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泵性能测试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86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泵性能测试回路,包括油泵、压力控制阀、滑阀和第一回油箱;压力控制阀上设有控制阀进油口、控制阀出油口和控制阀回油口,压力控制阀为电磁阀;滑阀上设有滑阀进油口、滑阀第一出油口、滑阀第二出油口、连通孔和反馈孔;控制阀进油口、滑阀进油口和反馈孔均通过管路与油泵相连接,且控制阀进油口和滑阀进油口并联设置,控制阀出油口通过管路与连通孔相连通,控制阀回油口、滑阀第一出油口和滑阀第二出油口通过管路均与第一回油箱相连接。本申请的油泵性能测试回路可通过调节压力控制阀的控制阀出油口的压力来调节滑阀的滑阀进油口的油压,实现调节油泵的出口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泵性能测试回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泵性能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油泵性能测试回路。
技术介绍
油泵是液压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动力源,油泵性能的好坏对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作用。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油泵,在应用前都需要对其性能进行的测试。容积效率是指油泵工作时实际输出流量与理论输出流量之比,为油泵最重要的性能之一。由于油泵的容积效率在不同的油温、转速和出口压力条件下有很大不同,因此需要在容积效率的检测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油泵的油温、转速和出口压力。现有的油泵容积效率检测时油温的调节通过加热和冷却设备实现,转速的调节通过变频电机或伺服电机实现,出口压力的调节通过在油泵的出口处设置一个可变节流阀实现。节流阀的开口越小,油泵的出口压力越高;节流阀的开口越大,油泵的出口压力越低。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调整节流阀开度来获得期望的油泵出口压力。因为油泵的出口压力随着油温和转速的变化而变化,需要油泵稳定在某个转速后再调节其出口压力。而每改变一个转速都需要重新调节出口压力,这个过程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检测得到的数据结果为步长较大的点值,容易增大油泵容积效率的检测误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快速连续地调整油泵出口压力的油泵性能测试回路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连续地调整油泵出口压力的油泵性能测试回路的新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油泵性能测试回路。该油泵性能测试回路包括油泵、压力控制阀、滑阀和第一回油箱;其中,所述压力控制阀上设有控制阀进油口、控制阀出油口和回油口,所述压力控制阀为电磁阀;所述滑阀上设有滑阀进油口、滑阀第一出油口、滑阀第二出油口、连通孔和反馈孔;所述控制阀进油口、所述滑阀进油口和所述反馈孔均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泵相连接,且所述控制阀进油口和所述滑阀进油口并联设置,所述控制阀出油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连通孔相连通,所述控制阀回油口、所述滑阀第一出油口和所述滑阀第二出油口通过管路均与所述第一回油箱相连接。可选的,所述控制阀出油口和所述连通孔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节流孔板。可选的,所述滑阀第一出油口和所述滑阀第二出油口并联设置。可选的,所述油泵性能测试回路还包括安全阀和第二回油箱;所述油泵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安全阀和所述第二回油箱顺次连接。可选的,所述反馈孔和所述油泵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第二节流孔板。可选的,所述滑阀为机械阀。可选的,所述油泵性能测试回路还包括油箱、过滤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油箱与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油泵顺次连接;所述流量传感器设于所述控制阀回油口、所述滑阀第一出油口和所述滑阀第二出油口与所述第一回油箱之间的管路上,且所述流量传感器被设置为用于采集所述控制阀回油口、所述滑阀第一出油口和所述滑阀第二出油口的流量。可选的,所述油泵性能测试回路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油泵和所述滑阀进油口之间的管路上。可选的,所述油泵性能测试回路还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被设置为用于存储所述流量传感器测得的流量信号、所述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信号以及所述油泵的电机的转速信号。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被设置为用于比较所述压力信号和期望压力,计算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和期望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值,并根据压力差值调整所述压力控制阀的控制阀出油口的压力的大小,以调整所述滑阀进油口的油压。本公开的油泵性能测试回路可通过调节压力控制阀的控制阀出油口的压力来调节滑阀的滑阀进油口的油压,从而实现调节油泵的出口压力的目的。滑阀的滑阀进油口的油压不受油温和油泵的电机的转速的影响,有利于快速连续地调整油泵的出口压力。