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供电装置及具有该无线供电装置的智能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0783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供电装置,其设计用于智能锁,智能锁包括固定在门外侧的前面板和固定在门内侧的后面板,无线供电装置具有内置在后面板中的送电部分和内置在前面板中的受电部分,送电部分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后面板控制系统、能量发送转换芯片和送电线圈;受电部分包括受电线圈、能量接收转换芯片、蓄电池、DC‑DC电源转换芯片和前面板控制系统,电源管理模块与后面板控制系统和能量发送转换芯片电连接并为之供电,电源管理模块和能量发送转换芯片与后面板控制系统信号连接,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前后对齐地布置,受电线圈通过导线与能量接收转换芯片连接,能量接收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电连接。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智能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供电装置及具有该无线供电装置的智能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线供电装置,其设计用于智能锁。另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无线供电装置的智能锁。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运用了一种新型的能量传输技术,该技术使充电器摆脱了线路的限制,实现电器和电源完全分离,在安全性,灵活性等方面显示出比传统充电器更好的优势。在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无线充电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以德州仪器TI为代表的无线充电接受效率最高已经达到96%,同时无线充电彰显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108206591A公开了一种磁共振接收系统及其磁共振接收终端,该终端包括:磁共振LC谐振回路,与磁共振LC谐振回路连接的电路保护电容,对用电设备的充电电压进行采样的采样电路,与采样电路连接的比较器,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与参考电压电路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和触发器连接,触发器的两个输出端与对应的输出放大器连接,各输出放大器与图腾柱连接,图腾柱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采样电路和第二场效应管之间还设有同步控制器,电路保护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以及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触发器的电源端以及图腾柱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供电装置,该无线供电装置设计用于智能锁,该智能锁包括固定在门外侧的前面板(3)和固定在门内侧的后面板(4),其中,该无线供电装置具有内置在后面板(4)中的送电部分和内置在前面板(3)中的受电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部分包括电源管理模块(5)、后面板控制系统(6)、能量发送转换芯片(7)和送电线圈(1),所述受电部分包括受电线圈(2)、能量接收转换芯片(8)、蓄电池、DC‑DC电源转换芯片(10)和前面板控制系统(11),其中,所述电源管理模块(5)与后面板控制系统(6)和能量发送转换芯片(7)电连接并为之供电,所述后面板控制系统(6)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5)和能量发送转换芯片(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供电装置,该无线供电装置设计用于智能锁,该智能锁包括固定在门外侧的前面板(3)和固定在门内侧的后面板(4),其中,该无线供电装置具有内置在后面板(4)中的送电部分和内置在前面板(3)中的受电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部分包括电源管理模块(5)、后面板控制系统(6)、能量发送转换芯片(7)和送电线圈(1),所述受电部分包括受电线圈(2)、能量接收转换芯片(8)、蓄电池、DC-DC电源转换芯片(10)和前面板控制系统(11),其中,所述电源管理模块(5)与后面板控制系统(6)和能量发送转换芯片(7)电连接并为之供电,所述后面板控制系统(6)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5)和能量发送转换芯片(7)信号连接,送电线圈(1)和受电线圈(2)前后对齐地布置,受电线圈(2)通过导线与能量接收转换芯片(8)连接,该能量接收转换芯片(8)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5)包括供电蓄电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后面板控制系统(6)和前面板控制系统(11)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毅黄雪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