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用于多种疾病药品、食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051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领域,提供了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食源性肥胖症或高血脂症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提供了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还提供了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制备护肤品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表明,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具有显著的高血脂症治疗作用、降低食源性肥胖症体重的作用,克服了现有的技术偏见。并且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相对于现有的药物在预防或治疗高血脂症方面具有更全面的疗效。同时,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通过降低血清中脂质物质含量以及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能够有效地防止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用于多种疾病药品、食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
,具体涉及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高血脂症、食源性肥胖症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护肤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高脂血症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因之一,中国高脂血症患者多达1.6亿人。高血脂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众多的相关疾病。而由高血脂引起的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的比例也逐年增加。目前常用的降脂药物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为主,包括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贝特类及烟酸类等,但这些药物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会产生如肝损伤、心悸、横纹肌溶解症等较为严重的副作用。中国的高血脂患者除了少数中药外,仍使用进口或仿制药物。高血脂的发病因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多系统的异常病理,单一作用点的药物一般很难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此外,高血脂症会引起糖代谢紊乱而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引起糖尿病、慢性胰脏器官受损等多种疾病,因此,现实中需要一种针对高脂血症的更佳的治疗药剂与治疗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高血脂症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足的问题,提供了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高血脂症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高血脂症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食源性肥胖症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高血压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动脉硬化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护肤品中的应用。优选的,所述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水将3'-脱氧腺苷溶解后与腺苷脱氨酶混合,在37℃下反应0.8~2h,浓缩后重结晶,所得结晶即为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优选的,所述3'-脱氧腺苷与腺苷脱氨酶的质量比为800~1200:1。优选的,所述浓缩后重结晶的步骤为:将反应后的溶液浓缩至有结晶析出,再加热使结晶溶解,3~6℃下静置10~16h进行重结晶,分离结晶即得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优选的,所述使结晶溶解的加热温度为35~40℃。优选的,所述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的质量分数0.01%~99.9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研究表明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具有显著的调节血脂功能,采用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进行治疗,结果显示,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能够有效降低模型大鼠的TC(甘油三酯)指标、TG(总胆固醇)指标、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还能够显著升高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即表明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具有显著的高血脂症预防或治疗作用。同时,本专利技术研究还表明,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与常规高血脂症治疗药物非诺贝特、辛伐他丁在降低混合型高血脂症模型大鼠时,在降低TC和TG指标时药理作用无显著差异,相对于这两种常规药物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还具备更为显著的降低模型大鼠血清LDL水平的作用,具备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所不具备的升高血清HDL水平的作用,从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为预防或治疗高血脂症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后比现有药物具有更优的药理活性。3'-脱氧腺苷又名蛹虫草素、虫草菌素,为含氮配糖体的核酸衍生物。虫草素作为虫草中药的核苷类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现有研究表明(中国专利CN107737136A),3'-脱氧腺苷和盐酸小蘖碱的组合物能够有效地调节血脂和体重。该现有技术还公开了可以选择3'-脱氧腺苷的结构类似物与盐酸小蘖碱组成组合物。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可以由3'-脱氧腺苷脱氨基制成,然而本领域的一些研究表明,腺苷脱氢酶的作用使得3'-脱氧腺苷转化为3'-脱氧肌苷从而失去药效(罗珊珊.九州虫草中主要药用成分的分离和生物学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6.)。本专利技术打破了本领域存在的技术偏见,对于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关于高脂血症、食源性肥胖、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病症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发现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具有显著的治疗或预防高血脂症和食源性肥胖的作用。同时对于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也具有良好功效。从而将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应用于制备该类药物。本专利技术研究表明,采用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对食源性肥胖模型大鼠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食源性肥胖模型大鼠的体重,与模型大鼠具有显著性差异,即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对于食源性肥胖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有效减少体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为护肤品中的应用,所述包含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的护肤品具有改善新陈代谢、抗老化、减肥、增强免疫力以及抗菌等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显示,经猪耳皮透皮给药,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给药5min后即可在扩散池中检出,表明本专利技术所述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应用于制备护肤品后可以通过透皮吸收的方式进入机体,发挥改善新陈代谢、抗老化、减肥、增强免疫力以及抗菌等作用。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合成法制备高纯度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的方法,能够获得纯度98%以上的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高血脂症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本专利技术研究发现,采用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进行治疗,结果显示,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能够有效降低模型大鼠的TC(甘油三酯)指标、TG(总胆固醇)指标、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还能够显著升高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即表明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具有显著的高血脂症预防或治疗作用。同时,本专利技术研究还表明,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与常规高血脂症治疗药物非诺贝特、辛伐他丁在降低混合型高血脂症模型大鼠时,在降低TC和TG指标时药理作用无显著差异,相对于这两种常规药物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还具备更为显著的降低模型大鼠血清LDL水平的作用,具备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所不具备的升高血清HDL水平的作用,从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为预防或治疗高血脂症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后比现有药物具有更优的药理活性。本专利技术研究发现,采用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进行治疗,结果显示,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能够有效降低模型大鼠的TC(甘油三酯)指标、TG(总胆固醇)指标、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还能够显著升高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即表明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具有显著的高血脂症预防或治疗作用。同时,本专利技术研究还表明,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与常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高血脂症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高血脂症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2.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食源性肥胖症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3.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高血压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4.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动脉硬化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5.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护肤品中的应用。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水将3'-脱氧腺苷溶解后与腺苷脱氨酶混合,在37℃下反应0.8~2h,浓缩后重结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艳唐旭东张景照于录许剑怡王宏娟杨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松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