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018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血管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其包括架本体,架本体包括至少一个龙骨;覆膜,设置在所述架本体上、以构成管状结构;调节件,沿所述龙骨的延伸方向设置,一端为固定连接于所述龙骨上固定部,其余部分为可相对于所述龙骨沿长度方向发生运动的活动部,另一端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所述龙骨发生弯曲;锁定结构,设于所述调节件与所述龙骨之间,适于对所述活动部与所述龙骨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覆膜支架的通用性好、可以与弯曲的主动脉弓部位的弯曲构型相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膜支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血管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覆膜支架。
技术介绍
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为心血管系统中多发的疾病。其中主动脉瘤表现为动脉局部的膨大,血管壁面力学性能下降,病情恶化后易引发动脉瘤破裂,死亡率极高;主动脉夹层是由主动脉血管组织发生病变,内膜破裂导致血流入中膜和外膜,形成假腔所致,最严重的结果为夹层破裂出血,其破裂过程十分痛苦并且死亡率也极高。目前这两种疾病都可以通过植入覆膜支架进行治疗,通过覆膜支架将血液与血管壁隔开,避免血流直接作用于血管壁面。但是大量的病例跟踪记录发现,还是有一定比例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根据对病人体内覆膜支架的检测,覆膜支架植入后会出现下列问题:由于常用的主动脉覆膜支架在植入前是直的,植入弯曲的主动脉弓部位后会因为本身材料的刚度使覆膜支架两端“翘起”,无法与主动脉弓部位的弯曲构型相匹配,一方面,覆膜支架两端压迫甚至损伤主动脉外侧局部血管壁,导致并发症发生;另一方面,覆膜支架植入后一旦不能良好的附着于血管壁面,在血流的冲击下有可能增加覆膜支架脱落或者迁移的发生率,诱发主动脉壁面的损伤。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覆膜支架在体外进行预弯曲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膜(5)支架(22),包括:架本体,包括至少一个龙骨(21);覆膜(5),设置在所述架本体上、以构成管状结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件(3),沿所述龙骨(21)的延伸方向设置,一端为固定连接于所述龙骨(21)上固定部(31),其余部分为可相对于所述龙骨(21)沿长度方向发生运动的活动部,另一端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所述龙骨(21)发生弯曲;锁定结构,设于所述调节件(3)与所述龙骨(21)之间,适于对所述活动部与所述龙骨(2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膜(5)支架(22),包括:架本体,包括至少一个龙骨(21);覆膜(5),设置在所述架本体上、以构成管状结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件(3),沿所述龙骨(21)的延伸方向设置,一端为固定连接于所述龙骨(21)上固定部(31),其余部分为可相对于所述龙骨(21)沿长度方向发生运动的活动部,另一端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所述龙骨(21)发生弯曲;锁定结构,设于所述调节件(3)与所述龙骨(21)之间,适于对所述活动部与所述龙骨(2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5)支架(2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龙骨(21)上的第一锁定件(41),及设于所述调节件(3)上的第二锁定件(42);所述第一锁定件(41)和/或所述第二锁定件(42),具有多个,间隔地分布于对应的所述龙骨(21)或所述调节件(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5)支架(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41)和所述第二锁定件(42)分别具有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5)支架(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41)在所述龙骨(21)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二锁定件(42)在所述调节件(3)上均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覆膜(5)支架(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为环状结构,所述调节件(3)为穿设于所述环状结构内的导丝,所述第二锁定件(42)为尖端朝向所述调节件(3)移动方向的V型勾,所述V型勾可以穿过所述环状结构并与所述环状结构卡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膜(5)支架(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41)为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安强杨雅清樊瑜波邓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