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副车架的液态模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189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副车架的液态模锻方法,包括合金熔制、确定浇注重量与浇注温度、多级压射、快速增压、动态保压、局部增压、卸压开模、出模冷却以及T5热处理成型等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该液态模锻方法形成的一体式副车架采用低压高速压射和高压慢速补缩,成品的成形完整、外形光洁;工艺流程中增加的局部增压工艺使得成品内部致密、无收缩缺陷;单一内浇道的设计使得成品无收缩缺陷无夹杂、气孔缺陷;采用T5热处理工艺使得成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可靠性同步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式副车架的液态模锻方法


技术介绍

1、副车架做为底盘系统的关键安全结构件,需要承受来自整车自身重量及路面冲击载荷,安全性、耐久性及可靠性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既要求有高的承载能力,又要求有较低的屈强比和高的伸长率,以保证其高的安全可靠性。

2、针对上述情况,现有技术采用挤压铸造技术制备铝合金材料的一体式副车架,具体而言,公开号为cn112517884a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副车架的挤压铸造方法,但是采用此方法制备的铝合金副车架在安全可靠性和承载能力不能兼顾,强度超过了300mpa、屈强比高达0.89时塑性只有7%,使用的安全性不足;伸长率达到8%时强度只有280mpa,承载能力不足。屈强比过高、塑性不足的根源在于主要靠t6热处理实现弥散强化提高强度,必然导致屈强比过高、塑性降低;强度不足的根源在于现有挤压铸造的充型过程卷气、卷渣导致副车架内部存在夹杂和气孔缺陷。

3、因此如何对现有的施工方法进行改进以同时保证副车架的结构强度和塑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b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副车架的液态模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副车架的液态模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用于净化的稀土含量为0.0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副车架的液态模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用于变质处理的变质剂含量为0.05-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副车架的液态模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用气体旋转喷吹或涡流式喷吹的方式加入无毒精炼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副车架的液态模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具有模腔的模具,所述模具内仅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副车架的液态模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副车架的液态模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用于净化的稀土含量为0.0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副车架的液态模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用于变质处理的变质剂含量为0.05-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副车架的液态模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用气体旋转喷吹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艳星饶宇邢书明石洪伟吴焕新屈铜贵谢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和德轻量化成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