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器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壁挂炉
,尤其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在预冷的情况下凝结盛水,这一过程称为水蒸气的冷凝,冷凝过程将释放出水蒸汽的凝结热,1g温度未100℃的水将会释放出2255J的热量。在燃气壁挂锅炉中,这部分热量如果能被加以利用,则可以大大提高壁挂锅炉的热效率。现有壁挂锅炉,仅仅将天然气直接燃烧后用于加热采暖及热水取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水蒸气不会在壁挂锅炉中的热交换器中冷凝,不能利用水蒸气冷凝释放的热量,浪费资源。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及其生产工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壁挂锅炉中的热交换器不能利用水蒸气冷凝释放的热量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第一集水盒、第二集水盒、围板、导热铜管和翅片;所述第一集水盒与所述第二集水盒相对设置,所述围板的侧边与所述第一集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水盒、第二集水盒、围板、导热铜管和翅片;所述第一集水盒与所述第二集水盒相对设置,所述围板的侧边与所述第一集水盒和所述第二集水盒连接,围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集水盒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围板下侧面设置出烟口;多个所述翅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多个所述导热铜管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水盒连通,另一端穿过多个所述翅片与所述第二集水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水盒、第二集水盒、围板、导热铜管和翅片;所述第一集水盒与所述第二集水盒相对设置,所述围板的侧边与所述第一集水盒和所述第二集水盒连接,围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集水盒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围板下侧面设置出烟口;多个所述翅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多个所述导热铜管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水盒连通,另一端穿过多个所述翅片与所述第二集水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铜管外侧设置镍钛合金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导流管;所述第一集水盒内形成第一集水腔和第二集水腔;所述第二集水盒内形成第三集水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集水腔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二集水腔连通;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水腔和所述第三集水腔连通;所述导热铜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集水腔和所述第三集水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水腔包括第一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第三导流通道和第四导流通道;所述第三集水腔包括第五导流通道、第六导流通道、第七导流通道和第八导流通道;多根所述导热铜管分为第一组铜管、第二组铜管、第三组铜管、第四组铜管、第五组铜管、第六组铜管和第七组铜管;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水腔和所述第五导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组铜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组铜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和所述第六导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三组铜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六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流通道连通;所述第四组铜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七导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五组铜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七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三导流通道连通;所述第六组铜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导流通道和所述第八导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七组铜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八导流通道和所述第四导流通道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崇州杨明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