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为本申请的油泵性能测试回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如下:油泵-1,压力控制阀-2,控制阀进油口-21,控制阀出油口-22,控制阀回油口-23,滑阀-3,滑阀进油口-31,滑阀第一出油口-32,滑阀第二出油口-33,连通孔-34,反馈孔-35,第一回油箱-4,第一节流孔板-5,安全阀-6,第二回油箱-7,第二节流孔板-8,油箱-9,过滤器-10,流量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2。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为了解决现有的油泵出口压力调整耗间长,检测误差大的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油泵性能测试回路。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油泵性能测试回路包括油泵1、压力控制阀2、滑阀3和第一回油箱4。油泵1内设有电机,通过电机的工作,油泵1向外输出油。压力控制阀2上设有控制阀进油口21、控制阀出油口22和控制阀回油口23。压力控制阀2为电磁阀,从而通过改变压力控制阀2的电流大小,即可改变控制阀出油口21的油压大小。滑阀3上设有滑阀进油口31、滑阀第一出油口32、滑阀第二出油口33、连通孔34和反馈孔35。滑阀3的滑阀第一出油口32和滑阀第二出油口33可同时工作;或者,可将滑阀第一出油口32设置为小流量出油口,滑阀第二出油口33设置为大流量出油口,流量较小时仅通过滑阀第一出油口32出油,流量较大时同时通过滑阀第一出油口32和滑阀第二出油口33出油。反馈孔35可与油泵1的出油口相连通,以使得滑阀3的左侧的连通孔34和右侧的反馈孔35之间的油压平衡。控制阀进油口21、滑阀进油口22和反馈孔35均通过管路与油泵1相连接,且控制阀进油口21和滑阀进油口22并联设置。具体实施时,可在油泵1的出口一侧设置一个二通,该二通的两个分支管路分别与控制阀进油口21和滑阀进油口22相连接。控制阀出油口22通过管路与连通孔34相连通,使得压力控制阀2的油压可传导至滑阀3。控制阀回油口23、滑阀第一出油口32和滑阀第二出油口33通过管路均与第一回油箱4相连接。具体实施时,滑阀第一出油口32和滑阀第二出油口33的外接管路可并联设置,并且滑阀第一出油口32和滑阀第二出油口33的外接管路可与控制阀回油口23的外接管路并联设置。滑阀3的滑阀进油口31处的压力、压力控制阀2的控制阀进油口21处的压力与压力传感器12处的压力相同,等于油泵1的出口压力。本申请的油泵性能测试回路的油泵出口压力控制如下:油泵1开始工作时,油泵1输出的油通过管路进入压力控制阀2的控制阀进油口21,此时滑阀3的滑阀进油口31和滑阀第一出油口32和滑阀第二出油口33均未连通;接着,压力控制阀2内的油压通过控制阀出油口22和滑阀3的连通孔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泵性能测试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压力控制阀、滑阀和第一回油箱;其中,所述压力控制阀上设有控制阀进油口、控制阀出油口和回油口,所述压力控制阀为电磁阀;所述滑阀上设有滑阀进油口、滑阀第一出油口、滑阀第二出油口、连通孔和反馈孔;所述控制阀进油口、所述滑阀进油口和所述反馈孔均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泵相连接,且所述控制阀进油口和所述滑阀进油口并联设置,所述控制阀出油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连通孔相连通,所述控制阀回油口、所述滑阀第一出油口和所述滑阀第二出油口通过管路均与所述第一回油箱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泵性能测试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压力控制阀、滑阀和第一回油箱;其中,所述压力控制阀上设有控制阀进油口、控制阀出油口和回油口,所述压力控制阀为电磁阀;所述滑阀上设有滑阀进油口、滑阀第一出油口、滑阀第二出油口、连通孔和反馈孔;所述控制阀进油口、所述滑阀进油口和所述反馈孔均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泵相连接,且所述控制阀进油口和所述滑阀进油口并联设置,所述控制阀出油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连通孔相连通,所述控制阀回油口、所述滑阀第一出油口和所述滑阀第二出油口通过管路均与所述第一回油箱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性能测试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出油口和所述连通孔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节流孔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性能测试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阀第一出油口和所述滑阀第二出油口并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性能测试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性能测试回路还包括安全阀和第二回油箱;所述油泵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安全阀和所述第二回油箱顺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泵性能测试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孔和所述油泵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第二节流孔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诚杨士先张保良王中华姚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