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3005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吸装置,其中,包括连通的气流道,所述气流道的一端为真空吸口,用于吸附工件,所述气流道的另一端为抽气口,通过连接吸气装置,将气流道内的空气抽出,使气流道内压强变大,吸附工件,所述气流道内设置有挡块,吸气装置抽出气流道内的空气后,所述挡块位移至抽气口处,通过所述挡块封闭抽气口,避免所述真空吸口空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真空吸装置,通过挡块的作用,使挡块封住抽气口,避免空载,提高吸附效率,节能环保。

A Vacuum Su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acuum su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ed airway, one end of which is a vacuum suction port for adsorbing workpiece, the other end of which is an air suction port. Through connecting the air suction device, the air in the airway is pumped out so as to increase the pressure in the airway and adsorb the workpiece. The airway is provided with a blocking block and the air suction device extracts the airflow. After the air in the passage is displaced to the air exhaust port, the air exhaust port is sealed by the block to avoid empty load of the vacuum suction port. The vacuum suction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an seal the air exhaust port by the function of the block, avoid empty load, improve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save energy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胶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吸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除胶机,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通过真空吸气,使工件吸附在工作台上,但是工作台上的真空吸口设置有多个,工件的大小不一,有些真空吸口顶端没有与工件接触,导致抽气装置一直抽气,耗费资源,效率低,容易损坏机器。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吸装置,旨在解决提高工件吸附效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真空吸装置,其中,包括连通的气流道,所述气流道的一端为真空吸口,用于吸附工件,所述气流道的另一端为抽气口,通过连接吸气装置,将气流道内的空气抽出,使气流道内压强变大,吸附工件,所述气流道内设置有挡块,吸气装置抽出气流道内的空气后,所述挡块位移至抽气口处,通过所述挡块封闭抽气口,避免所述真空吸口空载。所述的真空吸装置,其中,所述抽气口的口径小于气流道的口径。所述的真空吸装置,其中,所述气流道为U型。所述的真空吸装置,其中,所述挡块与所述抽气口接触的一端为弧形。所述的真空吸装置,其中,所述挡块的长度大于气流道的口径。所述的真空吸装置,其中,所述挡块为球体。所述的真空吸装置,其中,所述挡块为顶端弧形结构的柱体。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吸装置,其中,包括连通的气流道,所述气流道的一端为真空吸口,用于吸附工件,所述气流道的另一端为抽气口,通过连接吸气装置,将气流道内的空气抽出,使气流道内压强变大,吸附工件,所述气流道内设置有挡块,吸气装置抽出气流道内的空气后,所述挡块位移至抽气口处,通过所述挡块封闭抽气口,避免所述真空吸口空载,本专利技术所述真空吸装置,通过挡块的作用,使挡块封住抽气口,避免空载,提高吸附效率,节能环保。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真空吸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真空吸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挡块封闭抽气口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真空吸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真空吸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挡块封闭抽气口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吸装置,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真空吸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吸装置,其中,包括连通的气流道101,所述气流道101的一端为真空吸口102,用于吸附工件,所述气流道101的另一端为抽气口103,通过连接吸气装置,将气流道101内的空气抽出,使气流道101内压强变大,吸附工件,所述气流道101内设置有挡块104,吸气装置抽出气流道101内的空气后,所述挡块104位移至抽气口103处,通过所述挡块104封闭抽气口103,避免所述真空吸口102空载,所述挡块封闭抽气口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真空吸装置,能够吸附工件,达到对工件进行固定的作用,包括连通的气流道,气流道的一端与工件接触,另一端为抽气口,连接吸气装置,通过吸气装置抽出气流道内的空气,由于压强作用,气流道内的挡块与抽气口接触,挡住所述抽气口,停止抽气,整个气流道保持稳定,对工件进行吸附,而当真空吸口上方没有工件时,由于挡块的作用,堵住抽气口,抽气口无法从气流道中抽出空气,保证整个气流道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真空吸口对工件吸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吸装置,其中,所述抽气口103的口径小于气流道101的口径。本专利技术所述抽气口的口径优选小于气流道的口径,保证挡块能够挡住所述抽气口的同时,能够在气流道内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吸装置,其中,所述气流道101为U型。本专利技术所述真空吸装置,所述气流道优选为U型,对称设置,所述挡块设置在位于抽气口的一侧的气流道内,在抽气口未抽气时,挡块位于抽气口一侧的气流道的底端,当开始抽气时,挡块向上移动,堵住抽气口,气流道内压强稳定,吸附工件。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吸装置,其中,所述挡块与所述抽气口103接触的一端为弧形。本专利技术所述真空吸装置,优选所述挡块与抽气口接触的一端为弧形结构,能够保证挡块与抽气口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密封性。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吸装置,其中,所述挡块104的长度大于气流道101的口径。本专利技术所述真空吸装置,优选所述挡块的长度大于气流道的口径,能够保证挡块始终位于气流道位于抽气口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吸装置,其中,所述挡块104为球体,所述挡块为球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真空吸装置,较佳实施例,所述挡块的形状可为球体。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吸装置,其中,所述挡块104为顶端弧形结构的柱体,所述挡块为弧形柱体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真空吸装置,较佳实施例,所述挡块的形状还可以为顶端为弧形的柱体结构,只要能够实现与抽气口连接,保证密封效率皆可。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吸装置,其中,包括连通的气流道,所述气流道的一端为真空吸口,用于吸附工件,所述气流道的另一端为抽气口,通过连接吸气装置,将气流道内的空气抽出,使气流道内压强变大,吸附工件,所述气流道内设置有挡块,吸气装置抽出气流道内的空气后,所述挡块位移至抽气口处,通过所述挡块封闭抽气口,避免所述真空吸口空载,本专利技术所述真空吸装置,通过挡块的作用,使挡块封住抽气口,避免空载,提高吸附效率,节能环保。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的气流道,所述气流道的一端为真空吸口,用于吸附工件,所述气流道的另一端为抽气口,通过连接吸气装置,将气流道内的空气抽出,使气流道内压强变大,吸附工件,所述气流道内设置有挡块,吸气装置抽出气流道内的空气后,所述挡块位移至抽气口处,通过所述挡块封闭抽气口,避免所述真空吸口空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的气流道,所述气流道的一端为真空吸口,用于吸附工件,所述气流道的另一端为抽气口,通过连接吸气装置,将气流道内的空气抽出,使气流道内压强变大,吸附工件,所述气流道内设置有挡块,吸气装置抽出气流道内的空气后,所述挡块位移至抽气口处,通过所述挡块封闭抽气口,避免所述真空吸口空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口的口径小于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衍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米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