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模锻机射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92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部件,具体涉及液态模锻机射料机构。包括静型板、吊耳、外壳、提升机构、注射机构、冷却系统和摆动液压缸,所述吊耳成对设在静型板下部,所述外壳左右两侧设有转轴,所述外壳通过转轴与吊耳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提升机构,所述注射机构连接在提升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注射机构连接有冷却系统,所述摆动液压缸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外壳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连接的外壳与吊耳实现了灵活给料送料过程,可使节省射料机构的运动占用空间,同时也节省了设备间配合运动的匹配时间,工作效率高。

Shooting mechanism of liquid die forg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ie component, in particular to a feeding mechanism of a liquid die forg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tatic plate, a lifting lug, a housing, a lifting mechanism, an injection mechanism, a cooling system and a swinging hydraulic cylinder, the lifting lugs are arranged in pairs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static plat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housing are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housing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lug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housing is fixed with a lifting mechanism, the injection mechanism is connected at the output end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injection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mechanism. A cooling system is connected, and the swing hydraulic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housing through a universal joint. The flexible feeding process is realized by rotating the connected shell and the lifting lug, which can save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movement of the ejector mechanism, and also save the matching time of the match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devices, and the working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态模锻机射料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部件,具体涉及液态模锻机射料机构。
技术介绍
铝合金轮毂是钢制轮毂的换代产品,目前国内外制造铝合金产品的方法包括锻造法和铸造法,锻造法虽然质量好,但成品率低,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因而现在普遍使用铸造法进行生产,但普通的重力铸造法生产的产品生产质量不高,这种生产方法基本被淘汰,目前国际外大多采用低压铸造法进行生产,该法产品质量和成品率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巨大,而液态模锻法,使铝合金在高压下结晶,在结晶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变形,消除了锁孔、疏松、气孔等缺陷,产品既具有接近锻件的优良性能,又有精铸件的高效率,高精度,且投资大大低于低压铸造法。其中,射料机构是挤压铸造机的最重要部件之一,直接决定产品质量和重复精度,其功能是在受料后,以一定的速度和压力推送液态铝液进入模具,并施以一定压力实现锻造的过程。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6968995B)公开了本专利技术涉及稳步启动的压铸机压射系统,压射油缸的有杆腔出油口的侧部设有与出油口相交的活塞杆导向孔,挤压油缸的活塞杆可穿过活塞杆导向孔伸入至压射油缸的有杆腔出油口中,压力油进油管路分别与压射油缸的无杆腔进油口和挤压油缸控制阀的压力油进油口相连,挤压油缸控制阀的一工作油口连接挤压油缸的无杆腔进油口,另一工作油口连接挤压油缸的有杆腔出油口,出油口连接回油箱,压射油缸的有杆腔出油口连接有两并联的压射回油支路,一支路的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回油箱,出油口连接至压射油缸的有杆腔出油口,另一支路的压射排油阀的进油口连接至压射油缸的有杆腔出油口,出油口连接回油箱。通过挤压油缸挤压压射油缸前腔的液压油增加背压。该专利技术通过挤压油缸来挤压压射油缸前腔的液压油,增加背压,确保压射启动阶段没有抖动,避免铝液中夹渣空气,压射启动较平稳,保证压铸产品的质量,为一实用的新设计。因而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在压射启动阶段抖动较大而降低铝液中夹杂空气的可能性,与实现射料机构的结构简化并无关系。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4275464B)公开了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机射料装置,包括用于盛放熔融金属液的料筒及设置在料筒内腔中的柱塞,所述料筒包括平直部和鹅颈部,所述平直部与鹅颈部通过倾斜部过渡连接,倾斜部的最低点低于鹅颈部出料口的最低点;柱塞包括通过柱塞杆连接的第一柱塞头和第二柱塞头,第一柱塞头、第二柱塞头、柱塞杆及平直部之间形成用于存放熔融金属液的无压力室,第一柱塞头、鹅颈部及平直部之间形成用于存放待注射熔融金属液的压力室,压力室与无压力室之间设有适于在射料过程中封闭,并在柱塞复位过程中开启的单向流通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压铸机射料装置压铸周期短、生产效率高、产品合格率较高,且可降低金属液的加热温度,延长模具等部件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本技术方案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冷式压铸装置的料筒每次只能注入单件铸件的熔融金属液,压铸周期长、生产效率低,料筒内熔融金属液的高度不易控制,铸件内部容易嵌入气泡,且容易使H13钢制成的模具变软甚至产生裂纹,进而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的技术缺陷,其并不能达到精简结构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液态模锻机射料机构。