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植物修复河道水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3348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生植物修复河道水质的方法,对城市中景观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治理,采用植物栅栏、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生态浮岛多种水生植物组合构成,形成空间上的立体式分布,利用植物根系深度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后排出系统,再利用边坡植物的吸附过滤,净化水体。采用沉水、浮水、生态浮岛相结合形成空间上的立体分布,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河道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充分净化水体,同时作为河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水生植物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通过管道将河道底部的水喷洒到边坡上的水生植物上,植物既能吸收过滤污染物,同时也增加了河道的溶解氧。

A method of aquatic phytoremediation of river water qualit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aquatic phytoremediation of river water quality, which is used for ecological remediation and treatment of landscape rivers in cities. It is composed of plant fences, submerged plants, phytoplankton and ecological floating island, forming a three-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in space, utilizing plant roots to deeply absorb pollutants in water body, and then discharging system, and utilizing the adsorption of slope plants. Filtration, purification of water. The combination of submerged water, floating water and ecological floating island forms a three-dimensional spatial distribution, which maximizes the planting area of aquatic plants in the river, fully purifies the water body,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iver landscape. The use of aquatic plants to remove pollutants in water will not produce secondary pollution. Water from the bottom of the river is sprayed onto the aquatic plants on the slope through pipelines, which can absorb and filter pollutants, and increase dissolved oxygen in the r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生植物修复河道水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生态治理
,具体为一种水生植物修复河道水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河道是作为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城市河道沿岸居民人数较多,人类的生产生活对城市河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城市河流生态功能的不断退化,甚至丧失自净能力。近年来,人类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人类也逐步建立了生态景观河道的理念,人类加大对城市景观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力度,对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改善城市景观面貌、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生植物修复河道水质的方法,对城市中景观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治理,采用植物栅栏、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生态浮岛多种水生植物组合构成,形成空间上的立体式分布,利用植物根系深度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后排出系统,再利用边坡植物的吸附过滤,净化水体。优选的,首先是在河道的上游位置设置植物栅栏,植物栅栏的高度应该高于河道的最高水位,将河道的入口处的漂浮物进行拦截,减少河道中垃圾脏污及有机物的含量,同时又不影响美观。优选的,在河道的两侧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半圆形的生态浮岛,生态浮岛占河道约总面积的10%。优选的,所述的生态浮岛配置有多孔环组合填料,所用的水生植物品种为脱氮除磷效果好的美人蕉、旱伞草、香蒲、千屈菜。优选的,后期需定期清理河道表面、收割凋零的的植物,防止进入水体引起二次污染。优选的,在河道的生态边坡坡脚处设置渗滤砌块,并在河道边坡下埋设管道,从河道底部抽水喷洒到边坡的喜水植物上,利用植物的根系吸附、过滤河水的污染物,同时也能防止外界污染物经雨水冲刷进入河道。优选的,在两个生态浮岛间隔中间种植浮水植物,所用的浮水植物品种有睡莲、荇菜、芡实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在河道的底部铺设有水生植物种植基质的种植箱,水生植物包括但不仅限于金鱼藻、水蕴草、绿菊、眼子菜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的水生植物覆盖率为30-40%。优选的,所述的半圆形浮岛边上设有反光杯,能将光线反射到河道底部,有利于河底水生植物更好的生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沉水、浮水、生态浮岛相结合形成空间上的立体分布,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河道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充分净化水体,同时作为河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采用水生植物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3、通过管道将河道底部的水喷洒到边坡上的水生植物上,植物既能吸收过滤污染物,同时也增加了河道的溶解氧。附图说明图1为河道生态修复治理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植物格栅、2.抽水管道喷水、3.生态浮岛、4.反光杯、5.种植沉水植物的基质的种植箱、6.浮水植物、7.河道护坡、8.渗滤砌块、9.景观河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首先在河道的上游位置设植物栅栏,植物栅栏的高度高于河道的最高水位,将河道的入口处的漂浮物进行拦截,减少进入河道的垃圾及悬浮物。2、在河道的两侧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半圆形的生态浮岛,浮岛上配置有多孔环组合填料,所用的水生植物品种为脱氮除磷效果好的美人蕉、旱伞草、香蒲、千屈菜,植物根有利于鱼类产卵和促进沉积,生态浮岛约占河道总面积的10%。3、定期清理河道表面,防止进入水体引起二次污染。收割、移除植物,原理包括植物根系的生物降解、植物富集、植物固定等,通过人工收割将河道营养物质移出河道。4、在河道的生态边坡坡脚处设置渗滤砌块,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河岸原有的自然风貌,能有效避免水流对河岸的冲刷,在河道两侧边坡下埋设管道,从河道底部抽水喷洒到边坡的喜水植物上,利用植物的根系吸附、过滤河水的污染物,同时也能防止外界污染物经雨水冲刷进入河道。5、在两个生态浮岛间隔中种植浮水植物,所用的浮水植物品种有睡莲、荇菜、芡实中的一种或多种。6、在河道的底部铺设水生植物种植基质的种植箱,水生植物包括但不仅限于金鱼藻、水蕴草、绿菊、眼子菜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的水生植物覆盖率为30-40%。7、在上述半圆形浮岛边上设反光杯,改变阳光的照射角度,对河道底部偏暗的区域增加光照,有利于河底水生植物更好的吸收污染物。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生植物修复河道水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城市中景观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治理,采用植物栅栏、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生态浮岛多种水生植物组合构成,形成空间上的立体式分布,利用植物根系深度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后排出系统,再利用边坡植物的吸附过滤,净化水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生植物修复河道水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城市中景观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治理,采用植物栅栏、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生态浮岛多种水生植物组合构成,形成空间上的立体式分布,利用植物根系深度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后排出系统,再利用边坡植物的吸附过滤,净化水体。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修复河道水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是在河道的上游位置设置植物栅栏,植物栅栏的高度应该高于河道的最高水位,将河道的入口处的漂浮物进行拦截,减少河道中垃圾脏污及有机物的含量,同时又不影响美观。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修复河道水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河道的两侧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半圆形的生态浮岛,生态浮岛占河道约总面积的10%。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修复河道水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浮岛配置有多孔环组合填料,所用的水生植物品种为脱氮除磷效果好的美人蕉、旱伞草、香蒲、千屈菜。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修复河道水质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广平朱士圣边超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国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