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梁副管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24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5:12
一种纵梁副管生产工艺,其特征是经过下料、弯管、一次冲孔、二次冲孔、三次冲孔步骤。同时加工出产品各端面上各安装孔,安装孔孔距、位置一致,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占用设备少,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梁副管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零件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纵梁副管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仪表板管横梁上的纵梁副管上,各安装孔都是采用钻孔加工的方法,存在加工装夹次数多,加工后的位置尺寸偏差大,各孔之间的位置尺寸不一致,影响到后工序的装配,并且在以上生产过程中还存在操作不便,生产周期长,占用设备多,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产品上各安装孔孔距、位置一致,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占用设备少,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纵梁副管生产工艺。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工艺方法是经过如下步骤:1.下料:根据设计尺寸,在锯床或切割机上将长管切成所需长度的短管,并人工去除两端加工毛刺;2.弯管:设计利用专用弯管模具,按照设计要求,对工件进行弯管加工;3.一次冲孔:设计利用专用冲孔模具,以工件管一端面和弯管处一侧面定位,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同时冲出3个安装孔,孔直径为6.8毫米,并去除毛刺;4.二次冲孔:设计利用专用冲孔模具,以工件管长端面和弯管凹陷处的平面定位,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同时冲出5个安装孔,孔直径为8.8毫米,并去除毛刺;5.三次冲孔:设计利用专用冲孔模具,以工件管弯曲处下平面和离弯曲处较近的端面定位,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同时冲出3个线束安装孔,孔直径为10毫米,人工去除安装孔内下平面毛刺。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工艺方法,同时加工出产品各端面上各安装孔,安装孔孔距、位置一致,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占用设备少,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1.根据设计尺寸,在锯床或切割机上将长管切成所需长度的短管,并人工去除两端加工毛刺;2.设计利用专用弯管模具,按照设计要求,对工件进行弯管加工;3.设计利用专用冲孔模具,以工件管一端面和弯管处一侧面定位,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同时冲出3个安装孔,孔直径为6.8毫米,并去除毛刺;4.设计利用专用冲孔模具,以工件管长端面和弯管凹陷处的平面定位,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同时冲出5个安装孔,孔直径为8.8毫米,并去除毛刺;5.设计利用专用冲孔模具,以工件管弯曲处下平面和离弯曲处较近的端面定位,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同时冲出3个线束安装孔,孔直径为10毫米,人工去除安装孔内下平面毛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纵梁副管生产工艺,其特征是经过如下步骤:(1).下料:根据设计尺寸,在锯床或切割机上将长管切成所需长度的短管,并人工去除两端加工毛刺;(2).弯管:设计利用专用弯管模具,按照设计要求,对工件进行弯管加工;(3).一次冲孔:设计利用专用冲孔模具,以工件管一端面和弯管处一侧面定位,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同时冲出3个安装孔,孔直径为6.8毫米,并去除毛刺;(4).二次冲孔:设计利用专用冲孔模具,以工件管长端面和弯管凹陷处的平面定位,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同时冲出5个安装孔,孔直径为8.8毫米,并去除毛刺;(5).三次冲孔:设计利用专用冲孔模具,以工件管弯曲处下平面和离弯曲处较近的端面定位,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同时冲出3个线束安装孔,孔直径为10毫米,人工去除安装孔内下平面毛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梁副管生产工艺,其特征是经过如下步骤:(1).下料:根据设计尺寸,在锯床或切割机上将长管切成所需长度的短管,并人工去除两端加工毛刺;(2).弯管:设计利用专用弯管模具,按照设计要求,对工件进行弯管加工;(3).一次冲孔:设计利用专用冲孔模具,以工件管一端面和弯管处一侧面定位,在冲床或液压机上,同时冲出3个安装孔,孔直径为6.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登发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