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液态模锻机射料机构,包括静型板、吊耳、外壳、提升机构、注射机构、冷却系统和摆动液压缸,所述吊耳成对设在静型板下部,所述外壳左右两侧设有转轴,所述外壳通过转轴与吊耳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提升机构,所述注射机构连接在提升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注射机构连接有冷却系统,所述摆动液压缸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外壳连接。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油缸,所述提升机构可通过提升油缸驱动注射机构整体沿射料方向上下运动。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可检测提升机构自身运动行程的压射行程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注射机构包括注射外壳、推料液压缸、推杆、推料头和料腔,所述注射外壳与提升机构输出端连接,所述注射外壳前端设有可容纳铝液的料腔,所述料腔内安装有推料头,所述注射外壳中心设有壳内水道,所述推杆穿过壳内水道而与所述推料头连接,所述推杆中心设有杆内水道,所述杆内水道前端连通有径向贯通的杆端通孔,所述壳内水道、杆内水道和杆端通孔形成的冷却水路与所述冷却系统相连,所述推杆通过推料液压缸驱动。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注射机构上还设有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可检测所述推杆的运动行程。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注射机构内设有水路密封装置。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注射外壳内设有与所述壳内水道相连的出水口。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注射外壳内设有进水口,所述杆内水道的进口在推杆运动到最前方时与注射外壳进水口相连通。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推料头与所述推杆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摆动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外部机架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连接的外壳与吊耳实现了灵活给料送料过程,可使节省射料机构的运动占用空间,同时也节省了设备间配合运动的匹配时间,工作效率高;(2)本专利技术通过外壳与吊耳的转动连接,使射料端部的料腔与模具注入口的对准精度提高,运动可靠性高;(3)本专利技术在外壳内设置提升机构,可使注射机构在整体向模具方向快速运动后迅速通过注射机构进行精准射料,这种分级运动提高了运动精度和射料效率;(4)本专利技术的射料机构内设有水冷却回路,可根据模具的射料要求实现迅速冷却效果,结构紧凑且设计巧妙;(5)本专利技术的推料头与推杆为活动连接,可根据射料行程的长短对推料头进行更换,确保射料的高效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原理图;图2是图1去除外壳3后的侧部示意图;图3是注射外壳51内部的水路结构示意图;1-静型板,2-吊耳,3-外壳,31-转轴,32-压射行程检测装置,4-提升机构,5-注射机构,52-推料液压缸,53-推杆,54-推料头,55-料腔,56-位置检测装置,6-冷却系统,61-杆内水道,62-壳内水道,63-杆端通孔,7-摆动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液态模锻机射料机构,包括静型板1、吊耳2、外壳3、提升机构4、注射机构5、冷却系统6和摆动液压缸7,所述吊耳2成对设在静型板1下部,所述外壳3左右两侧设有转轴31,所述外壳3通过转轴31与吊耳2转动连接,所述外壳3内部固定安装有提升机构4,所述注射机构5连接在提升机构4的输出端,所述注射机构5连接有冷却系统6,所述摆动液压缸7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外壳3连接。所述提升机构4包括提升油缸,所述提升机构4可通过提升油缸驱动注射机构5整体沿射料方向上下运动。所述提升机构4还包括可检测提升机构4自身运动行程的压射行程检测装置32。所述注射机构5包括注射外壳3、推料液压缸52、推杆53、推料头54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液态模锻机射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静型板、吊耳、外壳、提升机构、注射机构、冷却系统和摆动液压缸,所述吊耳成对设在静型板下部,所述外壳左右两侧设有转轴,所述外壳通过转轴与吊耳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提升机构,所述注射机构连接在提升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注射机构连接有冷却系统,所述摆动液压缸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外壳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液态模锻机射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静型板、吊耳、外壳、提升机构、注射机构、冷却系统和摆动液压缸,所述吊耳成对设在静型板下部,所述外壳左右两侧设有转轴,所述外壳通过转轴与吊耳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提升机构,所述注射机构连接在提升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注射机构连接有冷却系统,所述摆动液压缸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外壳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模锻机射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油缸,所述提升机构可通过提升油缸驱动注射机构整体沿射料方向上下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模锻机射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可检测提升机构自身运动行程的压射行程检测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模锻机射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机构包括注射外壳、推料液压缸、推杆、推料头和料腔,所述注射外壳与提升机构输出端连接,所述注射外壳前端设有可容纳铝液的料腔,所述料腔内安装有推料头,所述注射外壳中心设有壳内水道,所述推杆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石洪伟杨湛成陆阳石和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和德轻量化成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