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NFC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783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NFC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模组结构,包括无线充电面板,设于无线充电面板上的无线充电线圈,设于无线充电线圈外侧的第一抗干扰层,设于第一抗干扰层外侧的NFC线圈,设于NFC线圈外侧的第二抗干扰层,设于无线充电面板上的第一焊盘和设于无线充电面板上的第二焊盘;无线充电线圈与第一焊盘连接,NFC线圈与第二焊盘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有效提高充电性能与安全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NFC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模组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有效提高充电性能与安全性的带NFC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器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之间产生的交变磁场,传输电能,不用传统的充电电源线连接。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原理与无线充电原理相同,来实现传输通信,因而越来越受到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厂家青睐。在NFC的使用过程中,其能量与信号传输用的线圈部分,由于本身存在有电阻,会产生大量损耗,降低了传输效率并且影响NFC的通信功能,且增加了发热量。因此如何提高线圈性能是无线充电和NFC通信很重要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输效率较低、影响NFC通信功能和发热量较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有效提高充电性能与安全性的带NFC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模组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NFC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模组结构,包括无线充电面板,设于无线充电面板上的无线充电线圈,设于无线充电线圈外侧的第一抗干扰层,设于第一抗干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NFC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模组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无线充电面板(1),设于无线充电面板上的无线充电线圈(2),设于无线充电线圈外侧的第一抗干扰层(3),设于第一抗干扰层外侧的NFC线圈(4),设于NFC线圈外侧的第二抗干扰层(5),设于无线充电面板上的第一焊盘(6)和设于无线充电面板上的第二焊盘(7);无线充电线圈与第一焊盘连接,NFC线圈与第二焊盘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NFC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模组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无线充电面板(1),设于无线充电面板上的无线充电线圈(2),设于无线充电线圈外侧的第一抗干扰层(3),设于第一抗干扰层外侧的NFC线圈(4),设于NFC线圈外侧的第二抗干扰层(5),设于无线充电面板上的第一焊盘(6)和设于无线充电面板上的第二焊盘(7);无线充电线圈与第一焊盘连接,NFC线圈与第二焊盘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NFC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模组结构,其特征是,第二抗干扰层呈矩形框状,第二抗干扰层由NFC专用磁片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NFC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模组结构,其特征是,NFC专用磁片包括若干个矩形磁片,各个矩形磁片相邻拼接成矩形框。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锋王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东阳市东磁诚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