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池水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2385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水冷装置,包括本体和水箱,所述水箱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制冷板,所述水箱右侧的下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水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贯穿本体左侧的顶部并延伸至本体的内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输水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单向阀,起到了防止水倒流的效果,通过循环水箱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循环管道,且循环管道的输出端与入水口右侧的顶部连通,起到了冷凝水循环使用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水冷装置结构复杂,且使用过的冷凝水直接排出,这样不仅增加了水冷的成本,同时也浪费了水资源,为人们的资源带来了极大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池水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池水冷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即一种化学电源,它由两种不同成分的电化学活性电极分别组成正负极,两电极浸泡在能提供媒体传导作用的电解质中,当连接在某一外部载体上时,通过转换其内部的化学能来提供电能,但是电池结构是一种能量转化与储存的装置,它通过反应将化学能或物理能转化为电能,然而传统的电池结构使用不方便,成本高,可靠性差,使用不方便,功能不够完善,因此,出现了新能源电池,但在新能源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水冷,但现有的水冷装置结构复杂,且使用过的冷凝水直接排出,这样不仅增加了水冷的成本,同时也浪费了水资源,为人们的资源带来了极大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电池水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水冷装置,具备冷凝水循环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水冷装置结构复杂,且使用过的冷凝水直接排出,这样不仅增加了水冷的成本,同时也浪费了水资源,为人们的资源带来了极大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池水冷装置,包括本体和水箱,所述水箱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制冷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电池水冷装置,包括本体(1)和水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0)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制冷板(9),所述水箱(10)右侧的下端通过连接板(8)固定连接有水泵(7),所述水泵(7)的输出端与水箱(10)右侧的底部连通,所述水泵(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贯穿本体(1)左侧的顶部并延伸至本体(1)的内表面,所述本体(1)内腔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13)和温度传感器(6),所述本体(1)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4)和第一隔板(3),所述第二隔板(4)和第一隔板(3)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水道(14)和第一水道(15),所述第二水道(14)和第一水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池水冷装置,包括本体(1)和水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0)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制冷板(9),所述水箱(10)右侧的下端通过连接板(8)固定连接有水泵(7),所述水泵(7)的输出端与水箱(10)右侧的底部连通,所述水泵(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贯穿本体(1)左侧的顶部并延伸至本体(1)的内表面,所述本体(1)内腔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13)和温度传感器(6),所述本体(1)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4)和第一隔板(3),所述第二隔板(4)和第一隔板(3)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水道(14)和第一水道(15),所述第二水道(14)和第一水道(15)的上下两端均与本体(1)的上下两端连通,所述本体(1)内腔的中端贯穿第二隔板(4)和第一隔板(3)固定连接有横隔板(5),所述横隔板(5)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蛇形水道(2),所述蛇形水道(2)的左右两侧均与本体(1)内腔的左右两侧连通,所述本体(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坤徐嘉庆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杏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