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的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039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的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和固定块,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线筒,所述线筒的表面缠绕有拉绳,所述固定块的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表面与悬臂正面开设的圆孔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悬臂的上表面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定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圆杆、活动杆、第一螺纹杆、圆盘和螺纹套,解决了目前的建筑施工用旋转上料装置的悬臂大都直接固定在支撑平台上,悬臂的角度大都无法调节的问题。

A Rotating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ating fee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internal activity of the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base, the top of the rotating base is fixed with a roof,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roof is fixed with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motor and a fixed block in turn from left to right,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motor is fixed by a coupling. The surface of the wire barrel is wound with a pulling rope, and the fixing block is fixed with a round rod. The surface of the round rod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a circular hole opened on the front of the cantilever.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antilever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and a second grooves from top to bottom.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groove is fixed with a fixed pulle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cantilevers of the rotating feeding device used in current construction are mostly directly fixed on the supporting platform and the cantilever angle can not be adjusted by setting a round rod, a movable rod, a first thread rod, a disc and a thread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的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用上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旋转的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在施工时,需要使用上料装置将建筑材料从下运送到建筑上,此时就需要使用上料装置,目前市场有一种旋转上料装置在施工时被广泛使用,但是目前的建筑施工用旋转上料装置的悬臂大都直接固定在支撑平台上,悬臂的角度大都无法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的上料装置,解决了目前的建筑施工用旋转上料装置的悬臂大都直接固定在支撑平台上,悬臂的角度大都无法调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的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和固定块,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线筒,所述线筒的表面缠绕有拉绳,所述固定块的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表面与悬臂正面开设的圆孔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悬臂的上表面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定滑轮,且拉绳远离线筒的一端穿过定滑轮并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第二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贯穿并延伸至顶板的下方。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在活动杆底部开设的螺纹孔中,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连接板的一侧面开设有导向槽,且导向块活动连接在导向槽的内部,所述活动杆表面开设的通孔中活动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圆盘,且圆盘的表面与悬臂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贯穿并延伸至第二通槽的上方,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的表面与悬臂的上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旋转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环,且圆环活动连接在凹槽内壁开设的环形槽内。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块和圆杆形成一个铰接座。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背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内表面通过转轴与线筒的正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轮。(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的上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圆杆、活动杆、第一螺纹杆、圆盘和螺纹套,在需要调节悬臂的角度时,先使用扳手将螺纹套从第二螺纹杆上旋拧下,再手持手轮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活动杆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圆盘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圆盘挤压悬臂绕着圆杆转动,达到调节悬臂角度的目的,最后将螺纹套旋拧上第二螺纹杆将悬臂固定住,解决了目前的建筑施工用旋转上料装置的悬臂大都直接固定在支撑平台上,悬臂的角度大都无法调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剖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活动杆的侧剖图;图4为本技术线筒的侧剖图。