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脱氢乙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2035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脱氢乙酸的方法,涉及脱氢乙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在该方法中,仅需要提取样本中的脱氢乙酸,通过提取样品中的脱氢乙酸、除水、复溶以及显色判断样品是否含有脱氢乙酸,无需特定的测试仪器,操作简便,且实验流程时间短,安全性高,分析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脱氢乙酸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氧乙酸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脱氢乙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脱氢乙酸是一种低毒高效广谱防腐剂,是吡喃的衍生物。脱氢乙酸对水的溶解度小,其盐类脱氢乙酸钠对水的溶解度较大,因此后者也常用来作为防腐剂。于常见的防腐剂苯甲酸钠对比可以得到,脱氢乙酸的抑菌效果是防腐剂苯甲酸钠的2~10倍,也就是说,脱氢乙酸只需要使用很少的量,就可以起到更好的防腐效果。脱氢乙酸常用在腐乳、糕点、肉制品、发酵豆制品、酱腌菜等食品中。其作为一种防腐剂,允许在食品中添加,但是国家对添加量有着严格的规定,不同食品中的允许添加量不同。例如,腌渍的蔬菜中的脱氢乙酸最大使用量为1.0g/kg,发酵豆制品、果蔬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3g/kg,面包、糕点和熟肉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5g/kg。由于脱氢乙酸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害性,大量使用此类防腐剂易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必须对食品中脱氢乙酸含量进行日常监测。我国批准使用的食物防腐剂共有26种。对于防腐剂的使用,国家一直有着严格的控制,因此,研究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检测新进展是很必要的。GB5009.121-2016规定了两种检测脱氢乙酸的方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这两种方法均适用于果蔬汁、果蔬浆、酱菜、发酵豆制品、黄油、面包、糕点、烘烤食品馅料、复合调味料、预制肉制品及熟肉制品中脱氢乙酸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测定原理为:固体(半固体)样品,经沉降蛋白、脱脂酸化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果蔬汁、果蔬浆样品经酸化后,用乙酸乙酯提取;用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分离测定,以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液相色谱法测定原理为:用氢氧化钠溶液提取试样中的脱氢乙酸,经脱脂、去蛋白处理,过膜,用配紫外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以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一方面,以上两种常用方法均需借助仪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且前处理操作过程均需要通过沉降蛋白、脱脂处理,再用大量的有机试剂提取,操作复杂,对环境伤害较大。另一方面,上述方法均需要较为专业的人员才可进行试验操作,配置仪器也需要较高的支出,检测成本非常高,不利于日常越来越多的检测需求,不利于日常对检测结果及时性反馈的要求,不利于快速开展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脱氢乙酸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仅需要提取样本中的脱氢乙酸,通过显色反应即可判断样品是否含有脱氢乙酸,无需特定的测试仪器,实验流程时间短,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分析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方法,其能够快速测试食品中是否含有超标的脱氢乙酸,检测速度快,测试精确度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脱氢乙酸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预处理步骤:将待测样品与试剂A混合得到样品溶液。具体地,试剂A为石油醚、丙酮、苯、乙醚的一种或几种。试剂A优选为石油醚溶液,采用石油醚相对于毒性高且易挥发的苯或乙醚,安全有效,适合推广。试剂A的作用在于将溶于水不溶于试剂A的大部分干扰物去除,提高检测的精准度,且脱氢乙酸在水中溶解度较差,不会造成额外的损失,保证了回收率。(2)提取步骤:将样品溶液与水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1、1:1.2、1:1.4、1:1.6、1:1.8、1:2、1.1:1、1.1:1.2、1.1:1.4、1.1:1.6、1.1:1.8、1.1:2、1.2:1、1.2:1.2、1.2:1.4、1.2:1.6、1.2:1.8、1.2:2、1.3:1、1.3:1.2、1.3:1.4、1.3:1.6、1.3:1.8、1.3:2、1.4:1、1.4:1.2、1.4:1.4、1.4:1.6、1.4:1.8、1.4:2、1:1、1.5:1.2、1.5:1.4、1.5:1.6、1.5:1.8或1.5:2混合,混合后静置至分层,取分层的上清液作为样品待测液,重复该步骤1、2或3次。将样品待测液与试剂B按照混合,按照1mL样品待测液加入0.25g、0.3g、0.35g、0.4g、0.45g或0.5g试剂B的配比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3000~5000r/min离心0.5~1.5min,离心后取上清液0.3mL、0.4mL、0.5mL、0.6mL、0.7mL或0.8mL,在60℃、66℃、67℃、68℃、69℃或70℃下,使用氮气或空气吹干。