,5-滑槽,6-限位开关,7-第一夹持座,8-第一转动块,9-圆形槽,10-圆形翼板,11-第一转动电机,12-压力传感器,13-定位杆,14-固定支架,15-弹簧,16-转动槽,17-空腔,18-夹板,19-第二转动电机,20-第二转动块,21-第一开关,22-第二开关,23-第二夹持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耐腐蚀工件的自动夹持检测装置,包括机座1、驱动电机2、滑块4、第一转动块8、夹板18和第二转动块20,所述机座1的内部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与机座1的上端连通,机座1靠近滑槽5左侧边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座23,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3的一端连接,所述丝杠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座1连接,所述滑块4通过螺纹通孔与丝杠3螺纹连接,滑块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座7,所述第一夹持座7的左端和第二夹持座23的右端设有圆形槽9,所述圆形槽9的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圆形翼板10,所述第一转动块8和第二转动块20的圆形外侧壁设有转动槽16,圆形翼板10与转动槽16转动连接,第一转动块8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动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动块8内部均匀设有空腔17,第二转动块20的左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动电机19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夹板18的右端均匀分布有与空腔17相对应的定位杆13,夹板18的左端设有压力传感器12,所述压力传感器12与驱动电机2电性连接。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滑块4的高度与滑槽5的深度相等,滑块4靠近上端位置的左右两侧设有翼板,滑块4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螺纹通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5的右侧设有限位开关6,所述限位开关6与驱动电机2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固定连接在机座1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座1的上端设有第一开关21和第二开关22,所述第一开关21与驱动电机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22与第一转动电机11和第二转动电机19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电机11和第二转动电机19型号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块8和第二转动块20的大小相等,所述第二转动块20的右表面和夹板18的左表面连接有橡胶垫,所述第一转动电机11通过固定支架14与第一夹持座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电机19通过固定支架14与第二夹持座23固定连接。此外,所述定位杆13上套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一端与夹板18的右端固定连接,弹簧15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块8的左端固定连接。工作过程及原理:检验人员先将待检验耐腐蚀工件放到滑块4上的第一转动块8和第二转动块20之间,然后按下第一开关21,驱动电机2转动,带动丝杠3转动进而带动滑块4向左移动,逐渐将耐腐蚀工件夹持在第一转动块8和夹板18之间,当压力传感器12感受到的压力值大于设定的压力值时,驱动电机2停止转动,这时检验人员可以对耐腐蚀工件进行外观检验,在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通过按下第二开关22使第一转动电机11和第二转动电机19同时缓慢转动,这时检验人员可以全方位观察工件外观,当工件某一部分需要认真观察确定时,可以再次按下第二开关22使第一转动电机11和第二转动电机19停下,方便检验人员检验,检验完毕后,通过第二开关22,使第一转动电机11和第二转动电机19停止转动,并通过第一开关控制驱动电机2反向转动,松开耐腐蚀工件,当滑块4触碰到限位开关6时,驱动电机2停止转动。在夹紧和松开过程中,弹簧15起到缓冲作用,使夹紧的压力缓慢上升,防止压力突然增大,造成耐腐蚀工件损坏,定位杆13使夹板18始终固定在第二转动块20上,并带动第二转动块20转动。基于上述,采用本技术的耐腐蚀工件的自动夹持检测装置,耐腐蚀工件在进行外观检测时,为避免检验人员的手套上的尖锐物对工件的损伤,将耐腐蚀工件放置在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的中间,并通过驱动电机夹紧,夹紧后检验人员可通过控制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同时转动来全方位观察夹持工件,从而避免检验人员观察角度不同造成的结果差异。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腐蚀工件的自动夹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驱动电机(2)、滑块(4)、第一转动块(8)、夹板(18)和第二转动块(20),所述机座(1)的内部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与机座(1)的上端连通,机座(1)靠近滑槽(5)左侧边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座(23),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3)的一端连接,所述丝杠(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座(1)连接,所述滑块(4)通过螺纹通孔与丝杠(3)螺纹连接,滑块(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座(7),所述第一夹持座(7)的左端和第二夹持座(23)的右端设有圆形槽(9),所述圆形槽(9)的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圆形翼板(10),所述第一转动块(8)和第二转动块(20)的圆形外侧壁设有转动槽(16),圆形翼板(10)与转动槽(16)转动连接,第一转动块(8)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动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动块(8)内部均匀设有空腔(17),第二转动块(20)的左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动电机(19)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夹板(18)的右端均匀分布有与空腔(17)相对应的定位杆(13),夹板(18)的左端设有压力传感器(12),所述压力传感器(12)与驱动电机(2)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工件的自动夹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驱动电机(2)、滑块(4)、第一转动块(8)、夹板(18)和第二转动块(20),所述机座(1)的内部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与机座(1)的上端连通,机座(1)靠近滑槽(5)左侧边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座(23),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3)的一端连接,所述丝杠(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座(1)连接,所述滑块(4)通过螺纹通孔与丝杠(3)螺纹连接,滑块(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座(7),所述第一夹持座(7)的左端和第二夹持座(23)的右端设有圆形槽(9),所述圆形槽(9)的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圆形翼板(10),所述第一转动块(8)和第二转动块(20)的圆形外侧壁设有转动槽(16),圆形翼板(10)与转动槽(16)转动连接,第一转动块(8)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动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动块(8)内部均匀设有空腔(17),第二转动块(20)的左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动电机(19)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夹板(18)的右端均匀分布有与空腔(17)相对应的定位杆(13),夹板(18)的左端设有压力传感器(12),所述压力传感器(12)与驱动电机(2)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工件的自动夹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友兵陈之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协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