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龙专利>正文

一类新型焦脱镁叶绿酸a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21576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类新型焦脱镁叶绿酸a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更具体地说,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如下结构所示的式I化合物,其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制备了一类结构单一、稳定和制备方法简便的焦脱镁叶绿酸a衍生物,且具有很强的光动力活性,可作为诊断和治疗肿瘤、视网膜黄斑变性、光化性角化病、鲜红斑痣、尖锐湿疣等疾病的光动力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类新型焦脱镁叶绿酸a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敏药物与光动力疗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类新型焦脱镁叶绿酸a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光动力治疗与诊断领域的应用。
技术介绍
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在给猫和老鼠喂食了鲍鱼的肝脏,暴露在阳光下后,会出现红斑、溃疡、局部坏死等症状。这一系列现象后来被桥本(JapaneseJournalofMedicalScience&Biology.1962,15,136-140)等人证实是由鲍鱼肝脏内存在的鲍鱼毒素引起的皮肤光毒作用。鲍鱼毒素来源于鲍鱼饵料海藻,是海藻被鲍鱼吞食后其中的叶绿素被降解生成的产物焦脱镁叶绿酸a。鲍鱼毒素和氧在光作用下生成的活性自由基对生物分子有强大的光氧化损伤作用。这种光毒损伤作用被用于治疗肿瘤、视网膜黄斑变性、尖锐湿疣、光化性角化病等疾病,也被称作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光动力疗法的作用原理是光敏剂被靶细胞吸收后,在一定波长激光照射下,从基态(S0)跃迁到激发态(S1),通过系间串跃进一步跃迁到三线态激发态(T1),处于三线态的光敏剂与周围分子发生反应(主要有ty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类新型焦脱镁叶绿酸a衍生物(I),其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新型焦脱镁叶绿酸a衍生物(I),其结构式为:其中R=H、直链或支链C1-C6烷烃基;R1=乙烯基或1-CH(CH3)OR2;R2=-H;-(CH2)nCH3,n=0-7;-CH(CH3)(CH2)nCH3,n=0-5;-(CH2)nOH,n=2-5;-(CH2CH2O)nCH3,n=1-3;-CH2CH2O(CH2)nCH3,n=1-3;-(CH2CH2CH2O)nCH3,n=1-3;-(CH2)nF,n=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焦脱镁叶绿酸a衍生物,其所述的化合物包括:173-[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a);173-[N-甲基-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a-1);173-[N-乙基-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a-2);173-[N-正丙基-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a-3);173-[N-异丙基-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a-4);173-[N-正丁基-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a-5);3-(1-甲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1);3-(1-乙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2);3-(1-正丙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3);3-(1-异丙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4);3-(1-正丁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5);3-(1-正戊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6);3-(1-正己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7);3-(1-羟乙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8);3-(1-甲氧乙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9);3-(1-乙氧乙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10);3-(1-正丙氧乙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11);3-[1-(2-氟乙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12);3-[1-(3-氟丙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13);3-[1-(4-氟丁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14);3-(1-甲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甲基-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15);3-(1-甲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乙基-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16);3-(1-乙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甲基-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17);3-(1-乙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乙基-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18);3-(1-羟乙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甲基-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19);3-(1-羟乙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乙基-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20);3-(1-甲氧乙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甲基-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21);3-(1-甲氧乙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173-[N-乙基-N-(2-氧代-4-羧基丁基)]焦脱镁叶绿酰胺(化合物Ib-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新型焦脱镁叶绿酸a衍生物(I),其制备方法包括:化合物Ia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制备:所述方法包括:将焦脱镁叶绿酸a(化合物II)、5-氨基酮戊酸酯盐酸盐(化合物III)、缩合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加入碱,搅拌;水洗,收集有机相;干燥,过滤,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柱层析后得到深绿色固体化合物IV;将化合物IV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碱溶液,室温下搅拌;用盐酸调节pH至3-5,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过滤,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aR为H、直链或支链C1-C6烷烃基;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或支链C1-C10烷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基化合物Ib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制备:所述方法包括:制备方法一:将化合物IV溶解于HBr-AcOH溶液中搅拌,后缓慢加入醇,加热搅拌。向反应液中加入水,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龙高迎华朱维严懿嘉陈聃烨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