具体地,试剂B为无水硫酸钠、无水氯化钙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优选地,试剂B为无水硫酸钠。试剂B的作用在于将样品待测液中的水分除去,提高了反应进度,加快了检测速度,利于后续的吹干操作。(3)复溶步骤:向吹干的离心管中加入150~250μL试剂C复溶,复溶温度为60℃~70℃。试剂C为乙醇、乙醇水(浓度为40%、50%或60%的乙醇水)、氢氧化钠水溶液、纯净水以及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优选地,试剂C为50%的乙醇水(乙醇:水=1:1)。试剂C作为复溶液在60℃~70℃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溶解待测样品,且乙醇水的体系在后续显色反应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承接了上下两步反应,方便快捷有效。(4)滴定步骤:每200μL试剂C,滴定0.13~0.18mL12%~17%酒石酸钾钠溶液以及0.08mL~0.12mL0.0615~0.0715g/mL乙酸铜试液;滴定后摇匀,等待2-3分钟,观察现象。(5)判定步骤:若滴定后的样品待测液变紫色或紫红色,则判定样品待测液中含有300ppm以上的脱氢乙酸;若滴定后的样品待测液不变色,则判定样品待测液中的脱氢乙酸没有超过300ppm或不含有脱氢乙酸。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脱氢乙酸的检出限为300ppm(mg/kg)。此外,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方法,其包括检测水发产品待测液、水产品待测液以及固体食品待测液中脱氢乙酸。1.水发产品待测液、水产品待测液的检测:(1)样品预处理步骤:取水发产品或水产品的浸泡液或淋洗液与试剂A按照体积比为(0.8~1.2):(0.8~1.2)混合得到样品溶液(水发产品待测液或水产品待测液)。具体地,试剂A为石油醚、丙酮、苯、乙醚的一种或几种。试剂A优选为石油醚溶液,采用石油醚相对于毒性高且易挥发的苯或乙醚,安全有效,适合推广。(2)提取步骤:将样品溶液与水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1、1:1.2、1:1.4、1:1.6、1:1.8、1:2、1.1:1、1.1:1.2、1.1:1.4、1.1:1.6、1.1:1.8、1.1:2、1.2:1、1.2:1.2、1.2:1.4、1.2:1.6、1.2:1.8、1.2:2、1.3:1、1.3:1.2、1.3:1.4、1.3:1.6、1.3:1.8、1.3:2、1.4:1、1.4:1.2、1.4:1.4、1.4:1.6、1.4:1.8、1.4:2、1:1、1.5:1.2、1.5:1.4、1.5:1.6、1.5:1.8或1.5:2混合,混合后静置至分层,取分层的上清液作为样品待测液,重复该步骤1、2或3次。将样品待测液与试剂B按照混合,按照1mL样品待测液加入0.25g、0.3g、0.35g、0.4g、0.45g或0.5g试剂B的配比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3000~5000r/min离心0.5~1.5min,离心后取上清液0.3mL、0.4mL、0.5mL、0.6m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脱氢乙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依次包括脱氢乙酸的提取步骤、复溶步骤以及滴定步骤;所述提取步骤包括将样品待测液与试剂B混合,按照1mL样品待测液加入0.25~0.5g试剂B的配比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3000~5000r/min离心0.5~1.5min,离心后取上清液吹干;其中,试剂B为无水硫酸钠、无水氯化钙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所述复溶步骤包括将吹干后的样品与试剂C复溶,试剂C为乙醇、乙醇水、氢氧化钠水溶液、纯净水以及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滴定步骤包括将复溶后的溶液与用于滴定脱氢乙酸的滴定剂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脱氢乙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依次包括脱氢乙酸的提取步骤、复溶步骤以及滴定步骤;所述提取步骤包括将样品待测液与试剂B混合,按照1mL样品待测液加入0.25~0.5g试剂B的配比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3000~5000r/min离心0.5~1.5min,离心后取上清液吹干;其中,试剂B为无水硫酸钠、无水氯化钙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所述复溶步骤包括将吹干后的样品与试剂C复溶,试剂C为乙醇、乙醇水、氢氧化钠水溶液、纯净水以及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滴定步骤包括将复溶后的溶液与用于滴定脱氢乙酸的滴定剂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所述提取步骤前包括有样品预处理步骤;所述样品预处理步骤包括将样品与试剂A混合得到样品溶液;其中,试剂A为石油醚、丙酮、苯、乙醚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步骤在将样品溶液与试剂B混合前,包括将样品待测液与水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1.5):(1~2)混合,然后静置至分层,取分层的上清液作为样品待测液;其中,试剂B为无水硫酸钠、无水氯化钙的一种或两种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取步骤中,上清液的吹干温度为60℃~70℃。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溶步骤中,所述复溶的温度为60℃~70℃。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滴定步骤中,每200μL试剂C滴定0.13~0.18mL12%~17%酒石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丰毓志超郝燕娟陈仙月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智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