图中:1底座、2凹槽、3旋转座、4顶板、5正反电机、6固定块、7线筒、8拉绳、9圆杆、10悬臂、11第一通槽、12第二通槽、13定滑轮、14挂钩、15活动杆、16连接板、17固定板、18第一轴承、19第一螺纹杆、20导向块、21导向槽、22圆柱、23圆盘、24第二螺纹杆、25螺纹套、26圆环、27支撑板、28第二轴承、29手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旋转的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座3,旋转座3可以在凹槽2内转动,从而调节悬臂10的延伸方向,方便使用,旋转座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环26,且圆环26活动连接在凹槽2内壁开设的环形槽内,圆环26起到防脱的作用,防止旋转座3脱离凹槽2,增加了装置的结构稳定性,旋转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顶板4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5和固定块6,正反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线筒7,顶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7,支撑板27的背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28,且第二轴承28的内表面通过转轴与线筒7的正面固定连接,支撑板27对线筒7起到支撑作用,使得线筒7固定的更加稳定,且线筒7在正反电机5的工作下正转收线或者反转放线,从而带动挂钩14上的物料上下运动,线筒7的表面缠绕有拉绳8,固定块6的固定连接有圆杆9,圆杆9的表面与悬臂10正面开设的圆孔内壁活动连接,固定块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块6和圆杆9形成一个铰接座,使得悬臂10可以绕着圆杆9转动,悬臂10的上表面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一通槽11和第二通槽12,第一通槽1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定滑轮13,且拉绳8远离线筒7的一端穿过定滑轮13并固定连接有挂钩14,第二通槽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5,且活动杆15贯穿并延伸至顶板4的下方。顶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块连接板16,连接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18,第一轴承1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9,第一螺纹杆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轮29,第一螺纹杆19螺纹连接在活动杆15底部开设的螺纹孔中,活动杆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20,连接板16的一侧面开设有导向槽21,且导向块20活动连接在导向槽21的内部,导向块20和导向槽21配合使用,对活动杆15的上下运动起到导向作用,防止活动杆15跟随第一螺纹杆19一起旋转,活动杆15表面开设的通孔中活动连接有圆柱22,圆柱22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圆盘23,且圆盘23的表面与悬臂10的下表面活动连接,圆柱22可以在活动杆15表面开设的通孔中活动,使得圆盘23可以转动,在圆盘23上下运动时,圆盘23在悬臂10的下表面转动,减小圆盘23与悬臂10的摩擦力,方便对悬臂10的角度进行调节,活动杆15的顶部贯穿并延伸至第二通槽12的上方,活动杆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4,第二螺纹杆2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5,且螺纹套25的表面与悬臂的上表面活动连接。在需要调节悬臂10的角度时,先使用扳手将螺纹套25从第二螺纹杆24上旋拧下,再手持手轮29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19转动,从而带动活动杆15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圆盘23向上或者向下移动,由于圆盘23的表面与悬臂10的下表面活动连接,圆盘23在上下运动时会挤压悬臂10绕着圆杆9转动,达到调节悬臂10角度的目的,最后将螺纹套25旋拧上第二螺纹杆24将悬臂10固定住。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圆杆9、活动杆15、第一螺纹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的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座(3),所述旋转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5)和固定块(6),所述正反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线筒(7),所述线筒(7)的表面缠绕有拉绳(8),所述固定块(6)的固定连接有圆杆(9),所述圆杆(9)的表面与悬臂(10)正面开设的圆孔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悬臂(10)的上表面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一通槽(11)和第二通槽(12),所述第一通槽(1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定滑轮(13),且拉绳(8)远离线筒(7)的一端穿过定滑轮(13)并固定连接有挂钩(14),所述第二通槽(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5),且活动杆(15)贯穿并延伸至顶板(4)的下方;所述顶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块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18),所述第一轴承(1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9),所述第一螺纹杆(19)螺纹连接在活动杆(15)底部开设的螺纹孔中,所述活动杆(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20),所述连接板(16)的一侧面开设有导向槽(21),且导向块(20)活动连接在导向槽(21)的内部,所述活动杆(15)表面开设的通孔中活动连接有圆柱(22),所述圆柱(22)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圆盘(23),且圆盘(23)的表面与悬臂(10)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15)的顶部贯穿并延伸至第二通槽(12)的上方,所述活动杆(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4),所述第二螺纹杆(2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5),且螺纹套(25)的表面与悬臂的上表面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的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座(3),所述旋转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5)和固定块(6),所述正反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线筒(7),所述线筒(7)的表面缠绕有拉绳(8),所述固定块(6)的固定连接有圆杆(9),所述圆杆(9)的表面与悬臂(10)正面开设的圆孔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悬臂(10)的上表面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一通槽(11)和第二通槽(12),所述第一通槽(1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定滑轮(13),且拉绳(8)远离线筒(7)的一端穿过定滑轮(13)并固定连接有挂钩(14),所述第二通槽(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5),且活动杆(15)贯穿并延伸至顶板(4)的下方;所述顶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块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18),所述第一轴承(1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9),所述第一螺纹杆(19)螺纹连接在活动杆(15)底部开设的螺纹孔中,所述活动杆(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惠明陈鸿波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国机东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